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了,倒是一个忠义之人。”皇太极看在眼里,也有些惋惜的说道。

    随着杨嗣昌之死,数万明军瞬间崩溃开来,面对建奴毫无抵挡之力,纷纷四下逃散开来,有的是向宣府逃去,有的是向云中逃去,还有的人趁机投降了建奴。皇太极命令军队追杀了五十里,方才收兵。此战之中,明军战死约有两万多人,其余人马要么是投降,要么是逃回宣府、云中,杨嗣昌自杀身亡,王斗等十几名将校死于乱军之中,如此一来,征讨李信的数万军队被消灭的干干净净。

    而建奴大军休整了一天之后,皇太极拒绝了范文程的建议,他并没有趁机消失李信,进攻李信的云中,反而取道南下,进攻宣府。他认为,李信看似没有多少兵马防守云中,可是其底蕴还在,挥手之间数万兵马还是轻松得到的,进攻云中,只能会引起李信的反弹,拼死一击,最后是两败俱伤。还不如进攻已经没有多少实力的宣府,夺取明朝边关重镇,这样就能避免从锦州一直慢慢打到山海关然后到北京。从宣府杀过去更加的简单轻松。

    而这个时候的宣府,曹文昭也是急坏了头,他身边不过一万精兵,而且都是步兵,原本上他就是小心翼翼,可惜的晚上正在吃饭的时候,接到败兵的奏报,顿时将他打落九幽地狱之中。建奴皇太极亲自领军杀来,兵马最低有十万之众。曹文昭怎么也没有想到,杨嗣昌的兵马并没有败在李信之手,而是败在建奴的手中,这下好了建奴居然出兵了。十万大军下一步就要进攻宣府,凭借宣府的一万大军能抵挡的住建奴的进攻吗?曹文昭是没有信心的。只得命人快马加鞭,六百里加急禀报了崇祯皇帝,自己发动百姓,死守宣府。

    可惜的是,建奴到底是建奴,作战极为勇猛,曹文昭虽然是难得的猛将,可是面对建奴的进攻,寡不敌众,不过坚守了三天的时间,张家口失陷,曹文昭战死。宣府重镇瞬间向建奴敞开了怀抱。

    而这个时候,追击杨雄的黄得功、曹变蛟知道了建奴南下的消息和宣府被攻破,曹文昭战死的之事,后面的粮草缺乏,后路被断,无奈之下,只得向杨雄投降。于是间,杨嗣昌的三路进攻云中,消灭李信。没想到自己这一路居然出现这种情况,自己战死了不算,十万大军,数万骑兵落入李信之手,而且还是成建制的归顺。

    这种情况传到了宣府的皇太极耳中,皇太极也是愣住了,最后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没想到自己忙活了半天,最终居然成全了李信,数万骑兵的归顺,想来不久之后,就能彻底为李信所有,更重要的是,李信有了这数万骑兵,在中线和西线也就有了最强大武器,原本一同作战的洪承畴和姜瓖必定会面临着李信的打击。

第443章 崇祯亲征

    京师,硕大的北京城此刻都呈现一片的恐慌之中,宣府被攻破,曹文昭战死的消息一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十万大军尽数覆灭,宣府重镇一夜之间落入建奴之手,从宣府到北京城再也没有多少军队可以防御。

    若是以前建奴也曾经杀入中原境内,但是那个时候,明朝周围还有关宁军、御林军、宣府重镇兵马、大同兵马等等,还有全国各地的精兵还能前来勤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宣府大军已经没有了,听说大同的兵马正在进攻辽国公的大军,十万大军现在还被拖在左云右玉一线,在大同虽然还有一些兵马,可是辽国公的大军已经占据了朔州,姜瓖的大军恐怕是不能动弹了。一时间,满朝文武猛的的发现偌大的明帝国居然连一个勤王大军都没有。

    一时间朝野沸腾,纷纷质疑朝廷大军为何如此,杨嗣昌的大军为何会出兵云中,造成十万大军尽数落入敌人之手,宣府重镇旦夕失守。百姓们纷纷质疑,辽国公和征北军对朝廷忠心耿耿,如今却被大同兵马围攻,差点折在杀胡口。现在大军围攻,造成了整个大明朝没有任何可以援救京师的援军。

