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准备写。为这个广告。”
“广告要唱歌?”
“是,就请你唱一首新歌,适合你唱的新歌。你别小瞧广告片,好的广告片就是艺术片,在国外评大奖的。对背景,人物,情节,音乐都极为挑剔的。绝不是上来说一句,‘某某产品,省优国优,质量保证,价廉物美。’”
“哈哈,你真有意思。按你说的真有点期盼哦。今天请我吃饭如何?我都答应免费做你的广告模特了。”
“没有问题,我知道你老家在天府之国。四川的火锅是一定爱吃的,虽然是盛夏,我豁出来陪你流一次汗吧。”
“好啊,在北阳有四川火锅吗?”
“有。这个火锅店的老板我认识。只不过路远了些。”
“我不怕的,现在也没什么事,走吧?”
一路倒车,冒着酷暑来到迎春电影院旁的荣诚火锅店。正在忙碌着的陶莉莉立即迎出来,“荣飞啊,放假没回家吗?”
“陪朋友吃饭。她叫甄祖心,四川人,川妹子啊。想吃你的川味锅子了,今天行不行?”
“行。只是有些热。干脆你们在外面吧,外面凉快。”
“好好,外面好。”荣飞看着新搭的凉棚,“你做了新的炉子?”
“是建平那帮朋友。对了,你可真神,焦化厂已经停产了,建平他们也承包了一项工程。他跟我说了几次,一定要好好谢谢你。”
“谢啥,都是朋友。”荣飞见陶莉莉的眼珠子一直不离甄祖心,“陶姐,你就快些吧。我们从北城赶来,早就饿了。”他知道甄祖心一定没有吃饭。
甄祖心似乎不太怕热,看着飘着一层红辣椒的火锅,立即欢呼一声,“荣飞,你简直太伟大了。”她万万没想到在北阳能看到如此地道,不,似乎比家乡的火锅还要地道的锅子。
“夏天存不住肉食,蔬菜倒是全。”陶莉莉因为荣飞来,亲自当起了跑堂,“姑娘,这火锅可是荣飞交给我的,配料的方子都是他给的,还分了什么微辣,全辣什么的。夏天有教了我一手凉面,现在要凉面的最多了,你留点肚子,尝尝我的凉面------”
“哟,看不出荣大哥还是顶级的厨师嘛。”甄祖心已经坐到火锅前,怕不及待的等着锅子烧热。
“我会的东西多了,你慢慢就知道了。”荣飞微笑着看着对甄祖心说。忽然想起什么,笑着对忙碌着的陶莉莉说,“你应该给小甄照个相,挂在你的饭店里,今后生意就会更火了。”
甄祖心听懂了荣飞的话,娇嗔道,“荣大哥你说什么呀。”
回到家,听母亲说张昕又来了。魏瑞兰说,“真该让你爸好好说说你。上学总和些女孩们混在一起。邻居都问,是小飞的对象吗?让我怎么回答?”虽然搬了家,新区居住的全是纺织厂的职工,魏瑞兰大都认识。
“妈,张昕真和我是一般同学。她没说找我什么事?”
“没。”魏瑞兰没好气地说。
荣飞起身去了张昕家。她家的住址在记忆里极其牢靠,是在城西的农机厂宿舍,门牌号码都记得清清楚楚。记得高考前偷看了张昕的志愿,从志愿表上记下了她的住址。等候通知书的日子里,荣飞几次骑车到农机厂宿舍转,希望能遇到张昕,可是一次也没遇到。当时的心情现在体会起来有了几分可笑的因素。
张昕住的是楼房,三楼,从外表看楼房已经很旧了。打开门见是荣飞时,张昕喜出望外,拉住荣飞就进了门。站在过道的张昕母亲外表上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母女俩五官很像,张昕比她妈妈更白一点。“他就是我的老同学荣飞。那些歌就是他写的,他还搞了个了不起的发明呢。”张昕妈妈很和蔼地笑笑,“你们聊吧。我去买菜。”起身走了。张昕家是老式的两居室结构,客厅很小,还摆了张单人床。张昕说,“那是我弟弟睡觉的地方。来,到我的屋子来。”张昕住了那间小卧室,大约有八九平米的样子。墙上贴着一张电影海报,正是《小街》的剧照,荣飞笑着说,“很像你呢。”张昕说,“瞎说。我哪有人家漂亮。”荣飞收起玩笑之心,“你找我有事?”“没事不能找吗?你挺忙呀,都忙些什么呢?”“瞎忙。今天回学校借书了。”“啊,你应该叫上我。都借什么书?图书馆开门吗?”“开着呢。借了套《红楼梦》”“啊哈,你也喜欢《红楼梦》吗?我家有一套旧版的,上面还有脂砚斋的眉批呢。我爸说那是解读《红楼梦》的钥匙。”“我主要是看书里的诗词歌赋。”“你喜欢古诗?”“比较吧。”“难怪啊。你写的歌很好,歌词很好,我给我爸看了,我爸表扬你呢,说这个年纪的写出这样的歌词可不简单。”“你爸是做什么的?”“他原来在部队。转业到农机厂,在党办当主任。”“哦。”“你喜欢谁的诗呢?”“我更喜欢长短句。觉得晏几道的词好。”“晏几道?什么词啊?等我找了看看。我爸有不少诗词集呢。”“《临江仙》吧。他好像最擅长写《临江仙》这个词牌。名句很多,如‘落花人独立,微雨*’;‘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不是很美?”“说实话,我不是很懂。”“也不需要很懂。诗词就是要有朦胧美。”“那时我就没发现你的本事这么大。原来我很自负,觉得自己一定要干一番大事。现在让你把雄心彻底打消啦。女孩子就是女孩子啊。”“可别。你本来就很强。”
