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武大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是自然!目前大宋是我们的大敌,军国制度乃是克敌制胜的最好武器,现在自然不能放下!”李纲点头道。

梁山现在所实行的军国制度十分的极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要以保证军事力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要完全服从于军事扩张、对外战争!在战争面前,其他的一切都要退后!其实自从打下燕京之后,梁山就在逐渐的改变这种状态,现在他们是即将彻底抛弃这种状态了。

“虽然我同意结束军国制度,但是有些东西我们不能丢弃。”花荣道。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李纲道。

“当年我建议大都督实行军国制度,全民备战、全民皆兵,当时一方面是为了征服天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我们民族的血性,改变我们民族的懦弱!现在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个目标!今后,不管是否实行军国制度,我们的爱国主义宣传不能丢,我们要让我们的百姓、族人真正的爱国,而不是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士一样,嘴上一套实际另一套。另外,武勇的精神、冒险的精神我们也不能丢。今后军人的地位仍旧崇高,这点也不能丢。”花荣道。

“这个我赞同。”武栋道。

李纲沉默了片刻,最终也是点了点头。花荣现在连军国制度都放弃了,他提出一些要求,李纲也会容忍。

******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休息!明天我们讨论政府构造、军机处变革的事情。”武栋道。

“是!”

众人都知道明天讨论的事情十分重要,此刻他们心中都有些紧张!不过他们都是从刀枪箭雨中走来,这些年来不知道处理了多少军国大事,纵然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也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好的睡眠,明天才能更好的讨论国事。

武栋十分的疲惫,他刚刚离开议政殿就听说了扈三娘回来的消息,这让他有些喜悦起来。

等见到扈三娘,他轻轻搂住扈三娘,道:“辛苦了!我知道你们打下了整个草原,现在北方再也没有外族威胁了!千余年来,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这点,现在你替我做到了。”

“西方还有突厥人,他们虽然在荒漠的另一边,但是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威胁,我也要消灭了他们。”扈三娘道。

“这个我支持你们,不过你们一定要彻底的消化了整个草原,确保草原完全属于我们,这才能够西进。”武栋道。

“夫君,我们应当再派一些青年去草原上,让那些青年接受草原风霜的锻炼!我觉得在草原上,人们生活艰苦、行为野蛮,但是有时候野蛮比起文明更加的厉害,有时候野蛮能够征服文明。”两人坐了下来,扈三娘倚在武栋的身旁,道。

“野蛮比文明更加的厉害?那可未必!文明定然是要胜过野蛮的,文明之所以没有胜出,那是因为文明发展的还不够,文明还比较低级!所谓的文明,可不仅仅是拥有文字、儒学就足够的,文明还包括制度的文明、科技的文明!等到文明完全发展起来的时候,野蛮绝对不是文明的对手!你也看到我们梁山的火炮了,若是千门火炮放在一起,任何骑兵都无法冲锋过来,这就是一种证明!将来,我们还会有更加强大的武器出现,我们的制度也会更加的完善,我们胜过塞外的蛮族是肯定的事情!”武栋道。

扈三娘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好一阵之后她摇了摇头,她的心中有些迷惘,她也不知武栋说的究竟是对是错。

“武原现在长得如何了?”武栋道。

武原正是去年二月份出生的那个男孩,扈三娘一直放在草原军城中,现在都没有带回来的武栋之子。

“他很健康,虽然还不到一岁,但是非常的聪明!呵呵,将来他定然能够继承草原!”扈三娘笑道。

“不到一岁的孩子,怎么知道他聪明啊?这些孩子们真是不省心啊!武海去了大海之上,他在南洋瓜哇岛一带集合了一群海盗,竟然征服了那里的原住民。”武栋道。

“他小小的年纪,今年才12岁吧?”扈三娘道。

“12岁都不到!他以为他走的隐秘,实际上他的所有消息,王五都传给我了。”武栋道。

“你应该派人去帮助他。”