    “这个该死的杨嗣昌,就是他弄的好事。”温体仁等内阁成员行走在皇宫之中,脸色并不好看。在他身后,吴宗达、王应熊、何吾鹏、钱士升等人脸色并不好看,杨嗣昌虽然是死了,可是留下来的烂摊子让内阁众多文武大臣们头疼了。

    “现在皇上恐怕是着急了。”吴宗达冷哼哼的说道:“十万大军一瞬间被消灭了,闹的京师连勤王的大军都没有了,若是建奴南下,这十万大军如何能抵挡,就靠着我们的这些京师御林军,那可是一些老爷兵吗?能抵挡建奴大军的进攻吗?大同兵马现在被李信拖在大同,这下好了,难怪皇上也着急了。”

    “现在该如何是好?”王应熊也有些紧张的说道:“这个时候,若是赦免了李信,让李信领军前来,李信的大军在云中,若是进攻建奴,或许能逼的建奴回军。而姜瓖兵马回军京师,作为勤王大军。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

    “李信会答应吗?”温体仁不屑的说道:“现在的姜瓖看上去是占据了上风,可是实际上呢?杨嗣昌这一路兵马连云中城门都没有见着,就被消灭的干干净净了,黄得功、曹变蛟都已经归顺了李信,云中城可是又多了数万大军,这数万大军若是投入到大同周边,姜瓖如何能抵挡?相反,现在是李信占据了上风,他是不会答应的。”温体仁冷哼哼的说道,他现在很不得将杨嗣昌碎尸万段,假如这个杨嗣昌还能再活一次的话。

    “那就恐怕没有多少兵力可以救援京师了。”钱士升深深的叹了口气,赫赫大明朝,居然弄成如此模样,连一只勤王的大军都没有。

    “那就召集关宁铁骑来援救京师,或许能抵挡一阵。”王应熊想了想说道:“只是如此,进锦州城就危险了,若是建奴趁势来攻,恐怕锦州一线都要丢失的干干净净了。”

    “那也无可奈何,这总比将京师丢掉的好吧!”温体仁叹息道:“丢了锦州,还有山海关,山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山海关在我们手中,就不怕建奴前来进攻。”

    “如今也只能这么干了。”王应熊也只能是点了点头。

    “还有命令姜瓖立刻出兵,让他来京师,至于大同,哎,大同丢了就丢了。”温体仁摇头苦笑道:“这下好了,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自己还吃了一个大亏,这下好了,杨嗣昌死的干干净净,轮到我们给他擦屁股,骂名还要落在我们身上,何其不公。”

    温体仁很郁闷,他是内阁之首,本来征讨李信的事情他并不同意,可是现在事情到这种地步了,温体仁就要做好背黑锅的打算了,他很郁闷,但是却又没有办法,只能是心里狠狠的怒骂着杨嗣昌,甚至连崇祯皇帝,他心中都有一丝不满,只是不好说出来的而已。

    很快,南书房到了,温体仁正准备见驾,却见王承恩挡住了众人,他领着两个太监走到温体仁身边,说道:“阁老,皇上不在御书房,而是在奉先殿。”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一般的时候,除非是重大事件的时候才会来到奉先殿,按照规矩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居然不在南书房,而是在奉先殿,温体仁等人相互望了一眼,心中有些不确定,但是还是在王承恩的带领下,来到了奉先殿。

    奉先殿原本是不允许大臣进入其中的,但是这个时候,王承恩仍然是将温体仁等人带了进去。入眼的奉先殿十分的空旷,周围墙壁上悬挂着大明朝的历代皇帝,从太祖朱元璋,再到成祖朱棣等等,最后一个是崇祯皇帝的哥哥朱由校也都悬挂在墙上。

    温体仁等人虽然是第一次出现在奉先殿,但是这个时候吸引众人的并不是满墙的帝王画像,而是站在中间的一个盔甲的武士,盔甲周身明黄,穿在身上极为威武。温体仁双眼一亮,他认出了这幅披挂正是供奉在奉先殿的那一副盔甲,这幅盔甲朱元璋曾经穿过,用此击败过陈友谅,朱棣用过这幅盔甲,用以靖难之役,现在崇祯皇帝也将其穿在身上。

    “怎么样,这幅盔甲朕穿在身上如何?”崇祯皇帝转过身来,他面容清瘦,身材也因为长期高压工作,也变得很瘦削,可是此刻穿上盔甲倒是有些威武。只是温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