他们就这样聊着。夏天,张昕穿着很少,坐在床上,半截大腿白的晃眼。荣飞尽量看着张昕的眼睛,终于熬到她妈妈回来,邀请他在家吃饭,荣飞坚定地拒绝了。张昕失望地送他出来,张昕妈妈说,你们是老同学,在大学可要照顾张昕啊。荣飞笑着说没问题。
第一卷 大学岁月 第三十七节 乡镇企业一
荣飞从学校带回来几本书,除了一套《红楼梦》外,都是金融方面的。关于国际金融史上的大事他记得不少,如何利用这些注定发生的事情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是他一直琢磨的,总觉得自己有必要继续研修一番金融知识。可惜工学院图书馆这方面的书籍比较少,大部分都比较肤浅而且落后了。至于《红楼梦》,完全是它的名气吸引了他。记得在高中时荣飞就注意到张昕书包里总带着它,当时张昕的座位在荣飞的左前方,荣飞一眼就可以看见。
荣飞对后世开始大热的国学其实很有兴趣。高中时他有个好的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里的《左传》篇章时引发了荣飞对历史的兴趣。中国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拥有绵延不绝的历史,正史,野史,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张密密的网,将三千余年间发生的大事记载的清清楚楚。不,一些看上去清楚的事情其实是糊涂的,被人故意搞糊涂了,所以也就产生了所谓的历史学家,以发覆为职业,誓要找出被掩盖的真相。甚至有人将《红楼梦》也当成了史书,去对照清朝的某段历史。荣飞记忆里读书很杂,在某本书上看到引用黑格尔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中国其实没有历史,有的不过是简单的重复。这句话对他的震动很大,对历史的兴趣顿减。是的,某种意义上黑格尔说的没错,历代统治者信奉的大致是一种哲学,走的也大致是同一条路,目的则完全一样,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斗争。不过他承认,看到的《红楼梦》中诗词歌赋确实极美,他借阅《红楼梦》不过是抱着欣赏其中诗词歌赋的意思罢了。
荣飞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学课本时这种感觉尚不明显,在看文学作品时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是对人生的感悟,按说自己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能对人生有什么感悟?但偏偏就能读出来。他不知道那完全是中年人的心境,与青少年心境之不同在于对事情本质的认识。青少年认识事物多是感性认识,比如男孩子找女孩子,首重相貌,几乎无人不如此,想到班里的女生,像单珍那样德才兼备,秀外未必,慧中是一定的,可就是没几个男生看得上。张昕之所以受到追捧,完全是生了一副好皮囊。但中年人看待事物一般是理性的,比如中年人再婚,即使是找未婚的,对对方的相貌一类的东西已经放在了第二第三位,首重家庭和经济了。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不同,也就是中年与青年的不同。
荣之贵从上海出差回来并未追究荣飞外出一事。他最近心情不错,际遇也不错。厂长不仅给他调了房子,而且换了工作,从保卫科调到了销售科。刚到新单位就获得了一次到上海的出差机会,之前还没去过上海呢。再有就是自己的发财大计终于开始了,车已经在表弟王志刚的牵线下买到了,花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