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书比较杂。历史类的多一些吧,比较喜欢历朝笔记类的东西,看起来比较有意思。”

“哈哈,你我倒是有共同语言。小荣是学什么专业的?刚才说了,我没记住。”

“机械制造。万金油吧。现在不是干了教员?”

“别小看教员。对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我就没这样的机会,如果有,一定去锻炼两年。”胡敢沉吟片刻,“你是去年来的,对厂里的主业不一定熟悉,知不知道我们遇到的或者会遇到什么问题?”

“以军品为主的经营结构抗风险能力过弱。”荣飞脱口而出。

“哦,”胡敢兴趣来了,“说说,怎么个抗风险弱?”

“这就看国际和国内的局势了。胡总你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会有战争吗?那种卷入几十个国家的大战?”

“恐怕不会。”

“基于这种判断,军转民就是必然趋势。如果目前进行的战争结束,军品任务会不会减少?”

“很可能。”胡敢神情严肃起来。

“答案就出来了。”荣飞轻松地说。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厂里早已成立了民品开发办,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了。”

“想到和做到是两码事。”荣飞清楚地知道北重开发民品的结果,遍地开花但没有一个做成的。或者是做成了但没有一个盈利。

“有这番见识很不错了。时候不早了,不打扰你们休息了。”胡敢告辞。

“我送送您。”杨兆军有些悟性,陪着胡敢走出去了。

“知足以拒谏,文足以饰非。”荣飞回到自己屋里,和衣躺在床上,脑子里忽然闪出描述商纣王的两句话。

天气已经热起来了,但夜晚的北重比市区凉快了许多,甚至需要盖上棉被。这就是环境的威力。北重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绿化虽无力改变北阳市的环境,但足以改变自己的这片区域了。

杨兆军回来了,“胡总好像对你蛮有兴趣的哦,要不你来财务处?”

什么脑子啊。荣飞对杨兆军的印象跌落了不少。“我去财务处干嘛?你这人也是的。”

“你想去哪儿,我跟胡总说。我知道他和人劳的周处长是铁关系。”

“我的事不要你管。我要说说你,”李卓今晚不知跑到了哪里,“兆军,你是不是觉着和胡敢的关系很铁?”

“很铁肯定不是的。胡总对我蛮好的,真的。”

“领导关心你那叫体贴下属。你自认和领导关系好就快倒霉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荣飞躺倒,“兆军,注意自己和领导的关系,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亲信。我的话到此为止。”

“荣飞,好像你对胡总有成见啊。”

“我从来没有跟他共过事,哪里谈得上成见?这句话传到胡敢耳中,我就死定了。”

荣飞的态度给满怀兴奋的杨兆军迎头泼了瓢凉水。

第二卷 国企浮沉 第二十二节 相聚

84年10月,明华贸易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注册资金200万港元,投资人三人,荣飞100万,李粤明、林业可各50万。50万差不多是林业可的全部家当了,是他抵押了房产贷出的。自明华贸易成立之日,她就与明华服装毫无关系。这是荣飞有意而为。明华贸易的正式业务主要来自明华服装的出口,从83年起,羽绒服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日本,84的销售量比83年上升了229%。

验资结束后,荣飞将自己香港账户中留下50万转给荣诚店,余额240万港元全部转入明华贸易,成为明华贸易的绝对控股股东,做完这一切,荣飞正式安排林业可建仓吸纳股票。荣飞在复旦学习国际金融时,主要研究了香港股市自80年代后的变化。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香港股市的。他清楚的记得,自84年起,恒生指数有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从1000点左右涨到了3000多点,然后就是香港股市上的87雪崩,曾创下单日下滑1200点的记录,这个记录似乎一直未被打破。

目前明华贸易的主要业务成了炒股。林业可在85年6月报告荣飞,说手里的几支股票差不多赚了100万港元,要不要脱手?荣飞说不必,耐心地持有,相信我,大盘还会涨。具体买什么股票荣飞是不晓得的,他相信林业可这个老股民一定比自己有见解。但熟知股市的不测风云却是自己的独家秘籍,只要跟上步子,只要自己的梦境不出乱子,挣钱是铁定的。

现在明华贸易就是荣飞的,加上股票一直在涨,林李二人自然没有异议。不过玩股票吃过大亏的林业可(73年的股灾几乎将他的财产败光)对股票实在是有一种舍不得又畏惧的感觉。看到手里的几支股票都挣了钱,总有一种抛出去套现的冲动。他和李粤明说自己的感觉,李粤明劝他听荣飞的,这个青年是我最看不透的人,至少现在我这样说,我幸亏遇到这么个财神,我的资产以看得见的速度在涨。想到自己的外甥鲁峰竟然拒绝了自己的邀请跑到了政府机关上班了,真是傻瓜呀,政府机关能挣几个钱?

