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韩德枢一路犹豫着,等到快要抵达桑维翰府邸——石敬瑭特别许他住在这里——的时候,才猛地想起:“我此次出使洛阳,是天下知闻之事,事后张龙骧也必定知晓。我若人在云州,还可以推托未与闻此间机密,但既作为使者来到洛阳,再推不知就说不过去。既然与闻,便不可不告,不告就是断了与张龙骧的联系,日后张龙骧万一真的一统四海,我连做降臣的机会都没有!”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心中斟酌的,只是要如何将机密告知天策唐军布在洛阳的眼线,机密之情又要泄露几分为宜。
    ————————
    天策的政治中心在哪里?
    新碎叶城时代,安西流亡军还谈不上什么政治中心。后来到了疏勒,才算有了一个根据地,然后大军东征,安西唐军的政治核心也在不断东移。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策政权直到现在都不像一个传统的汉家政权——那就是缺少一个扎根不移、四海仰望的首都!
    正如耶律德光的大帐在哪里,哪里就是契丹的中枢一样,张迈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天策大唐的核。更何况前不久郑渭也跑来了,跟着魏仁浦为了科举的事情、曹元忠因为孟蜀外交的事情也跑来了,杨定国代表国人议政大会巡视秦西诸州,并要在秦州建立议政会,也跑来了,一下子秦州大腕云集、巨头齐聚,成了天策大唐临时的政治中心。
    中枢是移动的——这可是游牧政权的特征。真正的汉家朝廷可不是这样的!这也是范质一直以来急着要打下长安的重要原因,在范质看来,只有赶紧打下长安,让张迈登基坐了皇帝,这样才能让天下民望有依,四海归心。
    至于打下长安之后,对洛阳范质反而就不着急了,若再取洛阳,将来首都是放在东面还是西面,可以再谈,大不了迁都,或者定成两都制度都成。就像大唐一样,天子从长安跑到洛阳,再从洛阳跑到长安,不会影响到什么。
    但像现在这样,作为政治领袖的张迈总是游离不定,甚至在前线指挥作战,虽说深入下层普得民心军心,却总让天下读书人感到不放心。
    而这一日,一封急报和一封密报从敕勒川和洛阳分别传来,此时已经深得张迈信任的范质,已得到与马小春轮值帮张迈处理机密文书工作——甚至涉及军事机密的文书——的职权,不过从敕勒川那边传来的急报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是薛复的亲笔信,根据上面的标示是要张迈亲启,所以连范质与马小春都不能拆看。
    对照薛复的急报和韩德枢密报的内容,范质不禁吓了一跳。
    契丹,或者说大辽,这是要做什么啊!
    欺诈么?不像啊,无论是耶律德光还是韩延徽都不至于在国家大事上如此幼稚。
    可是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耶律德光究竟是什么意图!
    ————————

第二三五章 饵无好饵
    耶律屋质告别薛复之后,就走上了前往秦州出使的道路,然而在离开平安城之前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他的侍从告诉他,平安城内有一个人求耶律屋质将他带走。
    “人?什么人?”
    “是一个云州人,自称是奚族,他说他本是云州城内一个畜医,半个月前,听说一支来自秦西的商队带来许多西域好东西,就去给他老婆买点稀奇货,不料那掌柜问了一些关于牛马疫病的事情后,就将他弄晕了,半哄骗半绑架地把他弄到了平安城。”
    耶律屋质猛地想起在云州的时候确实发生过这件事情,当时也没当做一件大事,现在看来,似乎内中另有缘故,忙问:“现在人呢?”
    “我们的人都被盯着呢,将军又不在,我们不敢擅作主张,那人是刚好觑了个空挡跑来跟我们说话,十分匆忙,说了没几句见我们没答应,又有人靠近就赶紧走了。”
    “他还说什么没有?”
    “他当时很着急,口里含糊着,还说什么汗血宝马的病和这边马病不一样,他也也医治不了,但那位将军就是不肯让他走,他想回家去,因听说我们是契丹,便来求我们,我们要问清楚时,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边了。”
    耶律屋质心中一跳!
    汗血宝马?马病?汗血宝马出来问题?这可是可大可小的事情!
