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订了亲,两家关系就更亲厚了,逢年过节,大盘小事也就相互走动起来。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只等明年,两孩子岁数一到即可择日成亲了。
正文 第二十九节 分家
卫方定了亲,王氏高兴之余不得不面对分家的问题。
破天荒的,端午节那天,王氏邀请了娘家兄嫂、叶英娘家爹娘、四叔及队长卫民过节。醉翁之意不在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王氏,这是要分家了。
这个家,也没什么分头。小春收的钱这两三件事就折腾完了。值钱的就只有猪圈里一头半大的猪和这几间屋。
“卫东,叶英,你们也看到的,现在你家里情况就这样。明年,卫方也该成亲了,长嫂如母,长兄似父,你爹走得早,你娘拉扯你们兄弟三人也不容易。你们作为老大,这分家后只能让你们受点委屈搬出去另住了。”饭后,大舅在王氏的授意下开口了。
娘亲舅大,爷亲叔大。舅舅是能替娘做主的人。女子在婆家不受人欺负,最主要的是娘屋里的兄弟能给她撑腰。舅舅都这样说了,这本也是意料中的事,小两口相互看了看,点头同意,关于财产的分法,也同时保持了沉默。
叶英陪嫁的东西都是她自己的,田土也分足了自己那一份。只是因为王氏他们小的还小,老的也老了,分到手的三份田土地势都偏远。唯一近的就是隔壁卫东种了李子树的那一块自留地,而且,那块地是一块很好的屋基地。夫妻二人要在卫方成亲前搬离这个家,作为补偿,猪圈头那头猪卖了后分一半的钱给卫东。
“早晚都得搬,还不如早搬。”杨氏看分家的情形后,心里很不痛快。这架势,女儿相当于是被老人婆净身分出去了。要吃的没吃的,要穿没穿,要住没住的,这个家,当初自己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了?
“搬倒是可以搬,问题是往哪儿搬?”王氏心里也有点火起,说搬就搬啊,搬哪儿,有本事,你娘屋头出钱给修几间房。本来心里还有点愧疚的,被杨氏的这句话怄倒了,你又要来我家做主了。
“要不,你们先搬去保管室。”卫民建议。
保管室以前是队上收割储粮的地方,三间屋,正气得很,只需要打一个灶就行了。
“到年底时,你们只需要象征性的给队上交点钱意思一下就行了。”土地承包下放,那房子就是队上唯一的财产了,又不能卖。放那儿空着也是空着,能挣点钱补贴队上,估计家家户户都同意的。
“可以”四叔对卫民这个兄长兼队长的提议很满意,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个队长,就是要有点魄力,要有担当能解决问题。这主意不错,一是解决了卫东当前的困难,二也为队上的利益着想了。
“卫东,我看你那块自留地是一个好屋基,好好干两年,存点钱,把房子就修在那个地方。”四叔作为李家沟长辈中有威旺,懂风水,有学识的老一辈人,他的建议都具有权威性。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李家沟的人家有了矛盾,都会请四叔去调解一二,双方也乐意接受他的调解
卫东点头称是,叶英抱着晓晓轻轻的拍打着,心里想着何时才会有自己的家。杨氏盘算着女儿搬进去后要给她添点什么,王氏想着是不是也要分点锅碗瓢盆的给卫东。
各人心里想着事,四叔就把黄历都翻了,说是五月十二宜移徙、入宅。搬家的日子就定在了那天。
鸡叫第二遍,夫妻二人就起床了。头天打包好的东西都放进了箩篼里,卫东就挑了去。叶英走在前面,提了篮子,装上柴米油盐先进了屋。虽然是暂时的搬家,但该忌讳的还是得忌讳,这搬家的顺序是详细的问了四叔的。之所以要天不亮就开始搬,取的是越搬天越明,前景越亮的兆头。
“知道不,你们隔壁的分家了,搬到保管室去了。”刚吃完早饭,就有人跑到兰芳家里说道。
“小祖宗,你就老实的吃嘛,我倒想你现在能自己吃才好呢。”兰芳正在喂九斤的稀饭,小家伙边吃边流口水,还伸手要抓小勺子想自己吃。
“那家人保密工作做得好噢,这之前没听到一点风声。只是今天早上多早就听他家到处都在响,原来是搬家嗦。”兰芳瘪了瘪嘴,那个家,有什么值钱的,搬的不外乎就是几个坛坛罐罐。
“听队长说一年还是要交点钱给队上的,保管室有人住也好,晒坝子的时候还能有口水喝。”保管室坝子宽大,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在那儿晒,只是争坝子也恼火,天不亮就要挑粮食去占地方。
正文 第三十节 周扒皮
“姐,我们来给你烧锅底了。”叶英还没收拾好,就听叶雨在门外大声喊到。
杨氏带了叶雨,挑了满满一挑的东西,一边是锅碗瓢盆,好几斤肉,一边是四只兔子,上面用竹栏隔开,还有八只一斤重左右的小鸡。
“我把这几只鸡给你带来了,这边坝子宽,你可以放养;兔子喂养也快,这三只母兔子一只公的,一年产好几窝,够你的油盐钱了。”杨氏细细的给叶英交待着,
女儿要带外孙女,卫东做地里的庄稼,这家里没个经济来源,到时连炒菜的油都没钱买。难不成先把锅烧热(烧辣),然后直接把菜往锅里一倒,用锅铲翻炒几下,再往锅里掺点水,放一把盐煮好就吃。这辣锅菜卫东还能将就着吃,叶英却是要喂奶,乖乖外孙女连油浑都不能沾,还怎么长身体?
