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负执行催缴重任的皂、壮二班头在众人面前托词连连。在有人将责任推向催缴不利时,连忙辩解道:
“我县二十八家乡宦里正,三百地保甲长,都已签保画押到期完成。有二十名大胆滞纳,有抗征之嫌,已当众处刑,或鞭棍斥打,或报至批捕在押,当前常有乡民数十人或上百人聚集为其担保或许愿,还有其家人常来哭啼求免,实不属在下迁就怠慢,还求太爷详查。”言语之际,似有涕零。
堂议似有热烈之状,难掩众人惶恐、无奈、推诿。少有表功请赏言辞。
堂议在继续。杨县令竟然召开如此民主会议,实属县史罕见。
倒是秦淮说了一番话,语惊四座,像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顿使众人清醒,将议事重新纳入正题:
“我县往年连连丰收,百姓无忧,乍遇天灾,仓储用完生虑,世代顺民岂敢有意抗粮,卑职侦办近期抗粮抗赋案例,无一不是乡民因妇孺老幼,或病、或残、或高利贷,家无隔夜粮所致。我等还是尽力在操办之时,多谋良方,另辟跷径才不失上策,在此都不要赘述为好。当今之计,激发民意,灾有所赈,以赢得民心共为之。本县各大富豪之家潜藏巨大,足可为我县承担几年赋税。”慷锵之词,掷地有声。有策有略,概括出了征缴路子。
杨兴为之一震。如梦又醒。
众人几乎都陷入若有所思之中。
头脑一直清醒的人,还有一个,总管杨忠。
杨忠,山西人士,与杨兴同乡同宗。颇晓仕途经济之道。般阳一载,已将全县商贸掌控心中。
般阳县城,四市一街,他都安置了效忠者为称官,统管买卖交易。
四大集,西、南、东、北四关集。西关集,逢一排六;南关集三八;东关集四九;北关集二七。其中西关集最大,数当时山东省最大集市之一。
一街市,般阳中心东西路东城门至西城门足有二里,两家银号,百家商铺,平日人来人往,逢初一十五街市繁华至极。
此时杨忠,心中不由暗暗佩服秦淮见解。
县令杨兴,难免产生嫉贤妒能之情。
。。。。。。
到了巳戊之交时分,本想发些牢骚,怪罪下去,以展官威。谁想都被秦淮的一席话掖了回去,自觉多说无谓,于是呷了一口茶:“限令各司其职,务于七日内备齐粮税”。。。。。。“有违上承下接者,渎职无为、荀公谋私者,迟误时日者,一律免职严办”
书吏当场拟文宣读。
(四)之三倾家济民。杨忠随即宣布散议;只留杨忠叙话。
侍役换茶。有衙丁来报,东关高志远来访。
杨兴大喜,不觉脱口而出:“想谁谁到啊”,急令:“看茶,快请。”
原来,年初到任时,般阳知名乡绅名士都曾前来拜接过。初见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致远仁义心肠、侠肝义胆,为民请命,和杨兴多次交道,并发生了交往。
不久以前曾就粮赋一事,致远答应鼎力相助。此时到来,杨兴自是喜出望外。
此时致远,文装武扮,身穿灰蓝长衫,腰系藤萝丝带,头戴武生巾,足蹬黑底快靴,近六尺身段,剑眉虎目,貌不露畏。肃然潇洒。
入秋以来,致远耳闻目睹了灾落般阳惨景,近来愈甚,已然出现了典房卖地、温饱不足、集市萧条、商铺关门、巧取豪夺、强征暴敛、人心不稳、民怨突起的地步。
几天以来,致远走遍了家门所属的村落佃农,清仓查库,知道自家尚有库粮十余万石,决定全数捐出。
高家现有良田四千余亩,天旱之年,尽得河塘之利,尤其县城以东文沟、墨河之畔,两千亩田得以浇灌,比往年并未减产多少。
致远想了一夜,打定了主意,早饭已毕,竟自入城直奔县衙而来。
县衙二堂,杨忠道:“太爷有事,在下先行告退,随时侯叫”。“那好,此次他来,定为以前答应捐粮议事,你先去安排酒饭,这次一定留下他吃回饭”。杨忠应诺退出。
致远有衙丁引入二堂门前,杨兴出门相迎。杨兴直呼:“不知致远已到,快请堂内叙话”。致远忙道:〃不敢劳太爷迎接,有事向你禀告。”二人相继进入二堂,分宾主坐,侍衙倒茶。
杨兴道:“不瞒贤士,本县正为缴纳赋税,寝食不安,还望致远鼎力相助”,话语之中充满诚意。
“不瞒太爷,致远此次前来正为此事,自愿献出全部存粮,我已将捐赠数目列单,请太爷过目”。言罢从怀中取出,递给杨兴。杨兴连忙接过,落目一瞥,数行清秀字迹映入眼帘:呈接捐赠库粮壹拾壹万石。。。。
