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新区的开发,其中浦东新区的开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今浦东新区的动迁占到整个市中心区居民动迁总量的六分之一多。
规划中的世纪大道,要从陆家嘴一直拆到花木地区。
以前浦东的许多道路,都是依着浦江的走势从隧道出去,弯弯曲曲,交叉很多,而规划中的世纪大道则十分笔直,类似法国的香榭丽大道,可想而知,拆迁过程中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工作量,而老百姓和政府又要为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付出多少心血。
最近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组建拆迁办,来负责拆迁工作。
从行政管理方面,组织体系都逐步理顺了,才好开展工作。
叶子平的想法,是先要建立起一支比较精干的行政管理队伍,接着组织他们进行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把参加拆迁管理工作的同志都集中起来,熟悉相关的法规,让大家都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再去给拆迁公司颁发拆迁资格证,同时还给拆迁公司的经理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作为行政管理部门,是不能够直接搞拆迁的,这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拆迁工作要通过拆迁公司、拆迁工作人员来完成。
如今各区逐步成立了好几支拆迁队伍,每个区都有两三支,有的是区房地局所属单位转制过去的,有的是原来的区住宅办组建的,各个区的市政系统也成立了动迁队伍,主要负责市政建设的动迁。
“虽然现在看起来比较费时费力费钱,但是从长远来看,大量的旧房子被拆除,明珠市的旧城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就上去了,基础打好了,交通就方便了,空气质量也会变好,投资环境也会得到改善。”叶子平说道,“对居民而言,居住条件会得到显著改善,以前一个亭子间里就要住几个人,以后的居住空间就要宽裕多了,基本上会告别以前那种每吞清晨倒马桶,煤卫合用,灶间也没有的生活。当然,动迁居民要搬到远离市中心的地区,原来的工作单位、生活环境、邻居朋友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交通不方便,小孩读书不方便,家庭矛盾开始产生,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改善的,不过我觉得干部队伍的建设,依然要紧抓`不放。”叶开就向叶子平提示道,“尤其是在市政建设和基础建设中,涉及的资金数额巨大,很容易形成腐败多发区。”
在叶开的印象当中,明珠市的基础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入高潮之后,勘察设计单位有650多家,建筑企业7300多家,监理单位近200家,从业人员160多万,施工工地2万多个,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区域性建筑市场。
由于施工力量快速聚积大于施工任务,投资渠道多元化,出现了部分市场主体行为随意,不报建、不招标,层层转包、非法挂靠,行贿受贿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市场无序、部分干部腐化堕落,一个时期,建筑领域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建筑市场乱、管理散、腐败案件高发,可以说是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情况很不乐观,干部受贿案件屡屡发生,屡禁不绝。
如今既然是叶子平主政明珠,叶开自然要给父亲提个醒儿,让他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尽量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省得闹出大乱子来,被有心之人给利用,变成攻击叶子平的武器。
“今天韩副市长好像很有投效的意思。”叶子平忽然说道。
叶开想了想就说道,“他跟他儿子不同,是个勇于任事的干部,也不算很贪,可以用。何秘书长的情况,跟韩副市长差不多,两个人都是地头蛇,如果真心投效的话,对我们掌控明珠市的形势,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也觉得可以吸纳他们,如果堪用的话,可以考虑好好运作一番,毕竟是副省部级的干部,而且正当年,对于我们老叶家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一笔政治财富。”叶子平同意儿子的看法。
叶子平的目标远大,此时虽然坐镇明珠,但是将来肯定是要往上走的,那么对于旁系和支系力量的培养,也需要多加考虑才行,遇到了合适的人选,自然需要慎重对待。
父子俩坐谈了一阵子之后,叶子平终于下定了决心,将何晴的档案挑了出来,对叶开说道,“那么,就是她了!”
