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刀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吃葱花饼。”
    “咱家有葱吗?”
    “有啊,好几捆呢。”
    吴大雄拍了拍手,自我夸赞道:“你爹我最擅长这个,等着我去给你做。”
    吴月碧看着吴大雄匆匆的走出闺房,不时不远处的厨房便传来葱花沾油的味道,她嗅了嗅这味道,然后咧开了嘴角,洋溢出了笑容。
    …………
    …………
    雨过未必会天晴。
    张小刀这个人平时看起来平凡至极,性情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就是受不得威胁。
    他不知道十三叔临死时说的罗盘是否真实存在,但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玩意,所以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以防万一。
    碎裂的有些不成样子的马车被他修修补补勉强能动,老青牛成了大苦力拖着马车艰难向前前行。
    行至天明,张小刀到了一座小镇,换了两个轱辘,便开始了赶路。
    老青牛没有任何异议,即便偶尔会翻翻白眼,但终归这一年来与张小刀的感情日渐深厚,它在也不想换什么主人,只想跟着张小刀厮混。
    所以,老青牛格外卖力。
    卖力的后果极为简单,便是在荒野上拉出了一阵尘暴。
    当年老青牛跟随张小刀出边关赶往十万荒山时,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如今在这里到盛京路途平摊距离更近,自然只会快不会慢。
    一路朝着小路,行走在荒野之上,只是一天一夜老青牛便载着张小刀赶到了盛京,这座真正的天下第一雄城也映入了眼帘。
    张小刀此时的位置距离盛京还很远,视野算得上开阔,但却只能看到这座庞大的城市的一角。
    可即便是一角,也可看清那灰色的城墙经历了多少风霜与历史的沉淀,也可感受其宏伟磅礴的气势。
    张小刀此时莫名的道:“盛京有多大?”
    老青牛晃了晃牛头表示不知,张小刀跳下了牛背,眯起了眼眸,暗想着盛京之中的奇闻异事,然后道:“晚上我们在进去。”然后盘坐了下来。
    老青牛对此仍毫无异议,自顾自的寻摸着好吃的青草。
    从黄昏到深夜并不需要漫长的等待,睡了一觉之后张小刀睁开眼时夜色已然漆黑。
    从远方看去,盛京此时也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偶有几个光点怕也是寻花问柳之地。
    张小刀骑着老青牛,老青牛拉着残破不堪的马车从高坡下缓慢前行,不时便到了雄城之下。
    张小刀仰起脖子,顿时懂得了何为惊天蔽日。
    近看的雄城就像是一只巨大的怪兽,无数巨大石块组成的城墙虽被年月侵蚀的渐渐老化,但却不怒而威散发着骇人的震撼感。
    巨大的城门足足此时紧闭,厚重的金属在星光的映衬下反射着冰冷光芒。
    在向上看便是锯齿状的战壕,张小刀无法想象当数以万计的战士站在城墙上时的震撼画面,只觉得这座城池根本无法攻破。
    可事实上,盛唐不过建朝三十年,盛京是前朝的都城,也就是说当时的岳定王带领着无数将士攻破了这座雄城。
    想起岳定王,张小刀就不免想到了传说中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想到了赤脚的和尚在大荒留下的永久痕迹。
    而他们只是盛唐六王中的其中两人。
    其余四人,自然也有传说留在世间。
    前朝的第一叛臣,如今的传闻中刀疤卷毛,边军第一人邵东华。
    当年的黑道第一人,却爱风月的色痞陶大友。
    唯一可以在早朝上落座,虽无官职却在皇帝身边永远有一把椅子的文清风。
    天下第一大商号的主人,传闻中胆子极小但却非常魄力,已经成为国库代名词的赵申海。
    这些人当年携手岳定王创造了不世功勋,他们大多还都生活在这座雄城之中。
    想起这些,张小刀又如何能不心潮澎湃。
    这种情绪让张小刀有一种想要攀爬这座城墙的荒谬想法,于是他就真的徒手爬了上去。
    这天夜里,张小刀越过了盛京城墙,在南门内侧射了十二箭,留下了一行字,然后找了间酒馆,要了半只烧鸡,喝了三壶烧酒!(未完待续……)
    ps:感谢无尽依然,老云,end,书友14……的打赏,晚上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答谢,惆怅。

第114章 传言可畏
    盛京自古以来便是天下第一雄城。
    在这座雄城之中,有人坐在龙椅上俾睨天下,有人为了官职不择手段,有人为了生计去做商贩,自然也有人沦落风尘,搔首弄姿。
    在这里,每日都在上演鱼跃龙门的故事,在这里,每天也在上演死无全尸的惨案。
    今天也发生了一桩惨案,震惊了整座盛京。
    京兆伊宁崖还未穿好官府便匆匆的赶去了皇宫,一路横冲直撞进了朝堂之上,引来无数人侧目。
    京兆伊便是负责盛京之中安全治安的一把手。
    宁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做了六年之久,兢兢业业,从未做出出格的事情,也因其稳重,朝堂上下都对他坐在这个职位上非常满意。
    然而,今天的宁崖却有些疯癫,撞翻了无数朝中大元,跪在了乾宁殿的门前,高喊道:“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乾宁殿坐落于金銮殿的左侧,是每日早朝前皇帝陛下整肃妆容并且休息的地方。
    站在无数台阶下的满朝文武,纷纷露出诧异神色,不知这京兆尹发了什么病,多大的事儿不能等早朝说?
