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转官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焙蚨疾荒芡恰R蛭钡较衷谖梗挥欣钍谐げ潘闶亲约赫嬲庖迳系亩ネ飞纤荆亲约旱谋;ど瘢チ苏飧霰;ど瘢约航惚济挥惺裁辞稹�
  四个人在兰镇长办公室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廖总起身说,还有些事情需要办,起身告辞。廖总是个很明智的商人。这个时候不能磨机的时间太长,磨机的时间长了兰镇长会不高兴,会认为你是邀功,是想听表扬,办了点事情就要承诺。这是为难领导的事情。廖总不会做。廖总把司机留下,又留下一辆大卡车,准备往回拉宝马,自己坐大卡车回去了。
  兰镇长只把廖总送出办公室门,冯书记却不得不把廖总送出机关大院,直到招收告别,看着廖总乘坐的大卡车消失在视线里,才转身回来。
  回来的路上,冯书记做了几次心里斗争,还是又回到了兰镇长的办公室。
  兰镇长正好王清华商量下午匣子村的事儿。
  兰镇长说:“要不把老胡叫来一块商量商量,毕竟是给人家办事。”
  王清华说:“那就听你的,我去叫老胡。”
  冯书记正好进门,也听到了,急忙道:“不用你去,我让尉主任去叫。”说着在楼道里大声喊老尉。老尉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
  冯书记交代了一下,老尉似有疑惑,看了一眼冯书记。冯书记大声道:“还不快去!”
  老尉一头雾水,又屁颠屁颠地去了。
  真是犯贱!王清华心中冷笑了一声。像老尉这样的人在乡镇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混一辈子也混不出个所以然,总寄希望于党委书记能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压压担子,能给自己那怕一个副镇长,到头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胡来了后,自然先是拉着兰镇长和冯书记的手说一些感激的话。冯书记不好意思,因为自己起初并没有打算帮这个忙,无奈老胡热情,自己现在也确实想帮这个忙,就一声一声地说应该的,应该的。
  当然老胡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王清华的功劳。他不能只用几句感谢的话感谢王清华,对王清华的感谢必须是真材实料的,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的。


 第二十九章 偷窥

  偷窥这个词用在王清华身上并不恰当,因为偷窥的背后,本身就是兰镇长在勾引自己欣赏她美丽动人的**。但是王清华认为既然自己已经看了别人的身体,而且是隔着一层被雾水模糊了的玻璃,就是一种偷窥。
  从自己主观角度上来讲,自己也已经构成了偷窥的心理因素。面对兰镇长的**,自己不仅没有像唐三藏一样拒绝,反而像韦小宝一样往上凑。
  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把兰镇长细嫩、光滑、风骚、窈窕的**看的一览无余,而且让自己口干舌燥、心驰神往、旌旗飘荡,甚至狂喷鼻血。
  由于有了镇党委政府的联合支持,去匣子村的事情变的异常顺利。本来还有些泥泞的路面,在冯书记的一声令下之后,没用一个小时就把五六公里的泥路变成了矿渣路。矿渣来源是廖总解决的,人手是冯书记让沿线各村支部书记解决的,运输工具自然少不了麻烦廖总的十几辆红岩。廖总是这次工作的大功臣。
  老胡是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前呼后拥下进入匣子村的。匣子村估计几百年、几千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
  政府小车进村,以前是收公粮和农业税,现在是收计划生育罚款。但数量要少的多,只有一辆面包车,顶多加一辆镇长或者书记的小车。今天浩浩荡荡来了十几辆,而且看样子比任何一次都要阔气,场面都要大。
  村头站几个老头、老太太好像彻底懵了,窃窃私语。
  “这是干啥的?不会是国民党打回来了吧。”
  “不像,应该是日本人,国民党没有这么精良的装备。”
  “可是为啥不穿军装呢?”
  “你傻啊,人家把镇上都占了,还用穿军装?”
  “别胡说了,前面那个穿中山服的,我认识,是镇上的冯书记。”
  冯书记喜欢穿中山服,这是冯书记的特色。
  “不会是连冯书记也叛变了啊?”