何天霖秘书长既然这么有诚意,叶子平当然不能寒了他的心,相信何秘书长既然敢保举他亲妹妹,自然就不担心何晴应付不下来叶子平生活秘书这份儿工作。
一切,还需要拭目以待。
第二百零五章 叶子平要重开租界吗?!【三更】
明珠市原本拮据的经济情况,在浦东新区开始推动了土地招租政策之后,就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根据市政府方面的统计,如今已经入账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而在三年中会陆续到账的资金,将会达到100亿美元,很惊人的一个数字啊!
要知道,全国去年的外汇收入,也不过就是刚刚达到这个数字而已。
当然,这只是明珠市重新崛起当中的一个引子而已,土地招租政策的推出,不但为明珠市的旧城改造提供了资金,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大企业来到明珠,开始落地生根。
可以想象,在几年之后,这些大企业将会带来很大的产能,为明珠市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像滚雪球一样将明珠市的发展资金给做大做强。
市长吴远山来见叶子平的时候,拿了一些数据报表过来。
叶子平请他喝*啡,吴远山是识货之人,喝了之后就惊讶道“哦,正宗的蓝山*啡啊!这东西可是难得一见!”
“我妹夫出国的时候带回来的,味道还不错。”叶子平笑道。
吴远山点点头,叶子平的妹妹叶子蓉现任外贸部某司长,而她丈夫李易晨,曾任驻美大使,现任外交部副部长,经常往外面跑。
可以说,如果国内的人能够尝到什么外面的好东西,这些人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叶子平翻看那些数据报表,发现其中的内容都是近期工作的汇总,包括财政收入,以及土地招租政策取得的收益等等,还有市政府规划当中的一些大项目的预算。
应该说,明珠市这边儿的干部,还是比较注重工作实效的,市长吴远山虽然没有如愿升为〖书〗记,但是也并没有把个人情绪给带进工作里面,相反更加努力了。
这一点是让叶子平感到比较佩服的,他也对自己在明珠市的任期比较期待,希望能够在这十年当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给明珠市的老百姓留下点儿值得怀念的好处。
看了数据报表之后,叶子平的心里面还是比较满意的,明珠市政府是一个务实高效的政府,市长吴远山功不可没。
“其实这些都是前两位首长打下的底子,我这是坐享其成罢了。”吴远山自己倒是比较谦虚,对于叶子平的赞誉连连摆手,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
“洪正同志在明珠市任职的时候,受制于资金缺口,无力搞市政建设,因此只能重视借外债的基础建设。”吴远山想起了当初的事情“在南浦大桥之前,市政府向亚行贷款用于中小企业和苏州河污水系统建设,我觉得基本没对城市发展起过什么作用,不过自南浦大桥开始,明珠市开始将国际贷款用于市政建设,这一下成绩就明显多了。”
叶子平听着,点了点头。
当时南浦大桥投资总共有2亿多美元,其中亚行贷款7000万。
由于是明珠市申请亚行贷款的第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亚行方面的条款执行得非常严格,建筑专业之外,还有大量法律合同,每个节点的时间工程进度都有非常严格的验收制度,按时完成质量达标才会继续拨款,一项项都有法律文本保障。
“当时明珠市政府的情况,可以说是身无分文,没法大规模拆迁居民,大桥引桥浦西段无土地可落,引桥只能象蝴蝶翅膀一样盘旋而下。”吴远山想起了当年的事情,也不由得有些唏嘘“这座大桥的造型就是当时的见证,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仅仅是建一座市内跨河大桥,资金都匮乏到了什么程度,差的就是钱啊。”
“当时洪正同志说,与亚行合作一定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吴远山说道“南浦大桥建于1988年12月,成于1991年2月,正好跨过了南门事变那个时间段。洪正同志当年声情并茂的电视讲话见的人多了,可没人见过他镜头下为了挽留住当时明珠市有影响力的外商所做的更艰苦努力。当时明珠市本身起色不大,市政建设刚转向外部贷款还没见成效,大概除了他这个当家人之外,没多人人真正理解他不得不这么做的巨大压力。”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