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暴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家伙,看来你早有注意了,为师就喜欢你这股自信劲,如此方能成大事。”王翦欣慰的笑了笑,然后又道:“不过我是不行了,年纪大了,很多事都力不从心了,落叶总要归根,我不想客死异乡,你懂吗?”

赵军漠然,王翦的身体确实不好,现在年纪又那么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徒儿莽撞了。”赵军歉然道,随后又转向看尉缭笑道:“二师傅,你可别推辞,你老人家还不到五十呢,正是年富力强,你要不帮我,徒儿在临淄可就真危险了。”

“你这家伙”尉缭无奈的摇头。

最后沉思片刻,看向赵军正色道:“跟你去临淄可以,不过你得回答我,若有一天,天下真的大乱,而大秦又有岌岌可危,皇帝又不信任你,你作为临淄统帅会怎么办,如实回答我。”

迎上尉缭正然的目光,赵军丝毫没有回避,中气十足的回答道:“父皇生前我曾答应过他,永为大秦之盾,不管谁做我大秦的皇帝,对我赵军怎么样,赵军首先要保的是我大秦江山屹立不倒。”

听此回答,尉缭略显欣慰,随后又紧接着问道:“可若是皇帝猜忌你,使你不能为大秦效力呢?”

“我忠的是我大秦江山,一切当以大秦江山为上。”赵军丝毫不掩饰的答道,忠的是大秦江山,而不死忠于扶苏。

“哈哈,有你此言,我王翦就算死也放心了,扶苏虽差了点,但还有你这个二皇子在,大秦的江山倒不了。”王翦似乎放下了千斤重担般,脸色突然轻松起来,对于他来说,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唯独秦朝大好的江山是他的心血,他不想大秦就这么走向末路了。

尉缭也是满脸欣然,最后忽然站了起来,躬身对赵军一揖道:“尉缭拜见侯爷。”

“师傅,你这是干什么?”赵军一愣,匆忙起来去扶尉缭。

尉缭却坚持下拜,并开口道:“这是臣对君的拜礼,以后尉缭为侯爷效力,自得君臣分明。”

赵军无奈,见尉缭如此倔强,他也只得道:“那好吧,以后师傅就是我的军师了。”

第八十八章 三个月

三日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王翦已然离了咸阳,往家乡而回,只带了十来个随从护卫,始皇遗诏上也没说二人必须即刻离开咸阳,扶苏为了显示大度,还特允二人可以参加完他的登基大典后在走,只是王翦回乡心切,已经先一步走了,尉缭到是借着这个理由留在了赵军身边,一同住到了听风别院之中。

同时,扶苏下了命令,要赵军留在咸阳三个月,待他登基大典后方能离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扶苏削兵权之心不死,要等正式继承皇位后,强下赵军兵权。

另外,咸阳城内的大臣,包括各地赶来准备参加扶苏登基大典的地方文武,都是心内颤颤然,那日北陵殿内发生的事他们都知道了,并且从李斯这一点上看了出来,恐怕扶苏登基后将会对朝廷势力重新洗牌,最起码不会再向以前一般重用法家,依靠李斯了。

所以,几个月内咸阳的官员来往频繁,都在忙着战队,以期能在三个月后的洗牌中,在朝廷站稳脚跟,或者更近一步。

而原本的神武侯,如今的临淄统帅赵军,却一时间被人敬而远之,许多官员走在大街上要是碰到赵军,都是退避三舍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讲,好像躲避瘟疫一样。

这就是人情冷暖,当初始皇帝在时,赵军作为嫡长子声势一时无量,在咸阳时整日府邸车水马龙,可是现在不同了,扶苏明显了是要三月后把赵军一撸在撸,他们这个时候在靠近赵军不是找不自在吗。

同样,遭到这个待遇的还有李斯,原本的丞相,如今却为了赵军硬顶扶苏,而扶苏又向来不喜法家,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所以除了法家原本的弟子,很少人会在来李斯府上。

“呵呵,如今我们可是同病相怜了。”李斯坐在府内的正堂中,侧首做的是赵军,赵军今日来是向李斯正式道谢的,两外还有一件事情想找李斯帮忙。

赵军喝了桌案前的一觞酒,开口淡淡笑道:“丞相何必介怀,俗语有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确实,赵军于对朝廷官员的反应并没多计较,人之常情而已,他倒是有些天下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一众大臣还在想着怎么争权夺利,他却一心在想着怎么面临即将到来的起义风暴,可惜他不记得陈胜吴广起义的具体事件了,项羽刘邦现在也踪迹毫无,让他着实头痛。