这些叶世全也考虑到了,这不,昨天赶场回来就带回了四斤肉,肥肉居多。今天就把肥的熬油留着炒菜,瘦点的烧锅底吃。
“娘,您对我真好。”叶英眼眶泛红。
“唉,傻孩子,都是爹娘不好,你这日子、、、”杨氏本想说点什么,见卫东走了过来。“好了,都做娘的人了,还哭什么?”杨氏从床上抱起晓晓,“这分了家也好,以后就是你当家作主了,把这个家给立起来。”絮絮叨叨的又教了叶英好些东西。
见母子娘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出来,卫东和小雨亲自下厨准备午饭。闻着熬油的香味,叶英才反应过来又到中午了。
饭前,卫东去叫王氏过来吃饭,王氏心里也别扭,说儿子净身出户,自己没脸去吃。说着说着,还掉起了金豆子。
“娘,你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谁不知道我们家情况,我和叶英也没怪过您。再说了,这分了家,以后我们还不一样要指望着您帮忙照看晓晓。我们也一样的孝敬您,难不成分了家您就不是我娘了?”卫东左劝右劝,安慰好了王氏,见她真不愿意过去吃午饭,这才独自回了保管室。
这一顿饭,也不知道是卫东手艺超常,还是因为有肉,叶英吃得特别香。
“姐,我们回去了;李哥,你可得对我姐好点,别让我姐受气受罪。”下午临走前,叶雨郑重的向姐夫说道,言外之意,我姐有我撑腰。
每天,卫东计划着田土的活儿,下田扯稗子,上山给花生松土,打农药,追肥,精心的伺候着庄稼,一家子的未来全都在地里。偶尔空了,还要去帮王氏做做地里的活。卫方经常不在家,全靠王氏带卫红做,他也看不过眼。
“叶英,扯兔草啊”郑嫂子招呼着搬到保管室后就很少一起聊天的叶英。
搬家后几乎没人去他家看电视了。看这小两口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家也没什么兴趣去凑热闹。
叶英每天都要将晓晓背在背上,提着篮子就在家附近的田坎土边扯些兔草;她喂的那几只鸡每天都在坝子里转悠,偶尔会跑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吃青菜,卫东用竹褶子给围了起来,那家人也就没开腔了。
日子就这样,好坏都是一天,这不,地里的玉米熟了,稻子泛黄弯腰了。看田里的情况,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交完公粮和提留,留下自己一家三口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就可以卖了,存了钱,准备过一两年修房子,卫东在心里盘算着。
打谷子时,叶世全又是全家总动员来帮忙突击了一天,留下小雨做扫尾工作。交待他等谷子打完了,帮忙捆谷草,晒坝子,上完公粮后才算完成任务。
“李哥,我都快成你家长年了。”鸡叫第二遍,卫东就起来挑谷子占坝子。这和周扒皮有什么区别,叶雨嘴里嘟哝着,不得不跟着起床挑。
“卫东,你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卫兵挑着谷子来时,见卫东已经堆了好几堆谷子在坝子里了。
“嘿嘿”卫东不好意思的笑了。自己也不好占太多,挑了六挑今天晒了够上粮就行了,然后就和小雨回去睡回笼觉了。
正文 第三十一节 打架
“哪家不要脸的,独占这么宽,做多了过宜事,也不怕遭报应。”天刚蒙蒙亮,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