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嫘Φ摹�

还好,这段时间,随着游客的到来,根本不怕家鸡卖不出去。当然,像这种一次性拉走的是最好不过了。

收购商也不跟他们打哑谜,清楚明白地跟他们直言,楚家强那批二十五一斤,他们这些没有那么好,只能给到二十二。这已经大大出乎村民的意料,也没有再墨迹,赶紧将合同签了。

“好!我们一时间吃不完那么多,楚老板的那批就够我们用三四天了。你们这些先留着,过些天我们就过来交易。”那人满意地说道。

“没问题,没问题!你们什么时候过来都行。”那村民心里已经默算起来。自己一共养了两百个,现在每个五斤多,每斤二十二,那就是两万多,除了那微不足道的成本,起码赚了两万,跟之前楚家强预料的差不多。

卖鸡的事件很快在楚家寨传开来,注定又不平静了。他们这批鸡才四个多月,养一百个就能赚一万,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很多后来回乡的人都很晓幸,要不是回来,他们永远不会相信,现在村里面那么有前途,随便搞鼓一下,就比在外面漂泊强。

这一信息就是村民的振奋剂,大家更加努力打理自己的果园、菜园等。闲汉几乎绝了迹,除了一些特别老的老人家,以及那些小孩,其他人几乎天天在地里面忙乎。牛栏、猪圈跟鸡舍里面的农家肥变得越发珍贵起来。这就使得楚家寨朝着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第341章 挖木薯

“一会是去挖木薯吧?我们也去。”徐碧美可能还不到木薯是怎么样的,也想去凑热闹。其他人可能听过,甚至吃过,但也大部分没有见过实物,也想去瞧瞧。

“呵呵!再不去挖,那些木薯就要隔年了。”二婶笑道。

木薯隔年也不奇怪,农村会经常用隔年木薯比喻那些留级的孩子,算是一个贬义词吧!木薯隔年虽然会粗大很多,但说明第一年生长不好。读书也一样,你就算留级后成绩多好,人家还是会记住,你是留级的,比人家多花了一年功夫。

“来了那么久,还没见过木薯长得怎么样的呢!”李泉也摸了摸头,表示自己没有见过。

“木薯对土地要求很低,无论多贫瘠,几乎都能生长,所以大家一般都种在山地上面,你们没上去过,自然没见过。”楚家强笑道。

大家扛着锄头,挑着箩筐等就出发,朝山地爬去。洪老妇人想留在家里照看小宝,但小宝也吵着要去,陈武只好背着小家伙一起去。

到了地方,大家就看到。茎直立,木质,高2…5m,单叶互生掌状深裂,纸质,披针形的灌木状植物。楚家强跟他们说,这些就是木薯。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木薯是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的第五大作物。

它在作物布局,饲料生产,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广泛种植的主要的加工淀粉和饲料作物。木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木薯块根呈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肉质,富含淀粉。

木薯粉品质优良,可供食用,或工业上制作酒精、果糖、葡萄糖等。它的各部位均含氰苷,有毒,鲜薯的肉质部分须经水泡、干燥等去毒加工处理后才可食用。由于鲜薯易腐烂变质,一般在收获后尽快加工成淀粉、干片、干薯粒等,以便储藏。

挖木薯也是一项力气活,很多木薯生得比较深,加上山地一般比较硬,没点力气的人,挖不了很多。

陈武举起锄头,对着边上的一棵木薯就锄下去。楚家强等人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阻止,那家伙已经连续挖了好几锄。一看就知道是没经验的人,肯定挖断了。果然,等其挖起来,一根木薯就断了两三节。

“不能这样挖的,你先别动手,我示范一下→文¤人··书·¤·屋←。”楚家强说道。

说完,他先将木薯径周围一米之内刨去一层二十厘米左右厚的泥土,然后将锄头放到一边。双手握着木薯的木径,慢慢拔起来。大家要是仔细听,就能听见下面泥土爆裂的声音。

看见楚家强整株木薯拔起来,五六根手腕粗、半米长的木薯还牢牢长在植株下面,周福荣不禁开口道:“好像也不难嘛!”

