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拔看那个阿齐术儿,黄皮肤,黑头发,褐眼睛,却是个羌人,就问他如何能干得这么快,那个阿齐术儿说道:“天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样的,先是选好人,然后让大家有热情做事,然后按照最正确的步骤,让他们去干合适的事情,我选的这几个兄弟,他们都相信我,也相信都尉会兑现自己的承诺,所以都愿意干苦活,其中三个是身体最强壮的,一个手脚灵巧,我让三个最强壮的干重活,手脚灵巧的在旁收拾守卫,我自己全程帮忙,活儿自然就干得快了。”跟着说了一些干农活时体会到的细节,他的唐言可比其他几人流利多了。
石拔大喜,道:“你是个人才,做奴隶太可惜了,等这事完了后我就帮你脱了奴籍,你敢不敢上战场?敢的话,我就让你到我麾下听命。”
阿齐术儿叫道:“敢!不过能否请让我这几个兄弟也一起从军?”
石拔点头道:“行,行,没问题,不过你得改个唐名,就叫齐术吧。”
齐术跪下,双手高举道:“从今天开始,我就叫齐术,我的姓名和我的性命一样,都是石都尉的了!”
石拔哈哈笑道:“好!”又让他帮自己调度人手、督导众奴,凡是已经理完所属土地的奴隶便都投入到新的田亩之中,石拔承诺,每多干多一分的活儿,都能领到赏赐,花了十七天,就将所属的荒地都整理完了,算算共有九百名奴隶得脱籍,此外石拔还欠下了一万二千石粮食的赏金。
副都尉愁眉苦脸,不知道这事该怎么了,石拔道:“你怕什么呢!我告诉你这事不会有问题的。”
“不会有事?莫非……”副都尉低声说:“莫非都尉你想赖账?”
“谁赖账了!”小石头有些狡黠地笑了起来:“张特使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啊,只要我做的是对大局有利的事情,他一定会撑我的。有他撑我,什么事情摆不平!”
(未完待续)
第一七五章 安西大都护继任者
石拔跑到郑渭处交了任务,郑渭吃了一惊,道:“石都尉,你怎么会干得这么快!”
石拔哈哈大笑,说:“我是开荒大元帅啊,当然快了!”郑渭一怔,对石拔这句话有些不知所云。石拔领了签押,就跑去见张迈,张迈和马小春见了也都目瞪口呆,石拔洋洋得意,道:“特使,我说能二十天内开完荒吧。”
张迈道:“走!我看看你怎么能这么快去!”到了石拔所开的田地上一瞧,不由得连连赞叹:“小石头,你的人手还不到我的一半,居然干得这么快,我可得好好嘉奖你才行。”
马小春道:“特使,你该不会真要封他为开荒大元帅,让他戴红花骑大马,从疏勒游到莎车吧?”
张迈笑道:“这个自然是要的,不过得等咱们农忙过后再做,此外我还得重重赏赐他,叫大伙儿知道我们安西大都护府是有功必赏!小石头,你要什么东西,说吧。”
石拔道:“我也不要什么,不过这次开荒能这么快,主要是手下的功劳,尤其是拨给我们的那一千五百个奴隶,简直是拼了性命,特使,我想给其中表现最好的人脱奴籍,不知道你许不许。”跟着详细描述了齐术等人如何如何拼命。
张迈笑道:“这样的好男子是该给他们脱奴籍,我们让他做奴隶目的是要改造他们,不是为了压迫羞辱他们。他们既然为我们安西的事业表现得这么积极,给他们脱奴籍也没问题,不过还是那句话……”
石拔道:“得让他们学会唐言,对不?放心,这个我会教他们的。还有一事,当日为了激励他们,我曾下了死命令,限定他们在十九日之内完成,提前一天,我就奖励他们一石谷子,提前两天就两担,提前十天的话,就赏他们十石粮食,结果这些家伙都拼了性命,有几个竟然花了七天就平整出偌大一块田亩来,现在这荒田我算是提前开出来了,却欠了一屁股的债务,特使啊,你能不能借点儿钱粮给我打赏?”
张迈笑道:“你欠了他们多少赏金?”
“全部加起来,要一万两千石粮食呢。”
马小春叫了起来:“一万两千石!”
