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日越见雍希颢并无敌意,又很理解自己的处境,想起临行前史思明“捉不到李光弼就不必回来见我”的话,对部下说:“今夜捉不到李光弼,就算抓了雍希颢回去,大家还是难逃一死,不如向唐军投降。”

李日越的部下纷纷表示同意。李日越命将士放下手中兵器,五百燕军骁骑向一千唐军步兵投降。

雍希颢出营相迎,并按照李光弼先前嘱咐,带着李日越前往石牌镇的唐军中军大营。

李光弼见到李日越,亲手将佩刀和混天镋交还李日越,命其继续统领所部骑兵。

李日越见李光弼对其推心置腹,十分感动,自告奋勇要写信劝好友高庭晖来投。

李光弼笑着对李日越说:“不必了。不出三日,高庭晖自会率兵来投。”

过了三天,高庭晖果然率部来投。

李光弼将李日越和高庭晖留在身边,命二人继续执掌兵权。李光弼奏请朝廷赦免李日越、高庭晖先前之罪,分别授予左右领军卫将军官职。

唐军众将对李光弼不费一兵一卒,就收降了史思明手下两员猛将,百思不得其解。

李光弼为众将解惑:“史思明说我只会守城,不能野战。我命大军进驻野水渡,史思明以为我进了圈套,必然派遣勇将来偷袭。因为我及时离开,李日越找不到我,自然不敢回去交令,除投诚之外无路可走。高庭晖的才智和骁勇都胜过李日越,见李日越在我这里受重用,必然率部来投。他们当初跟随反贼史思明,实在是形势所迫,并非真心。”

众将听了李光弼的解释,无不叹服。

燕军未战先损两员猛将,军心动摇。史思明又急又气,下令全军退守贝州州城清河。清河位于东漳水、永济渠之间,易守难攻。李光弼没有率军兵临清河城下,派人在东漳水上搭建三座木桥,供大军通行。

李豫率领两万唐军沿永济渠向西进军,收复历亭,兵至武城。

朱希彩博平兵败后,率军撤到武城。俗话说冤家路窄,退守武城的朱希彩再次与李豫、白孝德相遇。朱希彩见识过白孝德、郝廷玉之勇,龟缩城内,不敢出城迎战。

李豫下令,命李择交、王震、王霆、白孝德率军攻城。

唐军在武城城下与燕军激战两日,朱希彩心生畏惧,连夜弃城西逃,唐军收复武城。

仆固怀恩率领豹骑从恒州南下,长途奔袭两百里,收复清河西面的巨鹿。唐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对贝州州城清河形成合围之势。

史思明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六千渔阳铁骑身上。渔阳铁骑是史思明帐下最精锐的部队,直接听命于史思明,这支骑兵在与奚和契丹的交战中曾经百战百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史思明亲率渔阳铁骑,出城袭击唐军在城北的营地。

李光弼早有准备,命帐下大将,骁骑将军李怀光、中郎将辛京杲率领八千回纥铁骑,潜伏在营地两侧,伺机而出。史思明率军攻入唐营,发现中计,正要调头回撤。李怀光、辛京杲率领回纥铁骑突然杀出,两军一万余骑在清河城北的开阔地带展开激战。

李怀光手执横刀迎战史思明,两人在马上战了三十个回合,史思明自知不敌李怀光,命李立节殿后,自己率军回撤清河。李立节与李怀光交战二十回合,被李怀光斩落马下,当场毙命。

董秦、白元光、侯仲庄率三千唐骑在史思明回撤途中设伏阻击,史思明大败而逃,率一千残兵败将逃回清河。

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史思明无心再战,在宋和建议下,率军连夜撤往魏州。

次日天明,李光弼、李豫、仆固怀恩率北、东、西三路唐军兵临清河城下,燕军贝州守将李怀仙开城投降,唐军兵不血刃收复贝州。

李豫率军进入清河,李光弼率众将在贝州太守府门外迎接。

拒马河一别转眼已经一年有余,与曾经的部下兼故友李光弼重逢,李豫的心情十分兴奋和激动。

李光弼将李豫请入太守府,依次向李豫介绍帐下诸将。

李光弼帐下可谓人才济济,大将李怀光、田神功、董秦、白孝德、辛京杲,副将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田神玉、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柏良器、乌承玼,加上不久前刚收服的燕军悍将李日越、高庭晖,皆是能征善战之士。

第百五十五章 收复河北(中)

