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者之间,有些天壤之别。
“阿群?”
云沁站定,怔怔的看着这张叫人厌恶的脸孔,想到这一个多月以来,自己最最讨厌的一个人,竟成了相伴五年,几乎可以生死相托的伙伴,她当真是整个儿全懵了。
“是!”
萧群点头,眼睛几乎发红,灼灼的盯视着:
“我是你在东越国捡到的乞儿阿群!”
她深吸了一口气,平静的心湖,乱如沸腾之水,所有正常的头绪,在这个时候唰唰唰全乱成一团麻:自己进得西楚以来,便因为在怀远遇上了一个萧远,她原本入楚的计划,就开始一步一步偏离,而卷进了另一场古怪的争伐里,且一步一步,被了带的更深。
这一切,怎么会和阿群扯上了关系?
“能跟我说说明白这是怎么一个事情吗?一切,太混乱!”
云沁退了一步,看着这个无比陌生的男人,目光犀利,情绪是激动的,同时,又是异样冷静的,说:
“半年前,你说你要出来办事。难道就是来冒名做摄政王么?阿群,你是什么出身!”
最后一问,以前她从来不曾问过,这一次,她到底还是问了。
她知道他拥有一身无人可及的功夫,她晓得他手上的剑,乃是绝世好剑,她猜他可能有一个阴晦的童年,所以才造成了他寡言而淡漠的脾性,也只有她和囡囡,才会难他偶尔笑一笑,放下所有的杂念。
她不问,每个人心中都有伤心事。
她不问,如果他觉得她够格,总有一天,会坦诚。
她不问,因为过她只想好好的过好以后的每一天。只要他一心一意护着云中阁,其他,不重要——云中阁,是他们这伙人一起建起来的家园。
“是啊!阿群,你,太叫我们震惊了!”
司靖轻轻叹息:“那天,你怎么没说?”
萧群摸摸脸上的胡子,这张脸,令她不愿近距离来摸他的脸,抱他,或是拍拍他的肩。以前,每次,他出去办事回来,她都会那样说,另外还会说来一句:“辛苦辛苦”,独独这一回,她远远的避着,与他生份了。
“这事儿,说来话长!现在,我没办法与你细说。你们先离开吧!今天可能会有事情发生。你看,宁老太婆在调兵遣将,也不知她肚子按了什么坏心肠!等过了今天,过一阵我会去找你,欠你的解释,到时,我会一并交代给你!”
他转身,望了望窗外远处,指了指那来来往往的巡逻兵,一半是宁家老太婆的人,有些一是他的人,还有一些则是怀王的。这一次天祭坛一事起的如此突然,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要下到地坛去查案子这么简单。肯定另有玄机的,而他这边,师父让他大力促成这件事。
他问过:“为什么?”
师父笑的神秘:“你等着立功,看好戏就行!”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表情很古怪,看得他心头是好一番毛骨悚然。
今日,再看这边的戒备状态,那份不安越发的重。
他直觉,必会发生什么!
偏偏师父不肯泄露半句。
于是,他按捺不住,想在进地坛之前,将云沁送走。
只要她没有搅在其中,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与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大事。他自有法子应对。
即便是死了,也只是死了他而已。
云沁和囡囡还能好好的活他们的小日子。
云沁眯着眼看他,原来他也已经感觉到了这当中的动作。
照理说,祭天这个事,太后随行,依着摄政王平常的性子,他该有所拒绝才是,但他没有,是他同意,才促成了这一次天祭的顺利进行,所以,他的图谋,不可小视。
“什么时候在道慕容瑶身份有异的?”
她沉默了一会儿,没有答应,而是另外发了一问。。
“你离开别馆那天!”
他坦诚而答。
也就是说那回,她进宫,他已经知道,而没有道破,必是有他心头的计较的。
她扯出了一记笑,以前觉得阿群是一个单纯的孩子,现在看来,她的眼光,还真是有问题。
这一刻,她看过去的眼神,是冷的,是漠淡的。
萧群被她的这种眼神看得脸红起来,知道她是误会了:
“我没说是我有的原故。我有我要做的事。阿云,这事,一时半儿,真是说不了。你和司靖马上离开好不好……”
“不!”
她淡淡的给了一个了坚定的字眼:
“我不会走!”
