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旨,他们已经发过了,郭嘉抗旨不尊,打仗的名义已经握于掌中。
至于袁绍在战败之前,又怎么吃亏了呢?郭图没明白徐庶的意思。
他们看来,这一次袁绍出兵,十拿九稳就是将关中在内的司州拿下,与并州连成一片,对中原形成包夹之势。
如果形势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郭嘉归降了袁绍,那么袁绍得到郭嘉的兵马属地后奇袭中原,长江以北加上益州,关西都是袁绍的,一统天下,也只剩下荆州,扬州,jiāo州没有收复。
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刘表,孙策,袁术,难道还能自保吗?归降是明智之举,拒当是自取灭亡。
太乐观的人总会乐极生悲。
徐庶温和地望着郭图,平淡道:“曹cào此人,表里不一,他虽对你家主公投以善意,却暗藏祸心。今时今日,我家主公退回益州,曹cào名正言顺取得关中,我家主公不退,曹cào利用你家主公来攻打关中,你家主公虽有强兵强将,但我家主公手下的兵马也不是虾兵蟹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纵然伤的是我家主公,可你家主公又怎么能安稳地拿下关中呢?即便拿下,你家主公继四州属地后再扩张属地,可兵马实力却会减损,公孙瓒战线太长被你家公主逐个击破,曹cào不也正是打着这个主意吗?各个属地分兵据守,实力不升反降,曹cào能够轻而易举地分化你家主公的兵马,而后徐徐图之。郭大人,你家主公与曹cào,迟早都有一战,可在下来看,曹cào,已经在部署与你家主公的决战了。”
相较其他人轻松的表情,郭图紧张得冷汗直流。
徐庶是不是危言耸听,难以分辨。
可总是有道理的。
袁绍与曹cào,或许注定会有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
若袁绍不是急功近利挥军来关中,原本的战略就是公孙瓒灭亡后,他就要招降曹cào,而后根据曹cào的反应做出战与不战的抉择。
曾经并肩作战,携手同盟的两位诸侯,在一统天下的步伐上,必须分出高下,若不肯臣服,则成王败寇。
徐庶的话,沮授说过,田丰也说过,袁绍听不进去,被这几年的胜仗过度膨胀了信心。
郭图因为与沮授田丰等人派系对立,自然会抵触对方的言论。
同样的话,徐庶又说一次。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郭图冷静下来自己去思考。
曹cào难道就真的没有谋划袁绍的心思吗?
不过曹cào玩的是yin谋诡计,袁绍实力强横,任你yin谋阳谋huā招频出,只要有实力,就无所惧怕。
现在郭图算是明白了。
郭嘉不降
还想祸水东引,让袁绍和曹cào争斗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
开战吧
“在下只是奉命前来宣诏,既然使君不服天子,在下也无话可说,就此告辞,望使君好自为之。”
郭图就此离去。
不是他不尽力劝说,而是郭嘉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投降也要分对象。
投曹cào,算是做一回忠臣,曹cào日后僭越想要改朝换代,天下人要骂也是骂曹cào。
投袁绍,师出无名,也解决不了关中眼下的危机。
至于是不是袁绍在得到郭嘉归降后能一战定江山横扫中原,不好推测,郭图看来,郭嘉不愿跟着袁绍冒险背负遗臭万年的骂名。
在郭图走后,郭嘉放声大笑。
堂中文武也都开怀朗笑。
从郭图神情倨傲地前来,到灰溜溜地离去,其中郭图表情之jing彩,态度转变之快,实在令人捧腹。
“主公,郭图无功而返,在袁绍面前,他必定找借口推脱,要么,他以主公态度强硬不肯归降为由,要么,就以曹cào从中作梗令主公不能归降为由。”
法正的话令郭嘉点头认同。
郭嘉自信地说道:“郭图虽然在我等面前没有针对曹cào说过一句恶言,回到袁绍身边,却肯定会大倒苦水,将矛头指向曹cào。”
为什么郭嘉如此自信?
