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些问题,给他们造成了误读或者有意误导的机会。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国企改制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扭转国企死气沉沉的积弊,但是事实上的成效则表明,这项工程却变成了某些人私分国有资产的一场盛宴。
到了最后,国企转制的成功例子,无一不是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将养老负担剥离出去,将年龄偏大的工人剥离出去,没有了社会负担,没有了社会义务,只是保留了对部分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无止境榨取,这样的企业甚至要比纯粹的外国私企更坏更可耻。
至少在叶开的视野当中,并未发现任何一家依靠技术革新或者其他什么好的手段扭转乾坤的转制企业,这是一种悲哀。
“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一场改制竟然如此匆匆忙忙?”叶开表示了自己的疑虑,“至少也要做一两个成功的试点,如果确实可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再逐片推广也不迟,可是看现在的情况,似乎是某些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一些。”
叶子平听了之后,沉默了一阵子,然后才说道,“你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想你一样,很轻松地就能够赚到外国人的大把钞票的,他们除了弄权,并没有别的本事,所以想要弄钱,也只有向自己的手下企业动手,这个是可控的,也是很方便的,最重要的是,出了问题他们能够压得住,不会担心被人掀了老底儿。”
对于金钱和权力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
“其实对于国退民进这四个字,大家的理解也都很不一样。”叶开说道。
“按照现在的理解,国退民进是从行业角度来说的。”叶子平对于这个可是比较有研究的,毕竟他也算是那最顶尖的一群人,总共也就是二十来个人之中的其一,“我看有些地方,似乎是为了强调国退民进这四个字,有意识地压制辖区内的国企,硬生生地把一些原本经营的很好的国企给搞垮,然后拍卖私有化,作为国退民进的成功典范来宣传,作为自己的政绩,这样的行为已经不是愚蠢,而是犯罪了!”
叶子平说的事情并不是虚构的,事实上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其实在一些小地方,国企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至少是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什么的,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这个国企改制,国退民进的大帽子一压下来,所有的人都得考虑考虑。
地方领导的执政能力或者说学术水平,那是相当低的,有的可以说是文盲执政,你突然搞这么一个国退民进出来,他的理解直接就是国企不要了,要私企,那么这样的政策要如何来执行呢?
为了他们的政绩着想,显然是不能够不闻不问的,你的辖区里面没有国企改制,那就是你的工作没有做,怎么搞国企改制?那肯定就是得先把国企搞垮,然后变成私企,这样才符合国家政策嘛。
“嘿,这么一来,当官的为了政绩,哪管老百姓的死活?”叶开嘿了一声道。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很明显的一个政策是好的,但是一到下边儿就变味儿了。
“归根到底,这还是制度上的问题,干部们都是对上负责制,只考虑上面的想法,不考虑下面的实际问题,当然会出luà开分析道,“你自己把国企搞好了,要费多少心力,况且也得不到实惠,更同国家政策不相符合,国企改制这一块儿的政绩是拿不到分数的,自然没有人会愿意去做了,反倒是私有化多简单?”
搞好一个国企千难万难,搞垮一个国企也是非常简单,想通了这里面的道理,确实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若是高层们知道了底下是这么一种情况,他们还能够笑得出来吗?
“那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想法?”叶子平问道。
对于儿子能够这么清晰地分析清楚国企改制中的弊端,叶子平还是非常高兴的,只是他也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有些人,把国企改制称作国退民进,其实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妥当。”叶开却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严格地说,应该是有进有退才对。”
“哦,这个说法有意思,说说看。”叶子平听了儿子的话,立刻有了兴趣。
“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与前苏联的私有化不能魂为一谈,国有资本从某个企业退
也不能与私分国有资产挂钩。”叶开分析道,“国有资本投向的改变和布局调整,是国家为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而采取的主动行为。前苏联和东欧的私有化,是将国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这种私有化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国民的利益,事实上,现在俄罗斯的私有化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社会财富开始迅速向小部分人流去,甚至是向外国大资本流去。”
谈到这个的时候,叶开自己也有点儿汗颜,其实他自己就是在俄罗斯私有化中大赚特赚的那种外国大资本的代表人物。
算一算到了现在,叶开在俄罗斯那边儿的收益,应该已经超过千亿了。
可想而知,前苏联的私有化有多么失败,只要看看他们的老百姓,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就可以很清楚了。
“就比如,三峡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民营资本无意投入,也无力投入,此时国有资本就应当投入。”叶开举例说明道,“但是当电厂发电、经济效益显现后,就应当通过资本市场将部分股权转让,以溢价回收的资金,进行上游的梯级开发。”
“再举个例子,如今开发浦。东,明珠市市政府出资建设了南。浦。大桥。开通之后,就可以用收取过桥费的形式将其转让,政府通过溢价收回建设资金之后,可以再投入到杨。浦。大桥的建设当中。”叶开说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国有资本实现了增值,更重要的是政府以有限的资金,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浦。江。东。区的发展。”
“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叶子平听了叶开的话之后,立刻就坐直了身子,显然是为叶开的想法所打动了。
事实上,叶子平在明珠市确实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虽然说通过土地招租政策,市政府回收了很多资金,完全有力量来搞一些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是资金量毕竟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诸如路桥建设这种天然就应该由市政府投入的大项目,肯定是要花钱来搞的,不能推脱责任。
但是一直这么搞下去,对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肯定非常大。
叶开提出的办法,确实很有新意,也确实能够将资金增值,并且投向最需要的建设项目当中去,远比不断地卖地要强多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类国有股权部分或全部转让的过程中,资本形态的国有资产并未因此而受到侵蚀和伤害。相反,因国有资本布局更加优化,而使其发挥的效能更加明显、效率进一步提高。
“你这个办法,我是要采纳的,这事儿办好了,我给你记一功。”叶子平的心情很好,高兴地对叶开说道。
“行啊,那我先预支了。”叶开立刻表示道,“我负责在两年后把谢君欲提成正厅,再过五年,你负责把她提成副部。”
第437章 谢君玉的耳朵很灵【四更】
第437章 谢君玉的耳朵很灵
“不带这样的吧?你觉得我到时候能有这种实力?”叶子平听了,顿时吓了一跳。
副省部级可不是小事儿了,就算是中常委们,也是要据理力争的,他现在才进了中政局而已,算是资历最浅的一位,就算是七年之后,熬成资深的中政局委员,那也未必就能够左右形势的发展。
到时候叶老爷子肯定是要退下去了,说话也未必就那么管用了,所以叶子平的心里面还是有点儿吃不准儿,自己到了那个时候,究竟能不能镇住场子?
“老爸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到时候老叶家的旗帜绝对不会倒下来的。”叶开见老爸一脸的震惊,便微笑着安慰他道,“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后推你进中常委,这是最好也最稳妥的打算,但是在这之前,叶系的人马也是要大力扶植的,到时候,我们不是一家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奋斗!若是我们这么多人还搞不定一个副省部级,岂不是白白地浪费了这七年的时光?”
听叶开这么一说,叶子平也不由得心中一动。
叶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有道是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只靠老叶家的几个人显然是不够的,就算是有三个中政局委员又如何,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