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家和管理人员已经成为经济结构中最难得的商品。
这一新的产业布局造成了人员和产品的分散,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迅速、安全、可靠地传递各种信息和货物,特别是某些事件性很强的高技术产品。
“虽然很多信息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传送,但像图纸、文件、磁带、磁盘以及小型电子元件等货物是不可能通过电讯服务送到目的地的。对那些从事技术的公司或者依赖信息的公司来说,传统的邮政传递和货运公司在可靠性和时效性上都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叶开说道“于是在美国的运输市场上,急需要一种能够保证快递、可靠地传送货物的公司出现。”
被誉为“隔夜快递业之父”的美国著名企业家弗雷德史密斯,凭着特有的直觉预见到一种隔夜传递服务将是千分重要的。
根据咨询公司的调杳结果……”971年6月28日“联邦快递”公司正式成立。
史密斯积极努力地争取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签订服务合约,得到的却是联邦储备系统拒绝接受“隔夜快递”服务的消息。
用飞机为联邦储备系统快递票据的计划彻底失败,特地购买的两架飞机被闲置在机库里动弹不得,刚刚建起来的联邦快递公司和年近26岁的弗雷德史密斯面临着首战失利的沉重打击。
“不过史密斯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反对声吓退。,972年到,973年初,弗雷德史密斯投资75000美元组成了由专家、飞行员、技师、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高级顾问小组,再次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叶开说道“通过对市场潜力更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他们明显地发现,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往昔那种,旧的货运传统正在改变,而现在托运东西是小件包裹,但比以前更讲究时效。”
史密斯根据再次调沓的市场情况重新制定了营业计划……”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运输工具如飞机和汽车,还要在全国建立服务网、开通多条航空线。
史密斯毅然决定把自己全部家产850万美元孤注一掷地投入联邦快递公司,然后,他竭尽全力对华尔街那些大银行家、大投资商进行游说。很快,他筹集到了9600万美元,创下了美国企业界有史以来单项投入资本的最高记录。
“他成功了?”楚静萱问道。
第三百一十三章 配得上【三更】
“还没有呢,事实上他欠了更大的一笔债务。”叶开笑道。
“快说嘛,按道理说,以美国当时的情况而言,快递应该是很有市场了啊?怎么会又欠了一屁股债?”楚静萱感到有些好奇了。
“史密斯赢得这么高的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他的市场分析具有多麾大的诱惑力,也不是风险投资家想从中获得奇迹般收获,而与他的个人魅力不无关系,许多参与投资的风险投资家说,我们投资是看中了史密斯这个人,他一定能成为一个难得的创造神话的伟大企业家。”叶开接着说道。
“哦,个人魅力。”楚静萱听得点点头,忽然问道“你给我一亿美金,是不是也是因为我的个人魅力无法阻挡?”