“那你试一试!”楚家强郁闷道。拔起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要感觉下面的情况,不然也可能会断开。一旦断了,要你在那儿挖一个大坑找出来,那就麻烦了。

事实证明楚家强猜测是对的,其他人也同样的方法。除了万老这些老道的人还能完整拔起来,那些女孩子没力气,拔不起来。男的用力太大,有些人就拔起来一根光棍,木薯全都还留在下面。

女孩子只好跟二婶一起干活,用刀从木薯柄那儿砍断,将依附在木薯表面上的泥敲干净,然后放在箩筐里叠起来。

“咦!这些木薯还有果子。好奇怪呀!果子长在外面,要吃的木薯则在泥土下面。你们说这些果子能吃吗?”徐碧美发现了几个绿色的果子。这些果子跟杨桃一样,都是一瓣一瓣的,但只有拇指大。

“不能吃,千万别吃。木薯全身都是毒。”二婶连忙说道。

其他人就不解了,既然说木薯是三大薯类之一,怎么会有毒?有毒大家还吃?不合理呀!

“当然,也不是剧毒。它的叶子跟径连牛也不能多吃,不然会中毒沉睡,甚至会死亡。我们吃木薯,要不是浸过水,也不能多吃,一定要记住。”二婶语重深长提醒道。

在乡下,以前就会经常出现孩子吃木薯中毒的事情。孩子很喜欢野外烤番薯,有时候到了这个时候,番薯已经过去了,他们就会挖木薯。吃少量可能没事,吃多了就糟糕啦!

文教授笑着补充道:“木薯的毒素一般都集中在皮层,煮来吃的时候,你们将皮去掉,就不会有事。”

“有人吃木薯不去皮的吗?”陈香就更加奇怪了。

“木薯有两层皮,第一层就是你们看到的外面跟泥土接触的,很容易脱掉。第二层是可以吃的。以前农民生活艰苦,连米糠都能吃,这层味道还不错的木薯皮自然不会扔掉。”楚家强解释道。

杰克顿试着刮掉一些皮,就看到里面红色的皮。陈武瞄了一眼过去,再次惊奇道:“怎么是红色的?难道那些白色的淀粉怎么来的?漂白?”

“那里?它也只是一层皮红色的,里面也是白色的。”洪老真不知道怎么说这些年轻人才好,十分常识的东西,一个个大惊小怪。

“木薯有两种,一种是白皮的,这种不好吃,一般用来打木薯粉喂猪等等。另一种就是这种红皮的,味道还行。”楚家强跟他们普及一下知识。

听到味道还不错,很多人就吵着回去做一顿吃。二婶微笑着答应了,木薯吃一两顿还行,吃多两顿,你就会觉得很厌恶,比不上番薯。

“其实,说起来,他们高信市还是木薯在国内的故乡。鸦片战争之后,木薯从外国引进来,第一批就是在他们高信市种植,随后因为它高产,对土地要求很低,很快蔓延整个南方。”文教授说道。

人多力量大,这话没错,二叔二婶是深刻体会到的。以前,他们两个人,挖一片木薯,可能就去了半天,现在一个小时不到就搞定了。

第342章 赶新鲜

木薯挖了回来,大家帮忙将最外层的木薯皮挂掉。这工作不算艰巨,用一根筷子,顺着刮就行,很容易的,不用怎么出力。

二婶挑出一些比较好的,将第二层皮也剥掉,然后砍成一节一节的,准备先给大家煲一顿。煲熟之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继续切成一块块,然后用韭菜炒,这样吃可能就好吃一些,也有人喜欢煲熟就吃。

另外,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不用煲熟,直接切成一片片,然后放到锅里用油煎。这样处理之后,木薯就会稍微膨胀,楚家强最喜欢就是这种吃法。但很热气,吃过之后,你最好就喝一碗凉茶,不然你的嗓子第二天就会很难受。

楚家强将自己家的木薯闸搬出来,洗干净,顺便还借了别人的两台。木薯闸是民间的工具之一,很简单,却十分实用。无非就是一片长板,前面开了一个正方形的口,里面安装有一张利刀,刀的前面还有一条可以转动的木条。

使用就更简单,将棒状的木薯放在木条跟刀片之间,一手捉住木薯,一手移动木条,将木薯压向刀片就可以将木薯切成一片片。木薯片的厚薄则是决定于刀片跟木板的距离,也是可以调节的。切好的木薯片则会顺着那个缺口掉下去,下面你可以放一个箩筐等木薯片。

“很久没用过这东西了,我来试试。”周老爷子干劲很大。

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