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武大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京和高丽的距离确实很近,通过大海可以把两地联系起来,只是海上的联系毕竟不如陆地联系那么稳固,物资、人口流动也不可能达到陆地连接的流畅程度,所以武栋一定要把两地之间的沿海州县全部打下来,到时候才是真正的联通了。

“大都督,关于燕云十六州的分田政策,我们已经讨论过多次,有人说要像河东、高丽一样,把地主全部打倒,有的却说要维持燕云十六州的现状,不知道大都督有了定论了吗?”李纲又道。

“这件事情,我会过去看一看!我现在的意见是分田还是要进行的,但是分的不是普通地主的田,而是那些敢于反抗我们的契丹官员的田地!燕云十六州中和我们做对的契丹官员数量不少,他们本身的田地数量也很多,都可以分给百姓!还有一些恶霸的土地,也可以剥夺分给百姓!除了分田之外,我们在燕云十六州要实行减租政策,地租不能超过三成!慢慢的,假以时日,我们可以以政府的名义从地主手里收购多余的土地分发给百姓!等到燕云和辽东打通之后,我们可以鼓励百姓前往辽东开发土地。辽东地大物博,可以容纳无数的人口,到时候就再也不会有土地问题。”武栋道。

武栋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李纲在那里慢慢的想着,过了片刻,赞叹道:“还是大都督思虑周详!”

武栋笑道:“现在我们手中已经不止是河东、高丽,我们要考虑的事情多了,许多政策已经不能像在河东、高丽时候那样粗暴了。中原,我们迟早要回去的,不能让中原的所有地主豪门都怕了我们。”

李纲沉默片刻,道:“大都督,其实地租降到三成,恐怕很多地主豪门都会心生不满的。”

武栋道:“若是那样的话,我也无可奈何了,这已经是我能够做到的极限了!中原的农民极苦,每年冬春时节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我当初起兵,为的正是天下百姓,不可能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弃天下万民于不顾。今后我们会打下更多的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实行这样的政策,在当地分田减租,然后鼓励农民去辽东或者去西北,甚至极北之地,那里的土地将来都属于我们汉人。”

东北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发,属于一片狂野,西北的xīn 奸g之地和东北一样的荒凉。其实后世武栋穿越而来的时候,xīn 奸g还没有开发完毕,当时xīn 奸g的土地数量仍旧很多。在武栋的计划中,往北的极北之地,也就是现在的远东、西伯利亚等地都可以打下来,那里现在也是荒野,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前往俄罗斯种田,但是他穿越之前俄罗斯已经开始限制中国人在远东地区种田了。

如果这些地方全部打下来,中国将不会存在土地问题。中国古代的朝代终结,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土地兼并,地主豪门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必然是百姓越来越活不下去,最后便是百姓造反,天下大乱。等到战争过后,数百万或者上千万人死去,出现大量的荒地,于是普通百姓又可以存活下去,直到土地再次兼并,然后百姓又活不下去、继续造反。

当然随着整个社会进入商业时代,土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将来土地问题自然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大都督,朱武在信中说燕云地区的官员数量不够,他让我们军机处能够制定出一份好的人才选拔制度,我看,现在该实行科举了!”李纲又道。

“科举,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我曾经告诉过你,科举是一定要举行的。只是我们的科举内容和大宋朝廷不一样。”武栋道。

“不知有何不同?”李纲道。

“大宋的朝廷只考儒学,而在我的计划中,儒学仍旧要考,但是要侧重于新学,除此之外,还必须靠算学。”武栋道。

“什么是新学?”李纲一愣,急忙问道。

“你还没有见过秦桧吧?明天你可以去拜访一下秦桧,他会告诉你的。对了,秦桧现在也是思想改造小组的副组长了。”武栋道。

“秦桧……是前段时间抓住的大宋朝的御史中丞?他怎么也成了思想改造小组的一员了?难道这新学和大都督您的梁山思想有关?这万万不可啊!”李纲着急的道。

“除了科举的内容不同之外,科举的制度也不一样。大宋朝的科举,每一次只录取数十人,至多上百人,只要考中便可进翰林院或者外放为官,一个书生,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不明世事便掌控一方,这实在是太过荒谬!我所要办的科举,每一次的录取人数要达到数千甚至数万,录取之后也仅仅是吏员,不可能坐镇一方,只有表现优秀才能逐级提拔。至于官员,一是通过吏员提拔而来,还有一种则是选举产生。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我说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见可以告诉我。”武栋根本没有理会李纲所说,而是缓缓地道。