张迈却不放在心上一般,笑道:“没问题。”马小春叫道:“特使,那可是一万两千石啊!”张迈道:“也不用全部给粮食,给一部分粮食,然后其它的就折合成棉衣、器物、牲畜,小石头你让人算一下数目,然后到功曹处报功,再到仓曹领赏,也不要说是你的私赏——那不符规矩,就说是我定的规矩,让你的赏的吧。”
石拔大喜,他走了以后马小春道:“特使,你听出来没有,小石头设计坑你呢。”
张迈笑道:“也不算坑,他只是先斩后奏。但他毕竟把事情办成了不是?而且还办得这么漂亮,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小石头居然也会用点小手段了,难得,难得。”
当天就将石拔的功绩传遍全境,其他各部的将领听说就如同受了刺激,人人不甘落后,各展神通,又过半个月,各府便陆续到郑渭处交差。
奚胜的动作最慢,诸将都笑话他时,奚胜淡淡道:“只要不误事就行了,就算是打仗,也有急行军和殿后军的区别,急行军有人干了,总得有人殿后啊。我素来慢性子,就该殿后。”
杨定国见主将提前完成了任务,心中大喜,接下来便赶着播种,第一场小雪飘下时,疏勒地面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底下的种子也已经埋好,这个初冬看着飞雪落下时的心情,与去年看见初见雪花时感觉完全不同。
去年这个时候,安西唐军的许多事情都还没个定数,从张迈到杨定国,脸上虽然没表露出来,心里却总是悬着,就像人漂浮在水面上没踏到实地一般,直到这时才算真正地放心,不止因为手头有了粮草,更因为疏勒的一切正在走向正规,成为一个持续的产粮地。
郑渭计算着入仓的粮食,对张迈道:“如今算是有盈余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自产粮食而不是靠掠夺而有盈余,往后若再有三个平年或者一个大熟年,积攒下来便可抵御一个大灾年,或者一场大战争了。”
“三年……”张迈道:“只怕没法等那么久。”
农忙之后,大部分士兵都得以回去休息,托云关方面却传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刘岸以及抵达宁远,正式敲定了安西与萨曼的和平协议,双方同意以西鞬、库巴的中界为国界,两国平等相交,互派使节——萨曼的使节驻于宁远,安西的使节则驻于撒马尔罕。在西鞬与库巴之间还划了一块方圆十里的土地作为榷场,许两国商人在此交易,榷场秩序由安西与萨曼共同维护。
消息传开以后民众欢呼雀跃——尤其是商人,这个榷场一设,就相当于河中地区的商品与市场都向安西敞开了,这样于阗、莎车、疏勒、宁远与整个河中地区的商脉就联系了起来,自东至西长达三千里。在这个时代,要想找到一条安全畅通的商路是不容易的,许多商家都匆匆要扯着托云关尚能通行越过山口赶往宁远,心想或许能赶上第一场集呢。
和这个经济上的喜讯差不多同时传来的是一个政治上的消息:萨图克正式向大唐称臣了,而且还接受了张迈的赐姓,改名张怀忠,按照原先的计划,郭洛便将萨图克的两个儿子连同胡沙加尔都送了回去,没想到两个少年只在怛罗斯见过乃父之后,便都被派了回来,要他们到疏勒学习,这相当于是萨图克主动向唐军提交人质。
“此人当真忍得!”
郑渭对萨图克的称臣也显得有些惊讶,甚至连提议此事的李膑也没想到萨图克会答应得如此彻底,表现得如此顺从。
不过,郑渭对此反而有些担心:“此人恐是勾践一流的人物,需要严防。”
张迈笑了笑,道:“就算他是勾践,我也不是夫差。就算是相同的策略,放在不同形势下对付不同的人,便未必有用。”
李膑道:“既然他宣示投诚,咱们便交代个活儿让他干吧。”李膑所说的“活儿”自然不可能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张迈道:“暂时还不到时候,得先看看杨易那边的消息再说。”
萨图克的这次投诚,给西域的军政局面带来了相当大的震动。
“连博格拉汗都归附大唐了,看来大唐这次是真的崛起了。”
自雅尔以西、怛罗斯以南直至吐火罗旧土,无数本来还在观望的部族听到消息后争先恐后地向宁远伸出了橄榄枝,或者来朝,或者来附,萨曼亦因此而更加不敢生出异心。但八剌沙衮方面却趁机发难,指责萨图克数典忘祖,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