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至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巡察再度评价道:“此人诗出出县,才气一尺一,可得乙上。第四人的字迹我看到,应该是方运了。”有圣人俯察天地,有些话说了无伤大雅,毕竟三位半圣才是真正的考官。

三个考官带着复杂的心情开始阅方运的试卷。

请圣言、诗词和经义一分开,三人的目光中竟然流露出一丝绝望。

方运的经义之上只有极淡的才气,连一寸都不到。

“继续吧。”董知府轻叹一声,开始看方运的经义。

看完最前面的破题,董知府大声道:“好!我为考官十数年,第一次见这等巧妙之破题!若后文不差,我必然给甲等!”

另外三人立刻看过来,耿巡察也伸长了脖子看。

“妙!连我都不如!”

“大才!”

耿巡察脸上的笑容消失。

董知府慢慢道:“才气是诗词的唯一衡量标准,但并非是衡量经义和策论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先秦的先贤、孔圣弟子,他们的经义经常毫无才气,但却蕴含大道理。武国的大儒衣知世考举人的时候,经义只有区区三寸才气,可仍然力压众人,获得甲等。”

耿巡察知道董知府这是在说给他听,也不回应,继续往下看。

四个人慢慢看下去,耿巡察的脸越来越阴,而三个考官的表情却越来越丰富。

“我若是董大人,第一个评语一定是‘结构严密’!这个方运,从破题开始,下接冒子,之后原题,异常流畅,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哪怕是一国状元,单论结构也不能更好了。”

“破题巧妙,结构严密倒在其次,我最喜的则是关于禅让、世袭和众选的发展,禅让和世袭是大礼,有礼之变,可他从中发掘出其义,义也在变,和破题遥相呼应。这篇经义若是才气有问题,一定是出在他假设出来的众选。他虽然无力假设一个与禅让和世袭同等完善的众选制度,但却明确指出平衡和稳定之特质,极其符合我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过他又在众选里强调有圣人观之,说明这众选不是完美无瑕之礼,幸好如此,若是真有国之大礼可摆脱众圣,反而不美。”

“此子的假设虽然胆大,但论平衡和稳定,却要超过如今的十国制。十国若没有圣人,国家只能靠明君才能维系,但若国君无能,则国家危矣。他也在其中阐明,既然选择了平衡和稳定等特质,那也会有负面特质随之而来。若是他能取长补短、取其精华融入十国,则可以此文为根基成大儒!”

“甲!”

“甲等!”

“甲等!”

董知府在方运的经义下面写上:“破题神妙,结构严密,有变革之征兆,有兴人族之契机,有可行之方式,深明礼义,甲等!”

随后周主簿和冯院君也在其上写上甲等的评语,只要后面的试卷不出现同样精妙的经义,则方运必为茂才。

耿巡察却道:“此文不可得甲等!”

三位考官一起看向耿巡察,其他人还好,冯子墨立刻怒道:“耿巡察,此文明明是甲等之文,怎会不可得甲等?我知你勾结诗君弟子施德鸿,又想报复我景国,可你若想毁我景国大才,我必请圣裁揭发你!你有无私心,你心中最清楚!”

“耿大人,你可要三思。方运的《陋室铭》可是半圣点评!若是这文被圣裁为甲等,你轻则失去圣院官职,重则文胆不固,此生再无寸进啊!”

周主簿冷笑道:“董大人,冯大人,你们两位是进士,若请圣裁失败是大祸。我只是举人,哪怕失败也无所谓,耿翰林,你不要逼我请圣裁。”

耿巡察缓缓道:“此文的假设虽十分奇妙,但终究是假想,无人著书论证,给予甲等太过。我建议和童黎一样,都给乙中。两人评等相同,不偏不倚。”

“你看似不偏不倚,实则仍然有害人之心。若两人都为乙中,童黎那篇才气多,必然会改为甲等!董大人,我问你最后一句,给不给方运甲等?你若不给,不用大人你再劳心,我马上请圣裁,由三位半圣考官来定此文!”

