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人多,分了两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

今天的主食有白米饭,又经连蔓儿特意要求,增加了连记的招牌--连记灌汤包。

男人那一桌上开了一坛子酒。因为知道王氏也能喝酒,张氏就拿了一个小酒壶,筛了一壶过来,拿两个小酒盅,陪着王氏喝了几盅。

直到一轮弯月斜挂上天,众人才尽兴而散。

只剩下自家人的时候,少不得又说起今天苦姑娘儿的收入。

“就这三亩多地,就算加上它自己个长出来的,也就四亩地到头了,这一下子就挣了十一吊钱。那还有一茬,就算比这个少点,八九吊钱那也肯定有啊。”张氏就在那算计,“这要搁过去,咱两年的花销都有了。”

“可不是,今天碰上村里的人,还说咱家开着这么大一个铺子,还在乎苦姑娘儿这俩钱?”连守信点头道,“这可不是俩钱啊,就真是俩大钱,咱出力气能挣来,咱也要挣。”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连蔓儿在旁笑道。

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

“啥千里、江海的?”张氏扭过头来,问连蔓儿。

“就是以少聚多的意思。”连蔓儿道,“书里写着的。”

“娘,这是《荀子》劝学篇,”小七就插话道,“说的道理可好了。整篇我都会背,娘,我背给你听。”

这么说着,小七就背起两只手,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并不艰深却蕴含哲理的文字,用童稚的声音念出来。连守信和张氏都听得一脸的笑意,甚至是陶醉在了小七的声音里。即便是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中的道理,但是他们就是爱听。

等小七背诵完了,连守信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

“我家小七能背这么长的文章了……”张氏的目光,是恨不得将小七揉进怀里。

张氏和连守信这样,小七又是得意,又有些不好意思。

“我哥和我二姐也会背。哥会背的比我还多那。”小七靠进张氏的怀里,眉眼弯弯地道。

“这书是好东西啊。”连守信喝了口水,乐滋滋地道,“我这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本来挺乏的,听我儿子背了这一段书,我这感觉吧,咋就一点也不乏了那?”

“爹,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给你背一段书。”小七就从张氏怀里钻出来,跳到连守信的背上,笑嘻嘻地道。

“那敢情好。”连守信笑道。

连蔓儿、五郎和连枝儿看着小七耍宝,将张氏和连守信哄的开心的样子,都不禁相视而笑。

“……这一看,种苦姑娘儿又省事,又比种庄稼挣钱多。大家伙要都知道,明年还不的庄稼都不种了,都种苦姑娘儿了?”张氏道。

话题又重新回到了苦姑娘儿上。

“娘,苦姑娘儿不是粮食。种多了,到时候就没人要了。”连蔓儿就道,苦姑娘儿的市场毕竟有限,不是说种多少都会有人买。

“这是一件。还有另一件,咱庄稼人种的是粮食,一般没人舍得把好地种这个。”连守信接着说道。

“没错。”连蔓儿点头。庄户人家,一般比较传统、保守。苦姑娘儿比不得地瓜和玉米,苦姑娘儿不能当粮食吃,而且她根系太过发达,庄稼人可舍不得用好地来种它。就比如连蔓儿自己家,不也是另外开荒种的苦姑娘儿吗。还是选在与好地隔开的荒地上。

张氏所说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下晌往镇上去,碰见老黄,他说山里的野葡萄差不多熟了,问咱啥时候去收?”连守信突然道。

“跟赵家订固的酒坛子,应该给咱烧好了吧?”五郎就道,“要不,我明天抽空去看看。要是烧好了,就让他家给咱送来?”

“这个行。”连蔓儿想了想,就点头道。“等酒坛子到了,咱就去摘葡萄、酿酒。”

“咱得趁着收秋前,把酒酿好了。要不到时候,怕咱忙活不开。”连蔓儿又道。

“对。”大家都点头。这个秋天,他们要做的事太多,得一件件都安排好了。

第二天,五郎和小七去上学的时候,绕道去了一趟赵家村。紧接着,赵连生父子就赶了车,将酒坛子一车一车地送了过来。

依旧用的是二十斤一只的酒坛子。每只坛子十文钱,连蔓儿家一次就定了一百五十只。因为是老主顾,又定的多,赵连生还另外白送了十只。

“……要是不够,打发人给我捎个信,我把别的活都撂下。立刻就给你们烧。”接过连蔓儿给的整整一千五百文钱,赵连生笑容满面地道。“酒坛子、腌菜坛子、大缸、小缸、啥尺寸、啥形状地我那都能烧,要是有用的着的,尽管来找我,价格啥的好商量。”

