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不拍卖他把这么一件昂贵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摆出来干吗?”罗继文嘟噜道。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李维境走上拍卖台。大家明知道不会拍卖。但是对李老拿出来的东西还是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很高兴在这里碰到这么多新老朋友谢谢拍卖会的组织方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在这个台子上讲几句话。”因为激动李维境的嗓子有点嘶哑。
“大家都看到了这一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这件藏品是我师傅遗留给我的。对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地来历。想必各位同行都知道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它原来是一对地可是在战争年代。丢失了一件只剩下这一件。这件事一直被师傅引为平生憾事。我很喜欢这个瓷瓶。可是不成对就不够圆满啊。我也曾按照它的图案、工艺尝试过制作一件完全一样的藏品以补齐丢失地那一件。很遗憾我的水平不够尝试过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现在年龄大了。精力也不济了在我地手里已经不可能做出来令人满意地复制品了。所以。我把这件元青花云龙纹梅瓶带到拍卖会上就是希望能够有人做出一件绝好的复制品与原件凑成一对。我愿意为这件复制品开出一百万的价格。”
李老最后一句话刚说出来拍卖会现场登时就乱套了。许多人想挤上去就近观摩欣赏都被几个剽悍的安保人员挡住了。更多的人纷纷议论起来。对烧制瓷器有点研究的人都想接这个活既有扬名立万地机会又有一百万的悬赏两全其美的事情。可是连李老自己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人又怎么能够做得出来呢?
“安静安静!”旁边地主持人拍拍话筒“李老还有话说。”
会场又渐渐安静下来李老的号召力还是无与伦比地。
“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这既是我师父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它成双成对我也就不虚度此生了。有关该藏品的文字和图像资料有意者会后可以到拍卖会组织人员那里领取。”李老说到这里有点唏嘘。他停了几秒钟慢慢地弯下腰鞠了一躬:“我李维境就拜托大家了。”
罗继文对李畅蛊惑道:“李畅这个活计好像是专门为你提出来的。你不想露一两手?一百万啊!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了。”
李畅摇摇头要说赚钱路子很多自己又不缺钱这是个万众注目之下的活计没必要为了这点钱把许多秘密暴露在大庭广众之前李畅早已下定决心自己制作赝品地事只能让罗继文知道在他那里自己已经叮嘱再三了。
见李畅无意承接这个活罗继文也觉得非常遗憾。在他看来这是在***里扬名立万的绝好机会只要制作出来地赝品得到李老地认可。金钱、名誉、地位都会接踵而来。挡都挡不住。
拍卖大会继续进行。拍卖之后是一小时地收藏爱好者之间地私人交流时间。李维境回到拍卖大厅旁边的休息室。
李维境坐在沙上喝了口热茶平息一下激动的情绪。医生警告过他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吵架、不能激动。
刚才在大厅里看见了罗继文他身边有几个年轻人罗继文正在给其中一个讲着什么。难道他也开始收弟子了?
李维境认识罗继文。
当时在昌宁老家李畅说出那幅范宽的溪山行旅是赝品后罗继文不敢大意。回到北京就找了几个知名的收藏家帮他鉴定但是这几个收藏家的结论与李畅地意见正好相左。
罗继文心里越没底了。从理智和情感上他还是非常相信这几个收藏家的结论李畅只不过是一个高中生他的意见能有多大的权威性?
但是李畅表现出来的那种高的赝品制作技艺使得罗继文又不愿忽视他的意见。
于是通过朋友帮忙引见。他得以拜见了李维境。李维境得出的结论令罗继文大跌眼镜他与李畅一样。也认为那幅画是赝品。李畅的话虽然无足轻重但大收藏家李维境在***里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地话就没有人敢怀疑过。
李维境对这副赝品的制作水平评价非常高认为它几乎可以乱真。要不是他对这幅画比较熟悉并且还有一些故事在里面他也很难判断出来。不过这些故事。他就没有向罗继文细加解释了。
李维境已经看出来了罗继文在请他鉴定时那语气中就已经非常怀疑这是赝品。罗继文地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推测和下意识的倾向性令李维境很好奇要对这幅赝品做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非常高。难道已经有人在他前面做出了类似的判断?