  “叛变了,早都叛变完了。”
  一个老人说完拄着拐棍扭头回家了。老人看样子少说也有七八十岁了,应该还是个文化人,胸前口袋里插一根黑光发亮的钢笔。
  “他说啥叛变完了?”一个老太太不解道。
  “别听他胡说,那家伙就是个疯子。”一个老头劝道。
  叛变是什么,叛变就是反动,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和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就是违背历史的发展,是国家的罪人,是人民的敌人,是历史的败类。人民应该唾弃他,反对他,必要的时候暗杀他。
  冯书记不是,兰镇长不是,今天来的所有人都不是,不仅不是,而且是党派遣到清水镇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是人民的公仆。所以那老头毫无疑问,肯定是疯子。
  匣子村支村两委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一道横幅:欢迎市委胡科长荣归故里。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夹着胡科长的哥哥出道欢迎。胡科长的哥哥穿着里面三新的衣服,满脸笑容,满面春光,满心欢喜。有这样的弟弟是一辈子的福气。还能说什么呢?
  自从胡科长的双亲去世后,胡科长一年半载也回不了一次。回来也是灰溜溜的,在大哥家里坐一会也就走了。大哥每次见到胡科长都很紧张,生怕胡科长要和他分老人留下的那点家产。那点家产其实也值不了几个钱,可对胡科长的哥哥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胡科长的哥哥感觉弟弟现在也不容易,可还是不愿意把那点家产分给胡科长一份。
  人是自私的,自私的有时候除了了自私什么都没有了。
  王清华坐在宝马里没有下车。现在下去太没有必要了。他甚至都不想来。今天的主角是老胡,捧场的少不了书记镇长。自己一个小小的武装部长,绝不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看着老胡兴奋的和乡亲们握手,王清华笑了,是发自内心的笑。辛辛苦苦一辈子了,老胡该有这样的待遇,也该有这样的荣分。
  老胡的省亲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
  王清华碰碰了老胡的胳膊,道:“胡科长,时间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老胡哦了一声,似有不舍。这是他一生中最风光的一回,也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一回风光。
  就要回乡镇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意外。
  村里一个喝醉的年轻人,拉着胡科长的胳膊硬要说胡科长的父亲欠他的父亲几百斤粮食,胡科长的哥哥不认账,现在胡科长回来了应该把事情做个了结。说胡科长有钱,不在乎这几个钱。就当打法要饭的,给了他算了。
  胡科长看他哥哥,他哥哥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是那年轻人不务正业讹吃讹喝。
  镇上领导、村里领导都来劝解。无奈那年轻人喝的太多了,谁说也不管事。
  治保主任吓唬说:“你再胡闹就把你送到 派出所。”
  年轻人哩哩啦啦说:“送就送,我……就不信……欠钱的……倒把帐……主子拿住了。”
  王清华也来劝解,不想刚走到跟前,就被那年轻人甩手打了一巴掌。王清华脸上马上留下五个红啦啦的手指印。
  兰镇长不干了,大声吼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还不赶紧把这个疯子给我弄走。”吼完也不管人多人少,跑到王清华跟前,在王清华脸上摸了摸柔声道:“疼不疼?没事吧。”
  王清华心里火辣辣的,比脸上的火还要大。如果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今天的身份不是政府人员,他不会放过那年轻人。王清华咬咬牙,道:“没事。不要为难他。”自己忍了。他不想找麻烦,更不想失去群众基础。他比冯书记还要能忍,还要会忍。
  大刘却不能忍。大刘是当兵出身,最见不得这种借酒撒疯的行为,更何况打是王清华。大刘跑过去,咬紧牙关,握紧拳头,抡圆了胳膊,照准那年轻人脑袋猛扎下去。只听砰——一声,那年轻人站立不住,一个踉跄,爬在地上,嘴角马上印出一丝鲜血。
  “大刘,住手!”大刘还要打,王清华急忙制止了。
  治保主任夹着那年轻人离开了现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至于以后的后患,现在还不好说。
  回到镇政府,时间已经不早了,晾了一天的路也基本能走了。老胡和大刘还要回去给市委复命,匆匆告别而去。
  夜,总能给人一种迷醉的感觉。在夜里的人和在白天的人,心理是不一样的,虽然区别很微妙,但就是那微妙的区别,成就了许多夜里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