贝州太守府,李豫与李光弼促膝长谈。

李豫对李光弼说:“眼下史思明败走魏州,魏州之东有黄河阻隔,西有薛嵩、马燧,南有卫伯玉、鲁炅,我军不如乘胜追击,全歼史思明于南逃之路,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李光弼回答:“兵法有云:穷寇勿迫。史思明、田承嗣都是凶悍之徒,不可逼急了他们。”

李豫点头表示赞同。交谈中,李豫对郝廷玉赞不绝口。

李光弼得知独孤云为掩护李豫突围战死沙场,主动向李豫推荐自己的爱将郝廷玉。

李豫笑道:“我与光弼一年多未见,怎能刚见面就拆将军的墙角。”

李光弼笑道:“殿下玩笑。”

李豫推辞说:“君子不夺人所爱,将军好意豫心领了。”

李光弼:“贼首安禄山、史思明帐下曾有‘六虎’,蔡希德、安守忠、李归仁、崔乾佑、田承嗣、尹子奇。现今末将帐下也有‘六虎’,李怀光、田神功、董秦、白孝德、辛京杲、郝廷玉,其中怀光和廷玉二人都是少年英豪。如果殿下想要怀光,说什么末将也不会给。”

李豫好奇的问:“李怀光果真有如此厉害!?”李豫刚见过李怀光,对其印象十分深刻。李怀光是靺鞨族人,相貌与中原人有所差别,身长六尺有六,长得十分魁梧彪悍。

李光弼:“怀光年仅二十八岁,统领河北上万精骑,是末将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廷玉与怀光同年,骁勇有余而谋略稍逊,殿下就将其留在身边吧。”

李豫见李光弼盛情难却,不再推辞。

燕军贝州之败后,所控之地只剩下魏、博、洺、邢四州,兵马不过六万。史思明在唐军南北西三面夹击之下,困守于魏州弹丸之地。

史思明见大势已去,又得知部将张忠志投降唐廷后,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于是准备派使者送降书给李豫,召来宋和命其代书。

宋和知道史思明投降,自己会落在李豫手里,绝对没有好下场。就算李豫不计前嫌,开恩放过自己,仆固怀恩也不会善罢甘休。

大约一年前,宋和见仆固怀恩是蕃人,且勇不可挡,曾向安庆绪献计,抓来仆固怀恩的家人,要挟其投靠燕军。仆固怀恩不肯就范。安庆绪命宋和杀了仆固怀恩一家四十余口。如此灭门深仇,仆固怀恩决然不会放过宋和。

宋和对史思明说:“陛下与张忠志不同。张忠志不过是陛下帐下一将,向唐军投降,可以继续做他的将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陛下向唐廷投降,李唐皇帝猜忌多疑,决然不会放过陛下。”

史思明觉得宋和说得在理,问:“朕该怎么办?”

宋和:“为今之计,只有放手一搏,突出重围,尚有一线生机。”

史思明叹道:“唐军大将李光弼实在不好对付,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宋和:“陛下圣明,李光弼确实是我军的最大威胁。要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唯有派死士刺杀李光弼。趁唐军混乱之机,陛下可向北突围,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

史思明穷途末路,只得听从宋和之计,命其立刻动手,派杀手刺杀李光弼。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四名身穿夜行衣的刺客,悄然无息的潜入魏州城北唐军大营,直奔中军大帐而去。

河北节度使行营中军大帐,李光弼正坐在灯下看书,裨将乌承玼执剑侍立一旁。

“什么人!”乌承玼突然拔剑冲出帅帐。

两名刺客故意出现在帐外,吸引卫士注意。另两名刺客从大帐背后割开帷帐,潜入帐中,行刺李光弼。

李光弼行伍出身,刀剑从不离身,与两名刺客打斗起来,三招便将其中一名刺客击伤。刺客不敢恋战,向李光弼抛出三枚暗器,纵身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李光弼躲过两枚暗器,另一枚扎入左上臂。

乌承玼听到声响,转身返回帐中,见李光弼身中暗器,已经晕厥过去。乌承玼拔出暗器,见伤口发黑,知道刺客在暗器上下了毒,不顾危险用嘴吸出伤口内的毒血。

李光弼中毒后昏迷不醒,随军医官束手无策。

李豫得知李光弼遇刺中毒,连忙带着孙远瑛前往探望。

孙远瑛为李光弼把脉,看过伤口,对李豫说:“李将军心脉微弱,身中之毒名见血封喉。此毒取自交州一种名叫箭毒木的树汁,毒性剧烈,中毒者全身麻痹,血液凝固。多亏乌将军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