尤其听说罗继文之前还请过两个很有权威的专家做过鉴定并且得出地结论都是真品。在这种情况下罗继文还表现出心里的疑虑并且千方百计托自己来掌掌眼。说明之前有人做过令罗继文担忧的判断并且这个人在罗继文心目中应该有点份量。
那是李维境第一次见到罗继文以前倒也听说过这个人物。但是没有放在心上。这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李维境当时只是脑子里闪了一下。就放下了。
无巧不成书。就在拍卖会的前一天李维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见识了李畅的复制品。
那是在一个沙龙上李维境被他的学生请去做一个文物鉴赏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是提问和自由交流时间这个时候有人递上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希望能在会后单独向李老先生请教。
会后李维境在休息室里见到了递纸条的人。这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姓周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地老总。
寒暄一阵后周总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我从罗继文手里花8o万买下了一幅古画这就是那幅示意了一下一个年轻地随从从一个大包里拿出了这幅卷轴。
李维境接过卷轴在茶几上打开。画面中央是一张大型方桌**嫔妃、侍女十余人或围坐、或侍立于方桌四周团扇轻摇品茗赏乐意态悠然。方桌中央放置一只很大的茶釜(即茶锅)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她身旁的那名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对面的一名宫女则正在细啜茶汤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似乎害怕她醉茶的样子。
“不错唐人宫乐图晚唐时期作品宫廷画师作品。当时正值饮茶风气昌盛之时茶圣6羽《茶经》便完成于此际。好画!从哪里拍来的?”也许是作品真的很好李维境难得地多说了好几句话。
“从罗继文手里买的。”
“罗继文?”李维境想罗继文手里倒是有些好东西。
“您认识罗继文?”周总问暗自思忖如果他们是知交好友李老还会直言吗?
“见过一面。有什么问题吗?”
周总犹豫起来李老已经为这幅画定了性下面的话还需要说吗?见李维境有点不愉的表情咬咬牙把心里的疑虑说了出来:“李老我从某个场合偶然得知罗继文家里还收藏有这幅画所以我有点怀疑自己买的是赝品。因为不可能有两幅同样的画。”
“赝品?”周总介绍的情况也引起了李维境的注意。他仔细地看了起来。
但是李维境再三检查之下他还是无法得出那幅画是赝品的结论。如果这幅画真的像周总说的那样是赝品那这幅赝品的制造水平才真的是让他震惊。或许罗继文家中的收藏才是赝品可是他会犯这种错误吗?
购画者欢天喜地地走了李维境却陷入了沉思。
第22节、收藏家的故事(二)
现在回家吗?”李维境的学生某博物馆的馆长袁轻声问道。
李维境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怎样才能不露声色地看到罗继文家里的藏品呢?想了想他对袁峰说:“你到拍卖大厅找一下罗继文让他到这里来一趟。”
袁峰不认识罗继文但知道***里有这么一号人物。他找到了人面较广的吴老六。
“罗继文?认识太认识了。你找他?”
“是老爷子找他。吴老板你带我过去引见一下。”
“老爷子有什么事会找他?”吴老六嘀咕几句没好细问把袁峰带到了正在充当启蒙老师的罗继文跟前。
罗继文听说是李维境找自己也有点吃惊自从上次找李维境鉴定溪山行旅之后罗继文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罗继文自家人知自家事身份与李维境相差太大个人交情又不熟悉。他能有什么事找自己?
罗继文来到休息室李维境热情地站起身来伸出一双细腻的手与罗继文握手。一个七十岁高龄的老人还有着这样一双保养极好的手非常难得。罗继文伸出双手恭敬地握着李老的手想起了李畅那双曾让他惊叹不已的手。两双手都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罗老板上次一别怎么也没有来找我啊!”李维境招呼罗继文坐下。
“李老您太忙一般的小事我哪里好意思上门打搅你?”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