“啊呀,致远那,你。。。你你,你你。。。”
杨兴激动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手掂捐单,眼看靖远,:“全县乡亲父老都感谢你了,谢谢了,谢谢了。。。。。。”不由得抱拳一揖。
“太爷不必多礼,此乃致远心意。请太爷即可派人到我处粮库存点办理清运事宜,致远告退。”
〃不行不行;先请慢走,为般阳百姓,我也要留你吃饭一叙,事毕定将你的捐献上报朝廷恩赐。何况你倾仓捐献如此之多”
“金银谷粮,够用就行,百姓遇灾,理当如此,致远不求回报”。言毕执意要走,最后说:“太爷县务繁忙,我在此耽搁多有不便,世态紧急,改在事后相约吧”杨兴拗不过,ZEI8。电子书只好依他。直送衙门以外。这正是: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之验证。
此时杨兴如牛释重,心病顿消,满心喜悦又上眉梢,一反连日常态:“杨忠何在”。“你立马召集一干人等,火速组织执行”。生怕迟中生变。
其实他根本就不用再担心。
七日过后。
赋粮如期押送山东首府。
余粮全数监督拨付各乡赈灾,灾民尽得救济。
涉嫌拘押所谓抗粮抗税者视情全部释放或予歉意补偿。
般阳县民众群情激昂,全县上下一片欢呼。
转眼初春,天旱持续,河床露底。致远又集家底,承修城北五里河桥,日出工百人,乃至数百。挖、掘、填、埋、购、运土石材料,管吃住。带动了全县乡绅富豪纷纷作为,般阳经济为之一振。
第三年春,可就坏了,天干地裂,草木不想重新发芽,有的人家衣食无望,背乡离井,他乡谋生计了。致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干脆,卖地吧。
这世上,有权有势有钱的大有人在,靠发民难之财的大有人在,为富不仁者大有人在。
致远依仗得天独厚的四千余亩良田,换来了大把大把把金银和十数万石外购、兑换、典当私家存粮。一并全数捐献,为般阳百姓缴纳了第三年皇粮税赋。此情此义,感天动地,誉满九州,录在了大明史册。
(四)之四师徒迹灭。大旱第三年入秋,般阳城至青州府的交界望暮山千松岭。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想的事。
望暮山在般阳东北三十里,是去青州必经咽喉险要,走出此山就进入青州地界。当年齐王巡察此山,正逢夕阳西下,站在山巅西南望去,远远河水像一条银线,逶蔓北下,丘陵山峦,笼罩太阳余辉,落霞飞鹜,景色壮美;尽收眼底。兴奋之余,遂取名望暮山。
望暮山东面就是千松岭。
千松岭。苍松翠柏,隐天蔽日之中,有一宝塔寺。
宝塔寺,分前后两个大院各貮亩有余。
前院正中,青砖砌就六合古塔一座,已有千年历史。共六层,各层层窗口四开,玲珑剔透,傲视山野,前置石鼎香炉,供善男信女点燃香火。
后院禅院,禅堂分南北,左右厢房主宿,东北西北角门通向寺后。
禅院东墙以外是陡坡,陡坡以下是一条深溪,平日溪流淙淙,雨后山洪奔腾。
寺院大门以外,有一座圆拱石桥连接两边。
那一边是沿河大道,与山溪幽谷并行。进山口通往深处。
与宝塔寺门隔溪相对有座古驿,远看二者成龙门形状,故此古驿相邻有一个客栈取名龙门客栈,专门接待过路客商。此处溪流人称为龙门溪;圆拱石桥人称为龙门桥。
往年,这里香客不断,客栈前面路上,车水马龙。有人坐轿骑马,有人推车挑但,更有喜山乐水者踏歌寻趣,或寄于寺,或宿于栈。不但香火旺盛,客栈生意甚是红火。
如今大不相同,三年大旱,一年不如一年。真如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非但香火生意俱灭,人烟也罕至了
龙门客栈主人一家,卷了铺盖,收拾了什物,远投他乡了
寺里僧众缺了施主施舍纷纷另寻善缘,留守师徒二人,把众人所留用尽后,正谋划出走良方。
盛夏的中午,干燥炎热,师徒二人开开西北角门,好叫山风近来,可是一丝风也没有。二人只好坐在门口摇起蒲扇,聊起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