    可惜,在这刚刚建立的平安城内,耶律屋质也没能安插间谍得到更多的线索,这个问题,只能暂时压下。
    第二日薛复就派人来护送他前往秦州,临行前耶律屋质要求派两个下属回云州报信。薛复倒也没有阻拦。
    ————————
    从敕勒川到秦州,中间尚有千里之地,得渡过黄河,到达套南,在套南的中央,有一块广袤的土地。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是匈奴人的上等牧场,然而在唐初以后,由于过度放牧逐渐沙化,到了明清以后,这里逐渐变成沙漠——也就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而在这个时代,毛乌素沙漠还未成型,但沙化现象已见端倪。
    拥有历史远见的张迈,在夺取这片地区之后。趁机下令,将这块地区封锁起来,下令封山育草,这一带的降水量其实还算凑活,并不比敕勒川差,如果能够封山育草,恢复山林,几代人以后就有可能还原到秦汉时的自然环境。这对于关中的环境、对于黄河的积沙都有重大意义。
    这个命令在当下执行得十分顺利,因为自大河套东北的府州。到大河套西南的兰州,在乱世之末都只能算是地广人稀,大部分的人口都愿意聚集在黄河沿线的膏腴之地,好地皮都还没开垦尽,自然不需要去环境相对恶劣的地方,所以张迈的这条政策执行得相当顺利。这片被张迈称为“毛乌素禁地”的地方,很快就成为有南北长达数百里的无人区——当然也不是彻底没有人口,只是人迹罕至。
    ——————
    商路行走,并不是直线距离最近,而要考虑沿途补给。当初薛复追逐契丹败兵。是直接跨越当时还没被叫毛乌素禁地的这个地区,但后来毛乌素禁地的指令下达后,由于沿途没有补给,商队就不再走这条道路,无论兰州还是秦西,都是先北上朔方地区(今宁夏),然后顺着黄河而下,坐船到达敕勒川,这已经渐渐形成一条新的商路了。路程上虽非最近,却是最便捷的一条路。
    耶律屋质这时要去见张迈,同样要走这条道路,不过是逆着走,船只逆行就慢了很多,有些地段水流较为湍急,就干脆上岸。来到朔方地区,这里东有黄河,西有贺兰,人称“黄河百害、唯利一套”者,最好的地区就是这一带,贺兰山挡住了来自西北的风沙和来自东南的水汽,降雨量甚至要比关中地区还要多,加上黄河带来的丰美土壤,故而有塞上江南之称。
    张迈得到这片土地之后,除了安抚原有百姓之外,又将套南之地溢出人口都迁徙到这里,以及部分从东面逃来的难民,然而也仅仅九千余户,仅仅是唐朝全盛时期一上县的人口。
    从朔方地区转而向南,进入秦西以后,人烟渐渐多了些,但也算不上繁荣。在和平时代和战乱时代,各个地方的人口是各不相同的,而且人口的变化也不一定和时代盛衰成正比。
    以河西而言,这个地区在安史之乱以后,一度成为中原百姓的避战区,唐朝人口最集中的关中地区,不知多少百姓纷纷向这边逃难,这个过程持续了上百年,虽经过吐蕃之乱和异族统治,但相比于黄巢杀过来、朱温杀过去的地狱般的关中,河西、河湟地区至少还能活得下去,盛世平原乱世山,百姓逃到边疆之地,或者割据自保,成立坞堡,或者是窜入穷乡僻壤,或者是番化,成为半游牧式的牧民,最下等的是逃到边疆之地而成为奴隶。
    因此,在这上百年见,河西的实际人口比起唐朝中期还要增加不少。当然在籍的人口是直线下滑——战乱期间,哪有官吏愿意且能够准确地统计户口数字?且那些拥有统治权的大族长们,也不想将家中的人**出去。
    而就河西内部而言,本来河西诸州的人口集中于东部的凉州,但由于战乱,到了唐亡以后,人口反而向沙州方向聚拢,尤其是汉族人,由于沙州有归义军的保护,那个地方便成了唐末以后的乱世桃源,并创造出了闻名后世的敦煌文化,不过经过数十年的生息,在外界大乱世、沙州小治世的情况下,这里的人口也膨胀起来,这也是敦煌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迈收复河西以后,反而要从沙州迁出多余的人口来到甘州、肃州、凉州、兰州。在天策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