转身往外去:“今日我既然来了,就会查到底。不管这里会发生什么。既然你会留下,那我也留下,有些事,我得弄一个清楚明白……”
也许,她还能信:他不会害她——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他来道破身份,便是一种在乎的表现!
她不会离开,今日,既然已经搅进了这一趟混水,明知它已经混的不见底,想要全身而退,只怕已经迟了——今日的祭,有进而无出,这话,是则刚萧缙说的。
所以,既来之,则安之。
不论这一场奇怪的暗斗,到底谁在和谁在斗,她留着,才能看清一切。
她等着真相浮出水面,在关键的时候,如果能帮上一把,那是好事,如果帮不忙……
这个后果。
她不想。
**
这一刻,歇息的殿阁里,小皇帝萧译刚刚在园子内转了一圈回来,几个皇兄都一起跟了进来,独独四哥,没进来,说是另外有点事情办。
这一刻,他坐一朝南的龙椅上,看着太后扯着一抹演戏式的笑,和皇兄们说话。
他没有插一句,无聊,直打哈欠,要么就是数数手指头,反正,是坐没坐相,斯文扫地。直惹得太后频频投来关照的眼神。
他置若未见,暗自发呆,几个皇兄都在那里陪笑说事儿。
二哥陵王萧肃,年二十四,是个出了名的才子,温文尔雅,母妃妃位较低,故而,他自幼与世无争,比起皇太子,更有亲和力,更为的随和,堪称为兄长之表率。
三哥信王萧涣,年二十三,母妃家世倒是不错,本身也是个将才,领军打架仗,本事极好,但是,三哥与人交往起来,很容易得罪人。生性耿直的人,最是吃亏。
原本对父皇对他颇多重用,可惜,他得罪了太子,被人污陷说是抢了太子之功,于是,当时的皇后娘娘娘,就想了一个法子,将他的母族一个个贬了去。
贤妃也因此在宫里失了地位。
最后连他也被贬去了封地。
那封地,很贫瘠。
据说,信王王府不成样子,三哥去的第一年,就将带去的财物都赈了灾,再加一连两年,当地无收,三哥这信王,日子过的很清苦,偏生又和四哥关系不好。那日子越发的清苦。
五哥南王萧勃,年二十,还未成婚,倒是有婚约在身,据说那位准五嫂死了母亲,得守孝三年。
这也是一个善文擅武之辈。
但五哥以三哥为鉴,识趣的很,不搞党系,以前在京城奉职时,偶尔才被逼着出几个主意,倒是颇得父皇赏识,若是真能用心栽培一下,必能成大器。
至少,在萧译看来,五哥之才,比起太子皇兄好多多——太子皇兄萧涵,姿质庸碌,实不堪为帝君之才。
众所周密,最堪为储君,四哥也,其次是五哥。
在父皇的这些个皇子当中,他,萧译,姿质并不算出众,才智谋略,既不出彩。
他这辈子没啥志向,以后有能力就多办实事,没能力就是一个自在闲王,哪个皇兄都不得罪,那便是一件好事。
皇宫里的明争暗斗,实在是可怕,那些,原是他想躲多远就愿意躲多远的。
可偏偏事与愿违,太子哥哥去世以后,大家都在揣测太子之位,会花落谁家,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竟是他,被父皇的一张圣旨给逼上了皇位。
这样一个结果,那是始料未及的。
一个月前,当他听闻这样一个结果时,当场就傻了眼,把那圣旨抓到手上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些日子以来,萧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这么多优秀的皇兄,父皇怎么就把皇位派到了他身上——
他一没有母妃家族倚仗,二自幼失母,从小养在一个辰嫔膝下。
可他一继位,那个自幼疼她的辰嫔就无缘无故病了,现在只吊着一口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丢了性命,而他这个皇帝,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的亲人,在深宫里一点一点的死去。
他曾发脾气的喝令所有御医,但会诊,没有任何效果。
萧译虽小,但心下清楚的知道:这是有人刻意要害死她。
那些人,要将他害成孤家寡人,成为真正的傀儡,完完全全的摆布他。
他曾在四哥面前痛哭过:
“四哥,我不要做皇帝,我只想母妃好起来。”
四哥抚着他额头,好一阵安慰,后来,又给了他几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