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同谋反,和郑芝龙同罪我虎贲卫必起全部精锐,格杀勿论!”

“是!”

那些部下大声应了,却又是吃惊又是惊讶

总镇这道充满了霸气的命令,其实是在那里告诉张肯堂,现在,谁才是福建的真正主人;现在,谁才是福建真正说话管用的人

丁云毅微微笑着自己成功策划了这一切,郑芝龙已经跑了,而且对于即将到来的决战,丁云毅的心中也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然后就该轮到张肯堂了当张肯堂的势力也被驱赶出福建,那么福建将真正变成自己一个人的福建

到了那个时候,福建的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来进行了

想到这,他忽然说道:“去台湾,把朝廷安排给咱们的监军陆齐诚陆公公也给请来他在台湾吃咱们的,用咱们的,虽然也帮咱们办了许多事情,但这次弹劾张肯堂非把这人拉上不可那”

叶原先很快便会意地笑了起来

“巴副将,丁云毅真的是这么下令的吗?”张肯堂有些惊疑不定地问道

“是,我们都接到了丁云毅的这道命令”和何维雄几乎差不多时间率军进入福建的福建巴中兴有些为难地道:“各部都接到了他以福建总兵身份发来的命令抚帅,虽然你命令我们监视着虎贲卫,但一来丁云毅是在那里尽心剿灭郑芝龙,算是在为朝廷忠心耿耿的办事;二来他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弟兄们都有一些畏惧第三”

他在那迟疑了下接着说道:“第三,虎贲卫我大明精锐之师,战胜,说句丧气的话,我们下的那些兵,很久都没有过仗了,要真和虎贲卫动起来,根本不是他们的对丁云毅要真谋反倒也算了,可现在,这名不正言不顺的”

他把自己和弟兄们的顾虑一一说了出来

张肯堂紧紧抿着双唇,一句话也都说不出来

正和之前丁云毅所判断的一样,从一开始,张肯堂便已经下了这样的决心,利用霞姐儿案,一步步的把郑芝龙和丁云毅两个人引到自己的圈套之中,然后一举铲除这两个朝廷的心腹之患

他确信以丁云毅的为人,很快就会从霞姐儿案中发现到对付郑芝龙的办法,而自己只要装做懦弱,事事都要仰仗丁云毅便可以了然后让丁云毅和郑芝龙彼此消耗,最终在铲除郑芝龙的时候一举铲除掉丁云毅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办法丝毫没有起到作用非但如此,而且丁云毅反而还借助着这一次的机会霸气全露,一点情面不讲

巴副将和他的军队对丁云毅与虎贲卫极其忌惮,根本不敢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而凭借自己下那些巡抚军,也绝对不可能是虎贲卫的对,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办?

“只能指望朝廷了”张肯堂在心中叹息着

自己已经趁着虎贲卫剿灭郑家军的时候,上奏本弹劾丁云毅对朝廷心怀不轨,并且有了充分的“证据”,在目前的局面下,只能指望朝廷能够相信自己的话,认定他丁云毅不是可信之人,尔后罢免了丁云毅的官职

他料定了丁云毅是无论如何不会和郑芝龙一样公然造反的

既然这样,什么都好办了

可是朝廷会听自己的话吗?想到这,张肯堂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去,把贾校尉贾大人给请到我这里来,就说本抚有重要事情商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三十四章 流寇再起

大明王朝真的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李自成在潼关南原全军覆没,仅率十八人突围,收拾残部后,转移到陕西南部的商洛山中,休养生息。这年年底,他为了重整旗鼓,带了几十名随从,赶往谷城去会见张献忠。这两位同乡战友目前处境迥异,友情尚存。

张献忠设宴款待。酒过三巡,他拍拍李自成的背,戏言道:“李兄,何不随我而降,还仆仆奔走干嘛?”

李自成仰面大笑,连说:“不可,不可。”

此时此地两人心照不宣,李自成知道张献忠在谷城不过是权宜之计,并非真降,否则决不会冒失前来自投罗网;张献忠明知李自成决不会随他而降,开个玩笑而已。随后就接济他一批武器马匹,让他重整旗鼓,日后也好遥相声援。

当时谷城县的士绅亲眼目睹李自成会见张献忠后从容离去,埋怨熊文灿无能,没有命令张献忠生擒李自成将功赎罪。这种埋怨,都是不明底细的空话。熊文灿徒唤奈何,不可能“调度得宜”;张献忠并非真降,不可能“缚闯自效”。