    名为小福子的大太监不时走来,扶起了宁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请进。
    宁崖满头大汗的弓着腰走进了乾宁殿,不时便在侧殿见到了当朝的皇帝陛下唐胤龙。
    年岁已过中年的唐胤龙此时并未身着龙袍,身着黄色内衬,长发高攀于顶,不俗的面容之上因其常年坐在龙椅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威势。
    “宁崖,朕知道你一向办事稳妥,莫非这盛京中出了什么大事?”
    宁崖擦了擦汗,跪在唐胤龙的身前禀告道:“的确算是大事,怕是此时已经在盛京中传开。”
    “说来听听。”
    “今早南城门城墙上出现了十二颗头颅和一句话。有些商贩起的早,起来时还是天黑呢,当时便被吓昏了好几人。”
    “十二颗头颅?”唐胤龙簇了一下粗重的眉头,质问道:“挂在城墙上,百姓居然比你们还先知先觉,你们怎么做事的?”
    宁崖回道:“陛下,天色漆黑谁会向那么高看去,所以昨夜巡夜也无人发现,今早有晨光时,才被发现。”
    宁崖这句话看起来有些顶撞的意味。然而唐胤龙却舒缓开了眉头道:“也是,那么黑,要看也是看月亮,谁去看城墙。”
    盛唐民风一向彪悍,在官场之中直言更是一种美德,只要你说的有道理,皇帝陛下一般也会讲道理,但如果皇帝陛下不想讲道理,那么显然他的道理便是天下最大。
    “一行字是什么?”唐胤龙又问道。
    “确切的说不是一行。而是四字。”
    “成语?替天行道,还是灭唐复晋?”
    陛下私下一向喜欢开些玩笑,但听到灭唐复晋这四个字这种官场最大禁忌,宁崖还是干咳的两声。道:“不是,这四个字是孙家,呵呵。”
    “孙家,呵呵?”唐胤龙的剑眉簇在了一起。不由得问道:“这什么意思?”
    “属下不知,需查明。”
    “你是来要月明殿的帮助?”
    “是的,那十二颗头颅血肉模糊。实在无法辨认身份,更无法找到背后凶人,如今消息无法封锁,这事情自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大街小巷,如果我们不能再短时间内给出一个答案……”
    唐胤龙摆手道:“这怕是盛唐建国以来的最大奇闻了,传朕口谕,你去找李婉儿,她会助你,有什么消息通知朕,早朝也不必上了,走吧。”
    “谢陛下。”话毕,宁崖便匆匆走出了皇宫。
    宁崖走后,唐胤龙笑了笑,眯着眼睛道:“孙家,呵呵?”
    “那个孙家?”
    “这呵呵又代表什么意思,不屑,嘲讽,还是什么意思?”
    唐胤龙并不是在自言自语,站在他身边的小福子,立刻拿出了纸币,将京城有名的孙家概况全部写了下来。
    唐胤龙拿起墨汁还未干的宣纸,道:“你的记性倒是好,这件事情有些意思,你要在宫里呆的无聊便去出溜达溜达。”
    小福子咧开嘴一笑,正在执笔在写,唐胤龙道:“别和朕说陛下需要伺候的废话,老子没了你们难道生活不能自理?”
    小福子点了点头,也走出了大内皇宫。
    …………
    …………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泼洒了南门城墙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