“哈哈,说的好,当饮一觞,一群俗人而已,李斯羞于其为伍。”李斯开口大笑,也掩面饮了一觞酒,最后李斯似笑非笑的看向赵军道:“侯爷,你今日登府除了道谢一事外,恐怕还有别的事吧。”

赵军点点头道:“瞒不过丞相,军确实有一事相求。”

“哦?神武侯请说,只要我李斯办的到,一定倾力而为。”李斯当即出声道。

“那就先谢过李丞相了。”赵军在席上拱拱手,然后开口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我想三个月后,若是我回了临淄,朝堂那里还请李丞相帮我造势。”

李斯一怔,随后突然笑道:“看来神武侯已经有了脱身法子,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啊,不过你这话我倒是有些不太明白,造的是什么势?若是凭空无据,恐怕长公子那里也交代不了。”

“丞相放心,本侯不会让你难做的,只是本侯坐镇临淄已久,这次出来这么长时间,只怕那些盗匪又要闹腾,军事紧急,万一出了问题本侯可能来不及向大哥交代,到时还望丞相在美言一二。”赵军表情平静的道。

“高,实在是高啊,哈好。”李斯恍然大笑,最后一脸正然道:“侯爷请放心,李斯这点事还是能办到的,大不了这个相位就不要了,也定要保侯爷你的安全,否则李斯愧对先帝啊。”

“多谢丞相。”赵军坐在长案前放下酒杯,对李斯一揖。

“哎,侯爷客气了。”李斯摆摆手,又对外面喊道:“来人,歌舞助兴。”

最后,赵军又在李斯府邸逗留些时间,便告辞离去。

出了李斯府邸,赵军又在城内一处偏僻的巷子里,找到了一间小院,进去后就有一人农家打扮的老实人出现,他先是机警的打量了赵军一样,随后一脸实诚的笑道:“不知贵客所来何事?”

赵军看了他一眼,打量了一下院子,开口悠然道:“先生可否借钱来用?”

“钱?不知贵客要借什么钱?”

“十足的纯金,一百金。”赵军定定的开口道。

那农夫一听顿时突然单膝拜倒:“玄字一号统领,拜见上官。”

“把这封信加急送回临淄,不得有误。”赵军从怀里拿出了一块竹简,上面有火红朱漆封口。

“诺。”那农夫轰然应声,最后恭敬接过竹简。

赵军点点头,随后就离了院子,天地玄黄,宇宙荒洪,这是听风者内的八个分堂,各司其责。

出了院子,走到大街上,赵军长出了一口气,该做的都做了,就等时机到来了,他倒是要看看,扶苏怎么招。

就是有一点,赵军一直想不明白,那就是李斯的行为实在古怪,也不怪赵军小人之心,不管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他自己的观察,李斯都不像那种能舍己度人的名士,何以不惜与扶苏闹翻,也要全力助自己?

最后,赵军直接回了驿馆中,因为扶苏的命令,他现在已经不能出城了,所以就和尉缭住在驿馆内。

回到驿馆房间内,就见尉缭正跪坐在屋内长案前,整理着竹简,脸色有些喜意。

“军师何事欣喜啊?”赵军面带笑容的走到旁边,与尉缭对坐。

尉缭见赵军回来欣然道:“侯爷回来了,今日可与我饮一杯否?”

“可以,但军师可要告诉我所谓何事啊。”

尉缭笑道:“经过这几年的潜修,我把自己关于兵事上的见解,都已著简成书了,总共三十二篇,虽然不敢与孙子想比,但也是老夫一生心血,总不能失传了,你虽然尽得我传,但你所学颇为庞杂,不算我的真传。”

“那恭喜军师了,确实该饮一杯。”赵军笑道,随后转头对守在门外的博浪道:“博浪,去让驿馆里的人弄些酒菜,你把胡亥那小子也叫回来。”

“诺。”巨汉博浪应声,很快就下去了。

赵军趁着这个时间,去翻看尉缭著成的兵书。

尉缭著称的兵书并无具体名称,后世称为尉缭子,在宋代时与孙、吴、六韬等兵法共同称为武经七书,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军事经典著作。

赵军粗略看了一些,跟之前尉缭交予他的兵法要领确实没多大差别,只是细节方面更为突出。

“军师,临淄可有许多苗子不错的人,像曹无伤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