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的孙承宗,虽然很厉害,可是不会用人,或者说,他手上没有兵马可用,祖大寿固然是朝廷的将军,可惜的是,他只是盯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上次大凌河之战,要不是辽国公出现,朝廷还真不知道败成什么样子呢?我侯家也是将门世家,上次我就与建奴狠狠地干过一次,可惜的是败了。不是我侯世禄怕死,也不是我指挥作战的能力不行,而是我们的士兵久不操练,军中粮饷缺乏,士兵们都没有办法吃饱饭,又如何能作战呢?这非战之罪也!再看看,征北军,上下不过十几万人而已,可是辽国公坐镇数千里草原,这些除掉迁移过去的汉人,其余的蒙古人都是天生的骑兵,可以说,辽国公只要一声令下,就能组建数十万骑兵,可是辽国公没有这么做,他宁愿花费大量的金钱,也要训练出精兵来。再看看他们士兵吃的东西,足够是我们士兵的好几天的口粮了。”

    “国事艰难,也不是你我能控制的。”陈新甲叹息道:“皇上虽然英明神武,可是朝中官吏贪污腐败,温阁老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山西、山西、河南一带遍地灾荒,粮食缺乏,可是在江南,那些大户人家,哪个不是锦衣玉食,听说了,钱谦益这个人,家中养着无数的娇妻美妾,他们终日留恋在青楼酒肆之中,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偏偏如此,他们还不安分,整日的议论朝政,抨击温阁老,哎,天下如此,多是这些人的功劳。”

    “原本是好好的征北军,虽然与我们不过是咫尺之遥,可是却是如同袍泽一样,现在你我都要离开了,真不知道日后的宣府还是如同今日一样吗?”侯世禄有些叹息道。他这次得罪了杨嗣昌,是肯定要走了,杨嗣昌这是要扶黄有功上位,然后对付李信,侯世禄在这里就是一个拦路的。

    “呵呵,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你我之间的事情了。”陈新甲漫不经心的说道:“宣府兵马虽然算是精锐,但是与征北军之间还是差了许多。杨嗣昌这是要碰壁啊!”

    “看看,我们的杨大人正在那边等候大人去交割宣府事宜了。”侯世禄朝远处示意了一下,果真看见杨嗣昌等人已经在府衙门前等候了。两人当下也就下了战马,迎了上去。

    辽阔草原之上,一只大军正缓缓而行,经过数个月的征战李信终于回到了草原。与中原不同,李信这才感觉到草原才是李信的家。在草原上,沿途德尔牧民们看见李信的金鹰大旗,纷纷拜倒在地,恭迎他们的王。那些汉人们也都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在这里,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或是放牧,或是种上一些粮食作物,不用担心被地主剥削,更是不用担心自己的田地会被富家士绅所兼并。而这一切都是李信带来的,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是不会在乎天下是何人执掌,他们只是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已。李信既然满足了他们而的要求,他们自然也就是为李信马首是瞻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公,这一点,您可崇祯皇帝好多了。”石元直在一边摸着胡须说道。中原民不聊生,而在草原上,这个被中原视作蛮荒之地的地方,现在却是如同塞上江南一样,百姓们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这对于赫赫大明朝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公爷,这个地方比中原要漂亮多了。”在另一边是男扮女装的杨宛,她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的望着周围的一切。她从来就没有来过草原,这个时候被李信带到草原,才发现草原的真正的面目。

    “这里没有中原的乌烟瘴气,没有文武百官的勾心斗角,更是没有叛军的烧杀抢掠,自然是要好点了。”李信点了点头,说道:“但是若是论繁华,还是中原强,江南膏腴之地,可惜了这个地方却是被一群无能的人占据了。”

    “主公日后自然会能见到中原的繁荣胜景的。”石元直笑呵呵的说道。

    “晋商七大世家已经到了云中了吗?”李信忽然转移了话题。

    “已经到了。”石元直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次晋商七大世家转移,侯氏父子在里面起了不少的作用。”

    “他有所求?”李信想了想,说道:“他这次帮了不少忙,这说明大明朝已经腐朽到了极致了,崇祯皇帝做人真是失败啊!”