连家如今是左近有名的富裕人家了,而且买卖公道,给钱爽快,赵连生当然愿意结交下这个大主顾。

酒坛子准备好了,连蔓儿一家就赶着车进山摘葡萄,准备酿酒。

因为有沈六的一句话,今年山里的野葡萄不仅没人动,而且还被额外地照料了起来,因此长势和产量都比去年还要好。

老黄知道连蔓儿家要摘葡萄,怕她家劳力少,特意从山上工人中挑了那干活精细的,带了六七个来,帮着摘葡萄。

除了自家的小牛车,连守信又另外雇了两辆大车,往家里拉葡萄。

今年酿酒的场地,就选在正在兴建的新家里。东西两个跨院,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其中专门就建了酿酒的棚子,一百多个酒坛子摆的满满的。

一车车的葡萄送过来,就都卸在水渠过滤池旁边。过滤池里的水清澈干净,在这里,小七看着人将葡萄略做清洗,就送进跨院的酿酒坊。

酿酒坊这里,用的都是自家人,连守信、张氏、连蔓儿、连枝儿、五郎、赵氏、连叶儿,小坛子也被叫来帮忙。他们负责将晾干表皮水分的葡萄放进酒坛子里,略作处理,等待发酵。

一连忙活了三天,一百五十坛的葡萄酒都酿上了,另外还用五十斤的大坛子,又酿了两坛。用的是挑剩下的品相不是很好的野葡萄,连蔓儿打算酿了自家喝的。看发酵的情况,能酿酒就酿酒,要是酿不成酒,那就酿成葡萄汁,平时喝喝也不错。

葡萄酒酿好了,一家人都松了一口气,连蔓儿却想到了另外一件要紧的事。

“爹、娘,我想……”将一家人召集到一起,连蔓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商量了一阵,最后都点头赞同。

这天,连蔓儿家准备了一桌酒席,将老黄请了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连守信就向老黄询问。

“……那山都是娘娘家的了,山脚下周围那些山地,也都是娘娘家的不?”

“那是当然了。”老黄就道,“不过,这个要较真儿了说,我还真不清楚。老弟,你问这个是打算干啥?”

老黄是个直爽的人,连守信也不善于拐弯抹角,干脆就将他家的打算直接说了出来。

“……以后打算酿酒,野葡萄就那些,我们还打算从别处多弄些秧子来,多种点。山脚下那片地,沟沟坎坎的,一直都荒着,就野葡萄长的好……”

连蔓儿家的打算,就是想将山脚下,一大片的荒山地买下来,除了原有的野葡萄,再人工种植一些野葡萄,增加产量。

这个打算,在今年开春的时候,连蔓儿就想到了。只是因为山上的工程,还有那个时候手里所有的余钱都用来买耕地了,所以一直没有提出来。

以后每年都要酿酒,这些野葡萄长在别人家的土地上,毕竟有种种的不便。连蔓儿本来是想将长着野葡萄的那些山沟都买下来,因为给沈皇后建庙的工程,这怕是不可能了。但她依旧想将就近的山地买下来,因为那里很有利于野葡萄的生长。

“要是别的事,我这一口就答应了,这件事……我还得去问问。”老黄滋溜喝了一口酒,说道。

“这当然,咱兄弟们不见外,客气话我就不说了。这件事,我们可就指望着老黄大哥你了。”连守信又给老黄倒了一盅酒,说道。“还有一件事……”

连蔓儿进屋来添菜,就笑着拦住了连守信的话头。

“爹,先喝酒吃菜,有啥事,吃完了再说。”

“对。”连守信点头笑道。

吃过了饭,摆上茶来,连守信才又捡起刚才的话头。

“……不是说,这以后等庙建好了,要受四方香火吗?到时候,那肯定是香火旺盛啊,这人来人往地。……我打算就在山脚下,盖一座茅厕,就跟我家先前盖的那座似的,肯定得比那座还好,每天雇人打扫,保证弄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给大家伙提供个方便。另外,也算是给娘娘的庙尽一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