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绪太激动,以至于怒发冲冠,脑溢血发作了,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差点就没抢救过来·那次可真是玄啊!外交官可以在谈判桌上吵到脑溢血发作,但我们却不能在手术台上失败,否则就是外交事件了!”曾毅提的事情,刚好讲到这位大专家的心里。
旁边另外一位大专家跟着点头,道:“老冯·记得那次也是我们两个一组吧?”
“是啊·当时我的心脏病都差点犯了,还好是有惊无险啊!”提起这件事,两位大专家都是唏嘘不已,保健医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权力丁点没有,责任却大于天。
“保健医生这碗饭,可一点都不好吃!”三组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专家捧着自己的茶杯,斜坐在沙发里,道:“记得以前我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回乡省亲·老首长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因为我对老首长的身体状态非常了解,上面指定由我贴身跟随,当时真的很辛苦,每天困了也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这也倒罢了,谁让我吃的就是这碗饭呢。最忍受不了的,是老首长的那些亲戚们,什么事都要找你来解决·养的一条宠物狗病了,他不去找兽医,也舀过来让我治,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
“何老还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专家组的医生都有点不敢置信,这位何老专家在保健系统的资历和威望都是很高的,深受不少大首长的信任,谁知道竟然还有如此的遭遇。
“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有人愤愤不平·让保健组的大专家给宠物狗治病,这真是岂有此理,再说了·何老要照顾老首长的身体,已经忙到昏天暗地了,这时候你们还添乱,难道掂量不清楚哪头轻哪头重吗!
何老倒是看得开,笑呵呵一摆手,道:“这种事其实并不多见,只是极个别罢了。”
大家都开了话匣,休息里的气氛顿时就融洽多了,老专家们纷纷讲着自己的奇特保健经历,说到兴起处,还会为没有经验的医生指点一下关键之处,提醒大家不要犯错,这一行忌讳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讲了有半个多小时,那位何老突然看着曾毅,问道:“曾助理,有件事要向你请教啊!”
曾毅急忙说道:“何老言重了,你叫我小曾就是了,你老要问什么,我一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何老笑呵呵一颔首,道:“听院里的其他大夫讲,急诊中心‘以老带新,的事情,是你提出来的?”
曾毅点点头,道:“何老,这件事是我提出来的!我来到咱们京城医院之后,就一直在急诊中心工作,对于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一些,我认为急诊水平不光是衡量一座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西医在大医院的立足之本,何老以为呢?”
何老稍稍有些意外,但仔细一思索,他也无法反驳曾毅的这句话,现在大多数老百姓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西医救急、中医治本”,如果医院的急救水平上不去,那西医也就该从大医院里退出了,从这点讲,曾毅说得一点没错。。。。。
“那你认为,以老带新能够解决提高急救水平的这个问题?”何老又问。
曾毅摇了摇头,道:“不能,但必须搞!不仅以老带新要提倡,同时还要鼓励新学老、新敬老,以老带新不是一个巴掌就能拍响的事情。”
“听说小曾你最擅长的是中医,好像顾老都说技不如你?”何老挪动身体,换了一个礀势,然后直视着曾毅。
“那是顾老对晚辈的一种抬爱,医学非常注重经验,在这方面我肯定是比不上何老的。”曾毅客气着,道:“我个人■为家学的关系,确实更擅长中医一些。”
何老就笑了笑,扭过头对其他几位善家道:“我们西医的发展大计,如今却要小曾这位中医来筹划出力,我们这些人都该好好反思啊!”
其他几人点了点头,有人是真心的,有人不过是附和式的。
曾毅看着何老,报之以感激的微笑,心道这位何老算得上是一位心怀坦荡、医风高尚的人,他刚才的那句话,其实就是表示了对以老带新这个措施的支持,这个表态很难得,毕竟这是京城医院西医界一位大权威的认可,与顾益生顾老的认可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医如今衰落·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医的衰败有着历史的原因,有着人为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
只是有一件事也不能忽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西医把持了国内绝对的卫生行政权·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医院,也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医学院校,他们耗走了整整四代乃至五代的中医人,但至今也仍旧没能消灭中医、取代中医。
如今中医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沉淀,开始逐步在恢复元气,中医的一些独特治疗手段,比如针灸,已经被世界所认同,在米国的一些州·已经正式确立了中医师的合法地位,中药也在很多国家开始被承认,更有一些历经千年考验的中药验方始终畅销全球,甚至在一些国家,中医中药被纳入了医保报销之列。
国内这几年又重新把中医提到桌面上来讲,与出口转内销不无关系,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也是广大中医人的一大心痛。
可以预见的是,中医与西医的竞争,未来还会一直存在下去·谁更重视传承,谁更能正视自身的弱点,谁更注重后继人才的培养,谁才会真正地笑到最后。当一个事物强盛到目空一切的时候,也就是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了。
众人在休息室里闲聊着,时间过得也就很快。过了有一个多小时,休息室通往会场的门一开·进来两位精壮的青年,黑色西装、黑色皮鞋,耳朵里塞着无线通讯器·这是警卫组的人开始入场了,说明分会场的会议马上也要开始了。
警卫组的人排查了一遍休息室的安全隐患,然后出去一人,守在了会场里,另外一人则把休息室的通往会场的门一关,搬过一把椅子坐在了门侧,这样是可以和会场的同僚换班休息,同时也是防备医疗组的人在没有允许的情况私自进入会场。
医疗组很多都是参加过多次保健任务的了,对此见怪不怪,有兴致的,就继续讲着闲话聊天,没兴致的,就干脆闭眼靠在沙发里养神,一旦里面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警卫组的人一定会及时通知的。
曾毅也是早有准备,他从包里掏出一本书,坐在那里有滋有味地看了起来。俗话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实会议期间的保健任务,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的,但是这个万一发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毕竟场合固定、流程也固定,相对能发生意外的概率,也就跟着降低了,这比跟随老首长、老领导下去到处跑,要轻松了很多。
李辉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任务,心里有点小紧张的,他坐不住,也无法像别人那样静心休息,就在休息室里来回走着,帮专家组的人倒倒水,端端茶。
曾毅只好又从包里掏出一本小说,道:“李主任,这本书挺有意思的,你《《书海阁》》。”
李辉接过那本书,就坐在了曾毅旁边,道:“曾助理以前肯定参加过不少这样的任务吧?”
曾毅笑了笑,道:“以后你也会习惯的!”
李辉一听,心中大喜,曾毅这话的意思,就是以后会继续提携自己进入保健医生的行列,身为京城医院的医生,李辉对于保健医生的待遇可是太了解不过了。只要成为保健医生。不仅在职称待遇高人一等,更会冠以“权威”之称号,只要出席卫生系统的会议,主办方也会在主席台上为自己准备一张椅子,如果到下面的省里公差,就是省里的一把手、二把手,那也对自己礼敬三分的,这可是身为医生的最高荣耀了。
但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保健医生,更不是所有的专家权威都能成为中央保健医生,李辉在京城医院也熬了十多年了,算是小有名气,但连保健医生的门都没有碰到过,要不是曾毅这次推荐了他,他可能永远都无法进入这一行列。
李辉冲曾毅感激地笑了笑,心里挺感慨的,又想起了在许老病房外看到曾毅的事情,那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偶逼。
随着第一天会议日程的结束,京城医院保健组的任务也算暂时告一段落,今天算是运气非常好,风平浪静·曾毅所在的第三组什么情况也没遇到。
张广新的第二组倒是遇到了个问题,一位外宾因为吃坏肚子拉稀,半路退出了会场,情况也不严重,吃了两颗药就好转了。这位外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