    “侯将军是一个聪明人,他和陈新甲一样,都是聪明人,晋商七大世家对于我们的作用自然是不用说的,他们要是出了问题,恐怕主公也不得不兴兵了,第一个打的就是宣府,宣府兵马虽然很厉害,可是哪里能与我们比,更何况,宣府这些年已经被我们侵蚀了不少,真的打起仗来,这些人还会不会侯世禄的指挥都说不定。”石元直不屑的说道。

    “若不是害怕激怒了朝廷,我直接占据了宣府算了,又何必想其他的出路呢?”李信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自从知道崇祯的打算之后,李信就知道将宣府作为自己进入中原的大本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山西表里河山,乃是华夏之屋脊也!占据山西,就等于占据了进入关中的门户,山西南入陕甘,东进河北京师,易守难攻,此乃是天授主公,岂能不取之?”石元直却是哈哈大笑道:“更重要的是,大同虽然是山西之地,可是实际上,也是在关外,距离太原还有一段路程,就算我们取了大同,崇祯皇帝顶多是生气一下就是了,因为大同距离代州之间,还有一段长城作为抵挡,有了这段长城,或许崇祯皇帝就有信心将我们挡在长城之外。”

    “雁门若是真的很有作用,当年的汉朝也不会头匈奴人入侵中原了,隋炀帝也不会有被困雁门的事情发生了。依赖长城,还不如没有长城。”李信不屑的说道。他知道从大同到太原,中间还有一个代州,在代州有一个著名的建筑,那就是雁门关。

    “天下九塞,雁门居首。皇帝陛下肯定会相信雁门关的。”石元直很有把握的说道:“所以说主公要是取大同,然后再想崇祯皇帝说明这一点,崇祯皇帝就算是心中不满,也没有办法。”

    “这个倒是没关系,现在我担心的是白城的情况。”李信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在白城发现了巨大的银矿,但是白城靠近建奴,这样一来,建奴就容易发现这个地方,争夺起来,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了,我军的重心,在不久的将来,是在中原。”

    “主公,属下以为就算进入中原,主公难道会带领十万大军前往吗?”石元直笑呵呵的解释道:“三万,主公最多只能率领三万大军前往,只有这样,才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咳咳!”石元直猛的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杨宛,顿时不再说下去了。

    “三万大军,也足以。或者还是多了。”李信摇摇头说道:“草原是我们的根基所在,草原是不能丢的。”李信很明白,虽然夺取天下,占据中原才是最重要的,可是草原是李信的根基,草原若是有失,就算自己在中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最后还是有可能被朝廷吃掉,留下足够的兵马,坐镇草原,这才是最重要的。

    “看,好漂亮的城池啊!”一边的杨宛忽然指着远处说道:“居然是青色的。”

    “这就是我们的家,云中城。”李信脸色也好看了不少了,扬鞭指着远处的云中,又叹息道:“可惜了,我们这次折了句突将军。”

    “将军难免阵上亡,句突将军更随主公身后,或许就已经想到这一天,此人乃是异族将军,主公却对其信赖有加,就这一点,足以让句突将军感激涕零了。”石元直劝慰道。

    “这次战死将士的抚恤一定要发到位,还有善后之事,将士们为了我李信拼命,我李信不能让他们还有后顾之忧。”李信想了想,说道:“那些战死的将士家有老小,可以让征北军统一赡养,一直等到少者长大成人,老者含笑而逝。至于那些不愿意改嫁的,征北军也要考虑她生活问题。不能让死去的将士们寒心。”

    “主公圣明。”石元直连连点头,心中感叹,就这一点,就不知道比朝廷好了多少倍。朝廷虽然有抚恤,可是这些银子到了阵亡家眷手中,能剩个十之有其一二都已经很不错了。

    “主公,宋军师来迎接我们了。”高猛指着远处大声说道。

    李信望去果然看见前面有一队迎接的队伍,为首之人,矮小而丑陋,不是宋献策又是何人,在他身后诸如张采、孙元化、蒋毅等等文臣武将都出现在城下,甚至李信还在里面看见了晋商七大世家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