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大殿中陷入了沉默,落针可闻。
朱瑛没有听到掌声,没有听到欢呼,可是他负着手,却如凯旋的将军,此时他的心情,只有两个字——痛快,所谓唇枪舌剑,大抵就是如此了,朱瑛是很不屑那些匹夫的,仗剑杀人,算什么厉害,孤王以笔为刀,以口为剑,专做诛心之事,这档次,自是比许多人要高了无数倍。
他的眼睛,在殿中逡巡,在寻找人们脸上的敬佩,他一直觉得,自己作为宗室,既写的一手好字,又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实在有点不太容易,龙生九子,九子有别,太祖他老人家也不容易,生出来的儿子,不是沉湎酒色,就是喊打喊杀之辈,唯独自己,却是超脱了这些俗物,将来必定如流星一般璀璨,使天下之人、后世之辈,再不敢对老朱家的种,产生轻蔑之心。
他的目光,看到了郝风楼,朱瑛对郝风楼的印象其实不错,那一次在北镇府司相见,虽然一别之后,没有一续前缘,不过他觉得这小伙子挺精神,人也不错,下次,少不得还要和他打一些交道。
只是他哪里知道,郝风楼现在脑子嗡嗡作响,就恨不得用脑袋去撞一边的殿柱,郝风楼深深的后悔,后悔当初,不该劝陛下召藩王入京,这群酒囊饭袋,果然都是猪一样的队友……
这一次……真的被坑了。
有这种情绪的,何止是郝风楼,那高踞御案之后的朱棣,又何尝不是恨不能吐血三升,这个家伙……胡说八道啊。
朱棣心里,不知骂了这肃王朱瑛,多少句废物,只是这家伙,话已出口,覆水难收,朱棣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沉默了。
果然……
那些个大臣,一个个露出了喜色,那周章,先是愕然,这个愕然,绝不是被肃王朱瑛的气势吓倒,也不是被朱瑛的话语屈服,只是因为周章很难想象,这位肃王爷,为何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给自己递刀子,再把自己的胸脯挺起来,让自己来捅啊。
但凡遇到这种事,周章的原则都很简单,虽然他是斯文人,可是不捅白不捅,对方如此‘情深意切’,自己还有什么好扭捏的。
周章立即道:“殿下所言,微臣有一句不明白。”
朱瑛却不知这里的玄机,忍不住道:“但问无妨。”
周章抓着颌下一小撮山羊须,眯着眼,目露精光,却是道:“奸臣贼子,已经伏诛,可是与长孙殿下何干?”
朱瑛怒道:“自然有干系,若不是他昏聩,却为何会奸贼盈朝?”
周章笑了,一字一句的道:“可是当年,陛下靖难之时,所发的檄文,却不是这样说的,陛下所言的是,长孙乃贤明之君,勤政爱民,诸多举措,使天下归心。奈何朝中有奸贼齐泰人等,歪曲圣意,因此奉太祖遗命,起兵靖难,匡扶天下,保全宗室。肃王之意,莫非是说,陛下当年的檄文,并非当年的本意了?”
“这个……这个……”朱瑛有点糊涂了。
他哪里知道,这里头牵涉的,是合法和正统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极为至关重要的名分问题,历朝历代,最讲究的就是名分,当年朱棣是举着靖难大旗得的天下,当年靖难的时候,可是说好了的,王叔入京,是为了砍死那些糊弄皇帝的奸臣,只是因为后来天子不知所踪,所以当今永乐天子,才勉为其难,称孤道寡。
可是你朱瑛方才放出高论之时,倒是痛快了,却是把真话说了出来,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当年建文天子,是昏君。而燕王的本意,也不只是清君侧,说不准,连这昏君也一并干掉,好教他自己做皇帝么?
有些事,大家都知道,可是你不能说,正如那皇帝的新衣一样,大家都在睁着眼睛装糊涂,你朱瑛偏偏要做那个戳穿这新衣的孩子,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
“既然如此,那么当年,为何是靖难,为何是清君侧,为何是奉太祖遗命?若是长孙殿下当年,当真昏聩,那么索性,不如天下有德者居之,直接铲除昏君,岂不是好?”