“是啊……”叶开笑着回答道“我见你第一面的时候,一颗心就被射得千疮百孔了,当然无法抵挡你的无穷魅力,别说借钱了,就算是借人都没有问题的。”
“耍嘴。”楚静萱瞪了他一眼,不过心里面却是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
叶开笑着看着楚静萱,心说小姑娘就是好骗好哄,多说几句好话,就弄得她们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若是再过几年的话,人老成精,就不是那么容易糊弄了。
“在获得风险投资之后,史密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购买了3弥达索尔特鹰飞机,一切准备就绪,1仍年4月,联邦快递公司正式开始营业。”叶开说道“联邦快递公司一开始向万个城市提供服务,但令人失望的是,第一天夜里运送的包裹只有幽件。在开始营业的出个月里,联邦快递公司亏损公刃万美元,欠债主铠d万美元,联邦快递处在随时都可能破产的险境。”
“后来呢?”楚大小姐对于这位前辈的事情,果然比较感兴趣。
这也难怪了,她现在所从事的就是风险投资方向,所以对于类似的案例也很关注,只是国内的现成教材太少了,一切都需要自己来琢磨,如今有叶开在这里现身说法,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
“后来么,史密斯搞的那一套力法,其实就是先进行市场培育,微利经营。”叶开回答道。
为了改善经营情况,史密斯竭尽全力争取客户,开拓市场,为得到美国行政总局的合约,联邦快递公司在西部开辟了6条航线,他把价格杀得很低,以至使人怀疑是否还有利润。
然而史密斯却着眼于更长久的利益,他认为尽管这笔业务并没有很高的利润,却可以用来充当公司的门面。
也可能真的是天道酬勤,在困境中拚搏的联邦快递公司遇到了意外的好运气,首先市政府解除了对航空运输业的限制,极大地增加了货运行业的运输量。
由于对商业运输的需求突然猛增,国内主要货运机构对大城市的业务都应接不暇,根本就没有力量去满足小城市的要求,这就为联邦快递提供了重大的市场缺口,使它的业务量很快增加。
1975年,公司开始盈利,当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500万美元。
1976年,联邦快递公司获纯利360万美元。1977年,年度营收突破1亿美元,获纯利820万美元。1978年,公司收入以每年大约40%的速度增长,这时的联邦快递公司已拥有6700名雇员,每夜向全国四个城市运送旺万个包裹。
1979年,联邦快递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为2。595亿美元,获纯利2140万美元。
1983年,公司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创办不足旧年,不靠收购或合并而超过旧亿美元营业额的公司。
到了80年代末期,联邦快递公司的年度营业收入超过蚓乙美元,纯利润1。4亿美元。联邦快递公司向全世界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它拥有员工5。4万人,各项业绩指标都跃居全世界航空货运公司的首位,成为全球隔夜快递业的龙头企业。
“1990年,联邦快递公司因服务完善获得了极负威名的马尔科姆鲍得里奇奖,联邦快递公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这项大奖的服务性企业。”叶开说道“在美国企业历史上,联邦快递公司是最大的由风险资本创办、的企业之一,这使得他们的成功成为一种创业奇迹。如果联邦快递公司失败了,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风险投资市场的空前活跃,虽然风险投资市场仍然会存在,但活跃程度要逊色得多。”
“前辈高人的风范;果然令人景仰。”楚静蕾点了点头,深表赞同道“如今我在国内,也算是风投行业的领军人物了,只是不知道一番折腾下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也成为〖中〗国风投行业的标杆?”
“我估计,问题不大。”叶开笑道,心里面却对未来几年充满了向往。
其实在如今的国内,发展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从房地产行业、家电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甚至是大多数的服务行业来看,机会都很多。
当然了,风投的力量还没有显现出来,至少要等到几年之后,当互联网在〖中〗国开始风行的时候,风投的天使投资人们才会在国内变得热门起来。
诸如雅虎神话的背后,是软银的传奇。
新经济的耀眼宛如太阳神的车驾,在技术和资本的轱辘轰响中飞驰向前。
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美国相比相差恐不仅数十年,但互联网的热潮却似一夕之间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让国人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便获得了与美国经济状态平起平坐的机会。
曾经有一度,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种狂热与躁动的欲望,对许多人而言,梦想的实现似乎变得触手可及。
当张朝阳和尼葛洛庞帝同时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时,他或许没有想到两年之后的黯然。
但张朝阳如果依然可算得上〖中〗国新经济当之无愧的代表和先驱的话,倒的确不是因为他将互联网率先带到了〖中〗国,而是他在带来搜狐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闻集团等风险投资商的资金,从而告诉人们新经济的真正游戏规则,并以此触发了新经济的高潮。
互联网的平地惊雷,同时彰显的是风险资本的绝世风姿。尽管在此之前,风险资本家们早就已经开始摸索着行动了。
高潮过后,必是低潮,新经济同样并不别外。
后来在z田年4月,n0曲qq的暴跌,除了在新经济的烈焰上覆上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