第111章 请圣裁

耿巡察冷冷地盯着周主簿道:“圣院既已委派我担任科举巡察,为何还要惊动众圣?这考场是圣院的考场,还是景国官员的考场?你可要想好了,我终究代表圣院。若不是大是大非问题,一旦三位半圣考官不满,降下圣罚,尔等可要想清楚后果。”

周主簿面无惧色,道:“方运此次经义或有瑕疵,但结构严密,论证扎实,对‘非礼之礼’的阐述角度别说超过秀才,甚至远超你我,隐隐有一丝孔圣心中的‘天下大同’之意!此文虽才气不显,但却蕴含至理,远远胜过童黎那篇经义。”

耿巡察收敛怒气,道:“此文的确眼光独具,甚至可以说目光超前,可若是说此文蕴含连孔圣都做不到的‘天下大同’的至理,那这是在逼我请圣裁!别说蕴含一丝天下大同的至理,哪怕是触摸到边缘,其上的才气也必然能镇国!此文才气不显,那就说明他所言的众选并非切实可行!”

“耿大人,你莫要逼迫我等。你敢对你文胆文宫发誓,他的经义不如童黎吗?”冯子墨问。

耿巡察眼中流露出迟疑之色,随后认真道:“你们不要狡辩!方运这篇经义在许多方面都超过童黎,我从未否定这一点,但一篇经义不能看一句、一段,而是要看全篇!我之所以坚持认为童黎应得甲等,有两点。其一,他的经义才气远超方运,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二,我更喜欢童黎这种踏踏实实写‘小礼’的经义,不喜方运这种近似夸夸其谈的‘大礼’。他方运未到二十就谈国家大礼,我岂能被他蒙骗!”

“那耿巡察是被《陋室铭》蒙骗了,还是被《济县早行》蒙骗过?”董知府不客气地问。

冯子墨立刻道:“我被《春晓》蒙骗过。”

周主簿则道:“我被《枕中记》蒙骗过。对了,李文鹰大人也一直被他蒙骗,还有我国文相。”

耿巡察目光落在考卷上,心想若方运的请圣选和诗词有问题,可以此来阻碍他,于是无奈一叹,道:“不如这样,你们先评判他的诗词和请圣言,容我考虑考虑。”

三位考官相互看了看,点点头,若是事情有转机,他们也不愿意请圣裁把事情闹大。

三人继续阅卷。

冯院君批阅方运的请圣言,提笔从头看到尾,一直没有落下。

一旁的董知府低声问:“府试的请圣言他也能得甲?别看错了让人找到把柄。我答秀才试的请圣言都不敢说无错。”

冯子墨道:“我再看一遍。”

不多时,冯子墨直接把近两百页的请圣言试卷推给董知府,道:“您来看看。”

董知府心中诧异,习惯性地提起朱红色的毛笔准备判卷,一张一张地看着,等看完最后一张,他的笔迟迟无法落下。

“周主簿,你来看看。”

“是,大人。”

周主簿花了更久的时间看完。

“无错。”周主簿道。

董知府沉吟片刻道:“请耿大人阅卷,我等或有疏漏,但耿大人乃翰林,才气如抱,自然不会有所遗漏。”

耿巡察眼中闪过一抹异色,认定这三人有问题,但也不怕,走过去提笔判卷。

结果和三个考官一模一样,耿巡察手中的笔始终没有落下。

耿巡察呆呆地看着方运的请圣言试卷,身为圣院的官员,身为武国的老牌翰林,他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这次若不是被人劝说报儿子之仇,绝对不会来景国这个伤心之地。

耿巡察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配合庆国和武国联手扼杀一个天才,两国半圣不会允许这么做,但两国的国君和许多大臣却不愿意看到景国出现这样一个天才。

在庆国和武国的人看来,景国迟早会被两国吞并。

看着字迹工整、毫无错漏的请圣言试卷,耿巡察心中升起了爱才之心,但是,在他心底的最深处,仍然回荡着儿子的呼喊。

许久,耿巡察道:“请圣言无错,文字也已迈入第一境的门槛,甲等无误。”

董知府微笑道:“我圣元大陆第一个无错甲等府试请圣言出现了,以后称方运为十国第一秀才,恐怕无人敢反驳。”

周主簿笑道:“圣前秀才,无错请圣言,我已经不想夸他了。自从方运横空出世,我们江州文院的同僚只要一谈方运,除了赞扬,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我不点评,只论等,请圣言、诗词和经义,全部是甲。”

三人为方运的试卷写上评语,董知府看向耿巡察,道:“耿大人,您决定得如何了?”

耿巡察低头不语,他想起武国吞并庆国的机会,想起临行前那人的嘱托,最后,他想到自己才华横溢有望成为大学士的孩子。

“我儿天纵之才,十五岁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