搞定了邢芳。荣飞一度产生今夏就离开北重的念头,冷静一想,80年代都不是民营企业的春天,虽然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比如火锅店就领到了执照,成为合法经营的饭店。但以后政治上的各种沟沟坎坎会不会波及自己心里实在没数。思忖良久,荣飞决定继续蛰伏以待时机。对于商业的抱负荣飞其实很有限,至少没有个明确的长远规划。梳理困难是他的强项,就像摆积木,思考几天后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囤积人才,各方各面的人才,而人才首重品德,至于谁的品德好,荣飞最有发言权的地方就在北重。毕竟他曾在梦中生活了十几年。他知道北重这个万人大厂出名的所有人以及他们的长处。这个资源不利用太可惜了。但是现在扯出大旗招兵买马行吗?荣飞立即否定了,一是这些人对自己不信任,二是自己的实力尚弱,三是传统的观念极强,身处北重,几乎处处感到北重人莫名其妙的自豪。

继续忍耐。

六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李建光打了电话来,问荣飞星期天回不回家。荣飞问有什么事,电话被陈丽红夺了过去,说,想你们了,行不?明天别乱跑,我们去看你,麻烦你跟单珍说一声。陈丽红在电话里说,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一年了。荣飞也有些感慨,好啊,你们这对鸳鸯总算想起我来了,来吧,我请你们喝酒。

自毕业后,荣飞只见过李建光一面,那是在春节前李建光回京时荣飞在市里请他吃饭,算是为他饯行。而陈丽红根本没见过。上午李陈二人来到北重,见到荣飞和单珍,彼此都感到亲切。(文-人-书-屋-W-R-S-H-U)

陈丽红和单珍上楼去了单珍的宿舍,李建光到荣飞宿舍聊天。说到昔日的同学,仅仅一年,来往便越来越少了。至少信写的少了。在珠海的鲁峰、济南的马金玉、赣州的倪凯以及外地的同学们的下落,一些人似乎已经失踪了,比如回到晋南的许忠勤已经离开那个半死不活的军工厂到了南方。这个消息让荣飞比较感兴趣,想到老兄当年的志向,在这个时候甩掉铁饭碗到南方创业真的需要勇气啊。

留在北阳的大批同学都各自忙着,平时的来往并不多。即使同在北钢的栗民强、王建雄等,和李建光也不常见。“当时毕业的豪言壮语算算不过一年便变得狗屁不值。社会真是冷酷啊。”李建光说。

“大家都要生存。学校不算走进社会,人呢,也就单纯一些。到了社会上,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每天想着同学友谊不能当饭吃啊。”荣飞替大家开解。

“我一想到这个就觉得身上冷。你知道吗?郑老师自咱们毕业后就辞职走了。问了古老师她们,都说不清郑老师去了哪儿。真是想不通。好好的,为啥辞职走啊?”现在李建光的烟瘾更大了,一会儿功夫已经抽了三支烟。

“你回学校了?”荣飞问李建光。

“没有。听人说的。倒是上个月在胜利电影院见到陆英寿,小子领着个小妞,还是那副德行。”

“哈哈,准许你搂着老婆看电影就不准人家啊。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其实我和他也没什么,事情过了,早就丢开了。不过最终这小子还是将那个陈香君丢开了。”

“你不问问张昕?”

“张昕怎么了?”

“你呀。真是难以想到以前你是怎样的追人家,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后来倒个,她上杆子了,你牛逼起来了。我觉得你们其实挺合适的。”

“不说这个。在北钢的工作顺心吗?”荣飞岔开话题。

“还行吧。混呗。工资比比周围还凑乎。你呢,当老师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喜欢小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