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忽然接到了长女柳娘的信。信中得知,失踪三年多的妻子儿女都承大都城中,被元人禁锢。这封信很明显是暗示他,如果投降,全家安好;不降,后果不可言。文天祥必须要在骨肉亲情与忠义名节之间作出选择,这是何等艰难痛苦。

文天祥在回信中写道:“……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可令柳女、环女好做人民,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于是,文天祥彻底抛弃了一切所珍爱的。他是南宋的宰相,他治下的无数人民都在战火中失去一切,他不想例外。

文天祥的决心让元朝绝望,其间曾经有过几次转机,如张弘范临死前的遗嘱,希望保全文天祥,为新朝立节义榜样;比如以福建降元的王积翁联名十名南宋降臣保文天祥还乡,允许其余生出家当道士。这些都由于种种原因搁浅了。

需要指出的是:王积翁的保文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那位同样是状元宰相的留梦炎的极力反对,他非常渴望文天祥去死。

时间到达公元1282年底,中山府(今河北定县)有数千人起义反元。起事者自称南宋幼主,要去大都劫狱救出文丞相。这件事成了文天祥的催命符,他是生是死必须要有个了断了。十二月八日,忽必烈在大殿召见文天祥。

文天祥仍然长揖不跪。

忽必烈亲自作最后的努力,他许诺:“汝以事宋之心事我,当以汝为宰相。”

文天祥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面容清癯,囚衣褴褛,朗声回答道:“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决裂如此,再无转圜,然而忽必烈还是犹豫了。他命人把文天祥押回囚室里,他还要再考虑清楚。可是元朝胡汉大臣群起上书,要求同意文天祥的请求,允其为赵宋殉国。

再留已经无意义,文天祥对元朝只有负面作用。

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忽必烈下令公开处斩文天祥,下令之时他犹自叹息:“好男子,惜不为我用!”

当天文天祥被押至大都柴市刑场,他身着南宋衣冠,憔悴清瘦。多年的土室囚禁让他的方向感彻底丧失,他向周围的百姓询问哪里是南方。有人指给他,他重整衣冠,向南方他的故国、他的国都跪拜。

最后一次向心中的坚持致礼之后,他索取纸笔,留下了一首诗:昔年单舸走淮扬,万里逃生辅宋皇。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神归嵩岳风云变,气入烟岚草木荒。南望九原何处是,关河暗淡路茫茫。

写毕,他向行刑的刽子手说:“吾事毕矣。”乃从容就义。

文丞相时年仅四十七岁。

他死后,有人在他的衣袖间发现了一张纸,那是他的绝笔书,上面写着非常简单的几句话。这几句简单的话,在其后数百年间,成为无数坚持本我、抵御外侮的汉家子孙的座右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一个人,要活到至死无愧,是多么不容易……文天祥的死,代表着赵宋帝国的彻底覆灭。南宋成了历史的一页,成了故纸堆里的传说,成了几百年间无数人的向往和叹息。人们追忆它的繁华和美丽,又痛惜、痛恨它的软弱和糊涂。

我何能例外?

第二十四章 崖山之后看中华

数年之间,宋史事无巨细,全程书写,心里的问号总算是比从前少了些。时值南宋覆灭,元朝初兴,华夏第一次全境沦陷之日,追根溯源,我个人只有一个观点能确认。

到底祸始于何处。

始于赵匡胤与赵普所定的“强杆弱枝、崇文抑武”赵宋国策之时。

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唐灭于藩镇,五代武人横行,国人相杀无止无休,政权更迭如同儿戏。尤其是文人一点地位都没有,哪怕是宰相,都随时有被武将斩杀的可能。这样怎能治国,何谈发展?

所以赵匡胤、赵普这样做了。

从当时的情况看,他们是对的。赵宋之繁荣,赵宋之平安,乃至赵宋国之绵长,都是自两汉以来最久的。可是从长远来看,简直是愚蠢至极!

武人亡国,民族血气不衰,国内互斩,终究能产生一代雄主;文人亡国,就如赵宋一般,民族气节丧尽,再无尚武之风,其他随便哪一个民族,强如蒙、金,次者契丹,更有甚者,连一介区区党项,都能让堂堂中原狼狈不堪。

终于全境沦丧,全体成了亡国奴。

这个恶果在元朝之后仍然在发酵,取而代之的明朝在国民性格上已经失去了大国的雍容感。代表着先进知识、节义忠孝、富贵堂皇的士大夫阶层没有了,新兴的掌权者极力压抑商业,刻板掌控农民。对内血腥杀戮,功臣全部杀光:对外强硬到底,皇帝亲自守边……充满了报复感,充满了急切的证明欲望。

而整个国家内部,更谈不到从容大度。朝堂之上动辄互相谩骂,当场厮打,官员们被剥掉裤子打屁股,动辄打死一批人……这还是汉族人吗?

这还是中华礼仪之邦吗?!

一个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能允许他的子民们谈论自己国家民族的问题,那么,它的前景仍然是暗淡的。

要说的话,就是这些了。宋史,别矣。

后记

近六年以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写宋史。时间真的很长了,我居然一直在写一本书。而今,终于完成。这一刻,我真的很累,还没有心情体味久已盼望的轻松。

这套书一共十本,大约三百万字。

这些数字我要回想计算才能得出,因为之前根本不愿去想。想想都烦,都累。却没有半点的成就感、幸福感。

我想:那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地出现吧。

是的,我重视这套书,它不仅是我的心血,更是我的人生。在写它的这几年期间,我恋爱,我失恋,我的父亲去世,我的奶奶去世,我的母亲生病,我去买药,我照顾她,直到她走了……我的爱人来到了我的身边,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每个周末都从一百公里之外的城市来陪我,我恋爱,我卖掉了房子,去她的城市,我买楼,我安家,我结婚。

我在东北的沈阳城开始写它的开头,在中国的最南端海南岛写完它的结尾。

回头望去,这是我的人生之路。

说到宋史,我喜欢读史,从小就是,可从来没想过写历史书。之前我出版过小说,写过剧本,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我配写历史。

直到某天我走进书店,随意翻了下书架上的历史类书籍。我无意评论他人写的东西,我只是觉得,看了之后我有太多想说的话。

中国的史书写作方式有巨大的缺陷存在,以宋史为例,写宋、辽之间,那么宋与西夏之间就会单独拎出去写。可是三国并立,互联互抑,每一件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都是各方面复杂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像星际间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怎能分开来写?那样怎能清楚明白地还原历史真相?于是我花了个笨工夫,把所有的事都按时间顺序推进,尽可能地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还原到本色阶段。

以这种篇幅,做这种事情,让我了解并首次提出了王安石变法的真正目的,那个神秘的产业链条的存在;让我知道了传唱千年的岳飞北伐的真实过程;让我知道了杨再兴为什么一定要在小商河战死,等等。

我喜欢这些,我充满了发现的快乐,这是其他史书里没有的。因为这些,让我满足,让我在以后的时光里,能偶尔翻阅自己写过的东西,并面露微笑。

高天流云

2013年2月18日14:30,是为纪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