“那倒不用!金莲放他出去,正是希望他能够在风雨中茁壮成长,不要做温室的花朵!我自然不能毁了他母亲的一片心意。”武栋笑道。

正月十四日的早晨,众人匆匆吃过早饭之后又来到了议政殿,这一次扈三娘、岳飞、耶律大石等人也列席了会议。

之前他们讨论的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依法治国、军国等等,现在则是讨论一些具体的制度事宜。

他们首先讨论的是皇帝登基之后的地位如何。

皇帝乃是政府首脑,军队的最高统帅,也是国家的象征,对于这些,军机处成员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关于皇帝的地位,这些都要写入国家的基本之法中。”武栋道。

“这些就没有必要了吧?人人皆知!”李纲道。

“即使是‘皇帝’也要受到基本之法的制约!我们既然是依法治国,法在人上,帝王自然也要受到律法约束。”武栋淡淡的道。

“好!”

“下面咱们讨论军机处改革的事宜!当初实行军国制度,所以要有办理军机事务处,后来军机处慢慢的演变成了咱们梁山最高的行政机构!现在我们要结束军国状态,这军机处的名字就不太恰当,你们看应当叫做什么?”武栋道。

“中书省!”李纲道。

从汉代开始,中国就有“中书省”,这中书省乃是秉承君主之意、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后来渐渐演变成为朝廷的政务中枢所在。现在李纲提出“中书省”,也只是延续了传统。

“大都督觉得叫做什么比较妥当?”花荣道。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武栋也思考过很多次!他是觉得“内阁”更加的合适,当然他之所以这么想,主要是因为他从后世而来,“内阁”乃是后世通用的称呼!中国历史上,“内阁”是明代出现的,当时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一职,他为了对付“外廷”的大臣,于是组建了“内阁”!现在既没有“外廷”和皇帝的对立,“内阁”这个称谓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就叫中书省吧。”武栋道。

于是,从这一日开始,军机处改名中书省。

第五百七十五章 制度3

“以往朝代,中书省下有六部,咱们不用六部,咱们还是按照实际需要来决定有几个部。之前咱们是五个部,我觉得还是有些少了。”武栋道。

“那还应该有些什么?”李纲道。

“既然不再实行军国制度,自然应该有内政部,以前的经济部可以改为财政部,另外要有教育部,还要有监察部。”武栋道。

对于武栋的提议,众人开始讨论了起来,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众人总算是基本同意了武栋的提议。

“既然咱们的部增多了,今后还有可能更多,那么大都督的投票权自然也应该增加。”上午会议结束的时候,花荣道。

“那就三票吧。”武栋道。

对于这一点,众人全部举手同意。

到了下午会议的时候,武栋道:“我决定成立咨议局。”

“咨议局?这是什么?”李纲有些惊讶的道。

“咨议局乃是全国、各省收集舆论之地,也是百姓参政议政之处。”武栋道。

“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吧?大都督,百姓参政议政,我总觉得不妥!圣人之言,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百姓只需要接受统治、教导即可,他们没有干政之权!”李纲皱眉道。

“在梁山建立之前,我们不都是普通的百姓吗?百姓没有说话的地方,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地方,他们只有揭竿而起,自己建立一个王朝!自从咱们梁山建立以来,我不断地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万民的天下!民为贵、君为轻,既然这样,百姓为何不可参政议政?”武栋道。

“大都督,这咨议局,只要是百姓都能参加吗?若是那样的话,人人说话,一片混乱,又有何用?”朱武道。

“自然不是人人都可参加!咨议局的成员需要百姓来选举,只有那些有威望、有学识、有品性之人才能进入其中,代表百姓参政议政。”武栋道。

“大都督,您能不能说一说,‘参政议政’具体指的是什么?”花荣道。

“他们可以表决通过法律,可以表决通过一年的财政预算,甚至可以投票表决对整个中书省的不满,因此促使中书省所有官员下台。”武栋淡淡的道。

“什么?”听到这里,众人都不由得呆住了。

其实这“咨议局”就是某一种形式的议会!清朝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