看着目瞪口呆的朱瑛,周章只是冷笑,旋即周章拜倒在地,朗声道:“陛下,肃王之言,实乃大不敬也,微臣不忍耳闻,如此言论,竟也敢喧嚣于奉天殿之上,却是何故?还请陛下,立即降下明旨,严惩肃王,以正视听。”
朱瑛忍不住大叫:“你……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本王哪里……”
朱棣抚额,真真是无言以对,可是现在,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让这十三弟,立即住嘴,否则以这家伙的德行,天知道还会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于是立即呵斥:“肃王朱瑛,休要胡言乱语,朕念你与朕同胞之义,且轻饶你一次,你若再敢胡言乱语,朕必定严惩不贷,还不快快退下!”
朱瑛一听,真是肺都气炸了,眼看无数人奚落看他,咬牙切齿,只是天子有言,他却不敢造次,只得乖乖退回班中。
见朱瑛罢休,朱棣才好不容易松了口气,此时他怒气冲天,便禁不住狠狠的瞪郝风楼一眼。
他其实一点都不怪朱瑛,不怪这些荒唐的宗室,宗室的德行,他多少知道一些,最可恨的,就是郝风楼这家伙了。就是这家伙出的馊主意,如今不但坏了事,还差点牵涉到了另一个更致命的政治问题,待今日朝觐之后,定要想办法,好好敲打一下。
……………………………………………………………………………………………………………………………………………………………………………………………………………………………………
第二章送到。
第四百九十二章:小胜一场
天子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本来呢,也没打算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来,什么朝觐,什么藩王入京,若是按照朱棣的解决办法,这事儿低调处理,最是妥当。
可是郝风楼这家伙当时的时候却是说藩王们进京,可以对抗读书人的非议,当时的朱棣很傻很天真,居然信了。
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朱棣觉得郝风楼的话颇有道理,天子再英明,终究也有打马虎眼的时候。
可是现在呢……
朱棣真恨不得掀了桌子,这些所谓的宗室,除了酒囊饭袋,就是一群明哲保身的人渣,什么忙都帮不到,反倒成了祸害。
朱棣抠着御案,这笔账,当然要算在郝风楼身上。
只是这时候,那御史周章,已经不会给朱棣任何站稳脚跟的机会了。
周章侃侃而言,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言,望陛下听之,坊间多有流言蜚语,更有大逆不道者,胡说什么陛下与长孙殿下有嫌,双方势同水火。又说国无二主,长孙殿下还朝,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这些流言,可谓诛心,可是坊间无知百姓,竟都深信不疑。宫闱之间的事,最是为人津津乐道,况且长孙殿下,曾经消失匿迹,此前就有种种猜测,如今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周章顿了顿:“如今天下议论纷纷,臣民不安,于是有好事者抑或图谋不轨之徒,借此大发非议。臣担心,若是如此下去,难免会酿成烛光斧影之事。陛下为安天下,理应厚待长孙殿下,唯有如此,天下人才知道陛下爱护长孙殿下之心,方知陛下与长孙殿下,非但没有前嫌,这骨肉之情。重若千钧,否则,难免……”
周章说到这里。朱棣的脸色,骤然变了。
周章的话很简单,可是这简单的背后,又很不简单。
现在各种流言都已经出来了。陛下呢。你自己看着办吧,大家都说你的靖难是假,想要夺取君位才是真的。所以这才打着靖难的名义造反,如今做了皇帝,至于这长孙殿下,当然是你的眼中钉、肉中刺,巴不得除之后快,现在长孙殿下就在你的眼前。你有本事,就治他的罪。或者索性,把他圈禁起来,这样更好,大家正好说,陛下和你这侄儿,早有嫌隙。
烛光斧影四个字,说的是当时宋初之时,赵匡义为谋夺君位,谋杀其兄宋太祖赵匡胤的典故,现在许多人将这个典故来拿陛下和长孙殿下比较,若是这个时候,任由这些流言发展下去,不但天下议论纷纷,后世之人,怕也会将陛下,比作是赵匡义。
所以……陛下若是还顾及自己的名誉,还在乎自己千秋之后的声誉,还想要这靖难的合法性,或者说,还想把这场把戏演下去,你就得给长孙殿下最优渥的待遇,你便是给他封一个安乐公,都差那么点儿意思,至少,也得封一个亲王,且下明旨,择选封地,一应所需,俱都要给予满足。
如若不然……
这番话,虽然在周章口里说出来,本意并非是威胁朱棣,百年之后,朱棣的子孙们,虽然饱受那些臣子的威胁,可是眼下,周章却实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