因为袁绍有缺点,却不是傻子。
圣旨,是曹cào借天子名义发的,不是袁绍。
郭嘉以往对袁绍的态度,郭嘉与曹cào在洛阳中的仇怨。
在袁绍看来,郭嘉不可能对他恨之入骨,所以态度坚决,一点儿求和意思都没有的话,不符合常理,郭图若以这个理由回去禀报袁绍,袁绍肯定不信,反而会猜测是郭图办事不利。
把矛头指向曹cào,袁绍绝对会相信。
从出兵那一刻,袁绍就知道曹cào没安好心,只是他实力强横,不惧任何yin谋诡计。
只要袁绍和曹cào一直保持面合心离,互相算计的局面,郭嘉要战胜他们,胜算就更加高。
第四十六章 袁家本初
恰如郭嘉预料的那般,在返回洛阳的途中,郭图就在一直思考着如何向袁绍jiāo代。电子书下载**
为了推脱责任,郭图只能把矛盾转到两人身上,要么郭嘉,要么曹cào。''
推到郭嘉头上容易lu馅,如果郭嘉派人来与袁绍求和,那时候郭图的解释就前后矛盾了。
郭嘉有怒,是怒曹cào。
郭嘉不降袁绍,是形势不容。
可郭嘉并没有公开说要与袁绍势不两立。
两家言和的机会,在袁绍拿下中原之前,始终存在。
至于曹cào,那是袁绍消灭公孙瓒后的头等大敌,此次出兵,曹cào暗怀鬼胎已经不是秘密。
袁绍既然也提防着曹cào,那郭图就顺水推舟再加一把火。
洛阳,依旧是残垣断壁。
超过二十万入驻洛阳并没有给这里带来多少生气,城内冷清,萧索破败。
杨安殿算是长乐宫中如今最好的宫殿,袁绍与曹cào驾临洛阳,为防落人口实,肯定不能在皇宫中下榻。
曾经袁家的府邸在董卓焚城时付之一炬,袁绍要找个落脚地方,不算难事,李傕郭汜等人都是好吃懒做只图富贵的庸人,他们给自己修的宅子阔气十足,却少了几分富丽堂皇和雅致的味道。
兵马在洛阳中养jing蓄锐,粮草辎重正陆续送来。
袁绍和曹cào这一次,可真是称不上先礼后兵,算是兵礼齐至。
战争,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启,戎马十数年的曹cào没有穿铠甲,领着八名亲卫就来到袁绍这里登门拜访。
曹cào来访,袁绍得知后就让下人去请,他自己倒是气定神闲地坐在主位上继续看书。
“哈哈哈,本初兄好兴致啊,这带兵打仗也手不释卷,论风度神采,这天下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能比得上本初兄。”
曹cào一边走来,一边爽朗地笑道。
他是一个长相粗鄙的男人,却在这几年崛起后渐渐有了七分威严,言笑之中都带着与众不同的味道,绝非市井之徒能够相提并论。
本来表情平静的袁绍嘴角微微扬起,撂下竹简,拿起手边的兽面纹壁习惯xing地把玩起来,朝曹cào问道:“孟德所来何事?”
曹cào不急着道明来意,而是先坐了下来,四处打量了一番。
袁绍这间屋子还真是令人羡慕,jing美器具一一俱全,桌上堆着不少竹简,曹cào随手拿起一卷看了看,呵呵一笑:“《淮南子》。
初兄真是清雅到了骨子里,那些个文人墨客,哪有本初兄这份风采?”
曹cào这些恭维的话还真是lu骨。
不过袁绍就是喜欢听。
同样赞美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来,听在耳中的感觉是不同的。
袁绍手底下的那些文武,他们的奉承,袁绍已经开始免疫,提不起多少得意。
而曹cào当面夸赞他,却让袁绍浑身舒坦,身心俱爽。
袁绍同样也明白。
他喜欢听漂亮话不代表他能被阿谀奉承冲昏了头脑。
郭图等人为什么百般掐媚?因为袁绍是主。
曹cào为什么又要夸赞他?因为曹cào怕他
或许曹cào此时此刻嘴上赞他,心里恐怕在诅咒他。
袁绍都不在意。
事实,才是最重要的。
怕我,就足够了。
不过,曹cào倒是没有诅咒袁绍。
只是嘲笑一番和略有感慨罢了。
别人打仗,都是轻装上阵,能简单就不繁复,可袁绍打一回仗,光他随行所带的东西,就比搬家还辛苦。
军旅劳苦,袁绍却还喜欢把自己收藏的古玩古籍,jing贵器具都一一带上。
说他这是沽名钓誉要赚一个雅致的名号呢?还是说他真的是骨子里离不开这些玩意?
曹cào内心是哭笑不得,或许天下不少诸侯见到袁绍隆重的行装,都会是一副啼笑皆非的心情。
无可否认的是袁绍从少年开始的行事作风造就了他今日的高度。
若只说四世三公,袁术比袁绍更加名正言顺,嫡庶之分,就是低位的高低之别。
袁绍好侠养士,袁术如出一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