张献忠任用秀才潘独鳌、徐以显为谋士,要他们讲解孙吴兵法,打造三眼枪、狼牙棒、埋伏连弩,操练团营方阵、左右营法,日夜策划有朝一日重举义旗。谷城知县阮之钿目睹这一切,心中焦急,又无力干预,只好苦口婆心从旁劝说,要他走刘国能的道路,真心归降,他可以担保张献忠不死,何必自蹈不义!遭到张献忠一顿痛骂,阮之钿从此忧愤成疾。料定将来不免一死——不是死于张献忠之手。便是死于熊文灿之手,在谷城县衙墙壁上题诗一首:

“读尽圣贤书籍,成此浩然心性。勉哉杀身成仁。无负贤良方正。”

谷邑小臣阮之钿拜阙恭辞从此就蜗居家中,不理政事。

湖广巡抚余应桂身临其境,看得一清二楚。极力反对熊文灿的做法,写信给熊文灿,提醒他:张献忠必反,要他先下手为强。不料他的信使被张献忠巡逻士兵俘虏,张献忠马上据此向郧阳巡抚戴东旻告发:巡抚要杀我。熊文灿得知后,上疏弹劾余应桂“破坏抚局”。杨嗣昌本来就对余应桂先前曾经弹劾杨鹤心怀不满,怂恿皇帝逮捕余应桂。余应桂被逮捕后,列举许多证据,向朝廷说明张献忠必反的种种迹象。朝廷不予理睬。把他充军边疆了事。

总兵左良玉也看出张献忠“反迹大露”,多次催促熊文灿发兵袭击。熊文灿搪塞说:他虽怀贰心,但尚未开衅;你虽敢战斗。但部众未集。贸然出击。其他受抚各部必然作出反应,得不偿失。

等到熊文灿自己意识到形势不妙——“张献忠将复叛”。请求朝廷调集四川、陕西军队围剿时,为时已晚。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在谷城再度起义,摧毁城墙,抢劫仓库,释放囚犯。他在过去委曲求全,受到各级官僚敲诈勒索,起兵后,在通衢大道上张贴布告,公布索取贿赂的官员姓名、数量、日期,向当地人民宣布:自己的起兵是熊文灿逼出来的,指责总理熊文灿欲壑难填,勒索贿赂数以万计。这一招,令熊文灿以及那些贪官污吏们羞愧得无地自容。

熊文灿自知纵虎归山,罪不容诛,连忙向朝廷推卸责任。兵科都给事中张缙彦向皇帝揭发:张献忠包藏祸心,无论愚者贤者人尽皆知,熊文灿受他愚弄,不断为他请官开赏,为他掩饰杀人越货痕迹,有揭露其阴谋者,立即封口;不断向朝廷谎报军情,把明显的反叛迹象说成是“反形未露”,欺蒙太甚。

崇祯恍然大悟,悔不当初,下令革去熊文灿所有官职,要他立功自赎。

草包熊文灿听说左良玉要发兵追击,故意走漏消息,并且强留左良玉为之饯行,拖延时间,使得张献忠得以从容地把武器粮食运往房县山中。接到皇帝命他“立功自赎”的圣旨后,知道自身难保,强令左良玉出兵。气得左良玉大发雷霆:总理先是纵虎归山,再命我擒拿,如不遵命,必定把逗留纵敌之罪强加于我。不得不贸然进攻,终于在房县西八十里的罗睺山遭到埋伏,全军覆没,军符印信丢失殆尽,只有几百人突出重围。一向骄横跋扈的左良玉当然不愿代熊文灿受过,向皇帝报告:熊文灿在张献忠反迹已露时阻挠他出击,纵虎归山后又强令他冒险出击,种种劣迹,和盘托出。崇祯下旨:逮捕熊文灿,左良玉戴罪自赎。

五省总理熊文灿逮捕入狱,作为熊文灿的推荐者,杨嗣昌责无旁贷,不得不自告奋勇请求前往湖广督师。

皇帝决定派杨嗣昌代替熊文灿的职务,前往湖广督师,亲笔写下了谕旨,指望他“速荡妖氛,救民水火”;“凯旋之日,优叙隆酬”。崇祯希望他将功补过,对他的能力充分信任,所以让他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督师,总督、巡抚、总兵都听从他指挥,副将、参将以下军官可以用尚方宝剑军法处置,以期马到成功。

根据杨嗣昌的请求,皇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参加者除了内阁大学士薛国观等人,还有吏部尚书谢陞、户部尚书李待问、兵部尚书傅宗龙。会议讨论了粮饷与军队的调度事宜,杨嗣昌提议,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也可用,应当进封为“平贼将军”。

御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