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钰无奈,只得吩咐队伍前往义庄,看先避过这一场大雨再说。
囚车萧箸,速度不由快了几分。但他们再快,也比不上风雨的速度。有闪电划…过,狰狞如银蛇,随即轰隆一响,黄豆般大的雨滴披头盖面就打落下来,打在人的脸皮上,一阵生疼。好在官兵们早有预备,纷纷从行囊里取出蓑衣斗笠披戴上。
江钰忽而打转马头,跑到囚车边上,拿过自己的斗笠,帮聂志远戴上,道:“聂大人,风雨不期,还望你能坚持住。”
聂志远沉声道:“江将军,聂某如今已为阶下囚,大人之称,从何谈起?”
江钰朗声道:“当年在京城,江某就听过大人之名,身为敬慕。我相信到了京城之后,圣上一定会还聂大人一个清白。”
关乎聂志远的案子,江钰也有所了解,他不是笨人,很快就明白聂志远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但他认为,只要到了京城,聂志远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者说,他始终相信以聂志远以前的声名,圣上不会将他处死的。
皇上虽然年轻,但绝不糊涂,反而相当的英明神武,正是杰出的帝君形象。这就是正明帝给予江钰的印象。
在京城,三年前江钰曾经面圣过一次。
听到江钰的劝慰,聂志远心头上不禁掠过一丝希望。在其心目中,上京,争取到面圣的机会本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因此一直存着这一份念想。按照惯例,按照聂志远的身份,押解他上京,本就有面圣的机会。
但是……
但是这个机会真会按照正常的程序走吗?
聂志远心中实在不敢确定,对于官场仕途上的凶险,他可是心知肚明的。事态发展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变故。不过他也没有太多的畏惧和担心,鼻担心的,还是女儿聂小倩。
对于女儿脾性的了解,聂志远担心她会在半途劫囚车。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如果一旦发生,那么整件事情就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到了那时候,不但自己,就连女儿都会成为朝廷钦犯,天下无立足之地。
“倩儿,你可一定不要冲动做傻事呀。为父上京城,大不了一死…大丈夫何惧一死?只要死得其所,对得住天地良心,对得住天下苍生,死有何妨?”
聂志远看着白茫茫的雨幕,心里默默祈祷着。
这一场风雨来得急,急且大,不过一会儿工夫,就像泼盆一样倒下了。
“快!快!快!”
“跟上!”
“囚车陷住了,赶紧来帮忙……”
吆喝声,叫喊声在雨幕中混成一片,就算他们训练有素,但半路遭遇如此一场大雨,还是被淋了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只需半盏茶时间就能到达的义庄,足足走了近半个时辰才过去到。
这时候,全队上下很多人都被淋湿了。如此大雨,蓑衣斗笠都无法护住周身。江钰把马匹栓在义庄门外的一株树木上,抬头看了看这座四四方方、土墙灰瓦的房子,略一迟疑,走上前去,近距离一看才发现这座义庄似乎年久失修的样子,早就没人看守打理了。
他一推两扇掩住的木门,第一下没有推动,手臂上加力起来,大力一搡,噼啪一响,左边的木板门居然整扇砸落在地,四分五裂开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迷踪
兰若寺,占地极阔,连带起周边的树林,蔓延一大片,远远看上去,仿佛不亚于一座浙州城府的方圆大小。由此可以回想当年该寺鼎盛的时期,境况会是何等的繁华昌盛,道路上是络绎不绝的信徒们,寺庙里是日夜不断的香火,晨钟幕鼓,定时而发。光从外面进入寺内,都要走半个时辰的路程,就算跑马,也得跑一阵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寺庙被封,和尚尽散,剩下的,就是一座残旧的破落庙宇了。周边许多的副庙、尖塔、碑林都在岁月的摧残下崩塌下来,成为废墟和乱石堆:其中野草丛生,虫鸣啾啾,仿佛还在缅怀哀叹当年的盛景。
湖面廊桥,曲折而立,一行人正在走着。
正是陈剑臣和聂小倩他们,一共五人一夏棋由于负伤,留在湖边的庙内休养,无法陪同他们一起出来劫囚车了。
他的缺阵,不可谓不是一大损失。人手本来就少,再少了一个高手,未免就捉襟见肘了,底气都少了两分。
每每想到这一点,三师弟霍君就有点懊恼:二师兄无法上阵帮忙,就算多了另外两人又有什么用?