“大都督,你所做的和历朝历代皆不相同,只怕会出大问题!”李纲道。

“我们可以先找一块地方进行实验,比如说一个县一个州或是一个府,如果实验可行的话再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内,比如高丽、比如河东,如果真的不行,我自然会改的。至于现在燕京的治理,仍旧是军人为主,仍旧以军法治理燕京。你放心,在燕京彻底的平稳之前,我不会实行科举,你可以慢慢的考虑,你也可以和其他人商议,有任何意见都可告诉我。”武栋道。

武栋心中其实有些忐忑,治理国家确实不易,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他唯恐政策不对造成不好的结果,甚至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所以现在他做事情越来越慎重,土地改革已经不如之前那么鸡进,而对于科举制度,在彻底打下北方,让北方彻底平静下来之前他都不会贸然开始。

“好,大都督,我会认真考虑,我也会将我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希望大都督你能够仔细的观看我所写的东西。”李纲思考了一阵,道。

“这是自然!”武栋道。

“大都督,我听说大儒杨时来到高丽,你难道不准备见他一面吗?”

“去燕京之前,我会见他一面的!”武栋笑道。。

第三百四十九章 会见杨时

杨时在仁川城已经呆了多日,他确确实实的看到了仁川城的繁华,他这才相信那天的那些人不是做戏。「域名请大家熟知」……

只是眼前的繁华却不是他想要的繁华,这里的百姓是富裕了,但是他们的心中却没有陛下!无论是高丽人或是汉人,无论是商人或是农民,他们的心中只有梁山大都督,没有大宋的皇帝!

“大逆不道!罪该万死!”这是杨时对武栋的评价!

他已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武栋的画像,城主府里就不用说了,很多的商店中、甚至很多百姓家里都有武栋的画像。那些普通的百姓,他们说起武栋竟然用“万岁”来形容。尤其是仁川街头的许多青年,这些青年宣讲的内容更是大逆不道,说什么“无限热爱、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无限忠诚于大都督”,还有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和儒家忠义思想完全不符的话语,这些都让他气急。

除了生气之外,他也感觉到有些恐怖,他见到的每一个青年都是这样说,每一个青年都无比的狂热,似乎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武栋、为了梁山付出生命一样。这些人简直就是最狂热、最虔诚的佛门、道教弟子一样,甚至比那些人还要疯狂。

“还好,还好,只是区区一个仁川城而已,其他的地方应该不是这样的!”夜晚,杨时和其余的尹川学院的大儒们坐在一起议论这件事情,他感慨道。

“杨先生,据说不仅仅是仁川城,整个高丽、辽东都是如此。去年那梁山的大都督集结了百万青年,场面异常的震撼!这高丽人、辽东人,实在是太疯狂了。”旁边的一个大儒道。

“武栋是妖孽,高丽、辽东的所有人都是妖孽!要想让他们改变过来,实在是太难了。”另一个大儒道。

“该死,我一定要尽快见到武栋,一定要全力说服他,让他归降大宋,让他当大宋的臣子,让高丽、河东、辽东、燕云成为大宋皇帝统治的地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我大宋朝的徽宗皇帝才有资格统治这里,否则都是妖孽,都要被诛灭!”杨时咬牙切齿的道。

“杨先生说的不错!理该如此!”、“正是!”……

其余的大儒纷纷点头!其实他们说那些青年狂热,他们自己又何况不是如此,只是他们是儒家忠义思想的狂热信徒罢了!

等这些大儒得到武栋接见的命令之后,都欣喜若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