一书生和一书童而已。
书生长得斯斯文文,书童长得秀气纤弱得过分。在霍君看来,只需自己一巴掌,就能把这两个家伙拍飞出去:又或者伸腿一蹬,对方两人不断几根肋骨才怪……1小师妹也是,这样的两个人应该早早把他们送出外面去,怎么能留在身边?
不但留在身边,还要带上他们一同去劫囚车,简直有点不可理喻。
开什么玩笑?
劫囚车可不是去坐马车,那是刀头上添血的行径,是杀头的作为。
陈剑臣一介书生怎么能让他们掺和进来?别的不说,只怕一见到刀光剑影的境况,他们主仆就会晕倒了吧。带着他们过去,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成为累赘!
霍君越想越不解,越想越烦躁昨晚小师妹拉着陈剑臣到湖边,悄悄的不知说什么,倾谈了近一个时辰后,回来的时候,本来一直都是愁眉不展的小师妹居然很开心的脸上展现出了笑容。
而原来一直很期盼小师妹能多笑一笑的霍君此时却陷入了挣扎因为他很明白,让小师妹笑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突然出现的读书人。
陈剑臣。
他也终于知道小师妹一直带在身边,珍之若宝,不时拿出来看的那幅字,哪一首诗,就是陈剑臣写的。
这个认知让霍君的心仿佛被针扎了下,很酸,很疼。要知道,自从聂小倩成为他的小师妹那一天开始,霍君就对聂小倩一见倾心了。
他也从没有遮掩住感情的流露,只不过聂小倩不喜欢他罢了。
这一次,1小师妹家境落难,闻讯后霍君义不容辞第一个过来帮忙,他不但要搭救出聂父,还要借此真正的闯入到小师妹的心扉里头去然而万万没想到的,陈剑臣出现了。
霍君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小心眼的善妒之徒,如果小师妹真正能获得幸福,他也绝不会从中作梗,背后伤人计么的,做哪些卑鄙之事来。
但是,对于陈剑臣,他始终有太多的不满意。
正如读书人看不起武夫,练武之人同样瞧不惯书生,文绉绉的,手无缚鸡之力,而陈剑臣三缕胡须都长到脖子间了,年纪不得好几十去了?虽然看着皮肤很好……
陈剑臣配不上小师妹……
这就是霍君的想法。
其实对于聂小倩坚持要带着陈剑臣主仆参加这一次行动的决定,大师兄吴岩也是不赞同的。毕竟他们的行动不是去摘花写字,而是要去和官兵作战呀,一场恶斗不可避免,杀人不可避免,让陈剑臣和他的书童去这算怎么回事?指望书生能杀人?参加战斗?那真不如指望天上忽然掉下一个神仙来帮忙好过了。
然而聂小倩一口咬定坚持,拗不过她,吴岩只有同意了。为此他还专门去问夏棋,看看陈剑臣两人的来历是否有些不同寻常之处,可夏棋的回答语焉不详,根本得不到有价值的情况。
小师妹和二师弟的表现倒让吴岩觉得有些奇怪,想深一层次,莫非那陈剑臣主仆竟大有来头不成,正所谓真人不露相什么的?
这并非不可能的丰情。
如此,大师兄倒有些释然了,对于霍君的抱怨只是好生安慰,并没有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立场来。
搭建在湖面上连接两岸的廊桥甚长,加上十曲八弯的,破费了些时辰才走完过去,上得另一边的岸来。
过得岸上,举目一看,又是别有一番景色。只见树木郁葱,绿荫中殿塔林立,屋宇重重,煞是壮观。
一这一边,其实聂小倩他们都还没有进来看过,他们转移到此地的时间不过两三天功夫,还来不及到处勘察。现在聂志远被押解上京的时间大大提前了,他们才急匆匆地早早出门,要到后院另一边去伏击官府的队伍。
同样有一条宽阔的路径蜿蜒伸入,要伸入到真正的兰若寺主寺那里去。不过这路径表面上铺着大块的石板,是用石板拼成拼出来的路,野草欠缺滋生疯长的客观条件,不像林子外面的那条路一样,草都长得高过人的膝盖了。
沿着石板路继续往前走,但见四周环境清幽,凉风习习,空气清新,间有清脆的鸟鸣歌唱,很是舒适的样子。撇开别的因素,这样的环境在前世就是一处求之不得的类似于避暑山庄般的存在。
环境如公园,但陈剑臣却半点逛公园的心情都没有,一颗心绷得紧紧的,泥丸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