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叮万嘱着我今晚去见她。”
高彦的头号跟班小杰怪笑道:“清辉你放心吧!小翠近来这么红,何用你来担心她独守空房。哈!”
叫清辉的氐族小子大怒道:“我去你的娘,小翠和我的感情,岂是你明白的。”
姚猛笑道:“今趟肯定是清辉你错哩!你和小翠的所谓感情,我们全是过来人,怎会不明白。哈!言归正传,我们可以打道回集了吗?”
高彦道:“你们怎会明白我的小白雁?她听到我的死讯,登时心焦如焚,不顾一切的全速赶来。凭她超卓的轻功,又是不眠不休的没片刻停留,只会落后鸽儿一天半日的,现在随时都可能出现眼前。我到这里来,是让她可以快点投进我强而有力的温暖怀抱内,明白吗?”
小杰忙拍马屁道:“对!我支持高大哥。”
另一人咕哝道:“除非小白雁真的会飞,否则在这里再等二天三夜亦不会有高小子所说白雁投怀的情况出现。回去吧!要来的总会来,如小白雁的轻功像你说的那么了得,投怀的时间顶多延长个把时辰。”
姚猛道:“高少你想想吧!与其在这里让她投怀,还要跑大段路才可以回边荒集成亲,不如在边荒集等她送抱,立即可以洞房。小白雁还没把终身大事想清楚,便胡里胡涂把女儿家最珍贵的东西失在你手上,你说哪个策略划算点呢?”
众人立即哄然大笑,怪叫连连。
高彦叹道:“你们这群酒肉损友,他奶奶的,平时跟我发财时个个一副义薄云天的姿态,现在吃一点苦便个个原形毕露,只有小杰有点义气。你老子的!说到底就是不肯陪我迎接小白雁。”
清辉一把拉着高彦座骑的马缰,掉头便去,意欲连马带人硬扯他从西面下岗。
高彦尚未有机会抗议,眼尾捕捉到一道黑影,正从面向边荒集的岗岸处现身,迅如轻烟的朝他们投来。
如果不是刚巧随马转身,恐怕到来袭者出手他们方惊觉过来,但那时肯定悔之已晚。
高彦大嚷道:“刺客!”
今次随高彦来的,姚猛固然是第一流的高手,其它人亦全是夜窝族的精锐,人人过惯刀头舐血的日子,又都是身经百战,格斗经验丰富,精通江湖门道,反应当然是一等一的快捷。
姚猛首先狂喝一声,竟跳上马背,掣出长刀,其它人不是翻到马肚下,便是离马跃往地上,又或从马背弹往半空,总言之是立即改变现状,要教这突然出现的刺客不能依拟定的战略突袭。
姚猛视野最广,第一个看到刺客,心中立即涌起异样的感觉。对方全身包裹在夜行衣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像融入了黑夜的幽灵,从黑暗里走出来。且因其惊人的速度,令姚猛生出疑幻疑真的感觉,彷如对方不具实体,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
虽然对方投来的路线飘忽难测,摇晃不定,姚猛直觉感到刺客是以高彦为目标,连忙狂喝一声,人刀合一的投往高彦前方,拦截敌人。
“当!当!”
刺客以虎入羊群的姿态,投进众人的战圈去,忽然身爆剑芒,两个朝其扑去的兄弟立即吃亏,踉跄跌退,接着扑上去的也无一幸免均被杀退,没法形成合围之势。
姚猛此时落在滚落地上尚未弹起来的高彦前面,眼前已尽是寒气森森的剑影,一时间目眩眼花。
姚猛抛开生死,全力一刀劈出,取的正是剑势最强处。
“叮”!
长刀砍中对方矫若游龙的剑刃,以姚猛底子的扎实,亦登时血气翻腾,受不住对方的剑劲,往后挫退,正好撞在跳起来的高彦身上,令他再变作滚地葫芦,但已成功阻截了敌人。
其它兄弟不顾生死的拥上来,待要拚个生死,刺客倏地横移,杀出重围,翻下斜坡去。
众人面面相觑,交手到此刻,连对方是男是女也弄不清楚。
小杰举起剩下的半截断剑,咋舌道:“真厉害!”
姚猛神色凝重的道:“天下间竟有如此可怕的刺客,难道是万俟明瑶来了?”
【 BBS 精心收藏:黄易大师小说】第 三十一 卷 第 二 章 秦淮战云
第 三十一 卷 第 二 章 秦淮战云
风帆驶离乌衣巷,沿秦淮河向淮月楼驶去。王弘和扮作他随从的刘裕,立在船首处,均聚精会神留意河区的情况。说到底,两人都不知干归会采何种手段进行刺杀,一切纯属猜测。
刘裕有感而发道:“没有了纪千千的秦淮河,建康是否大为逊色呢?”
王弘以带点担心的语气道:“只听刘兄问这句话,便晓得刘兄不明白我们。”
刘裕大讶道:“这和是否明白你们有甚么关系呢?”
王弘道:“当然大有关系。我们建康子弟,最大的本领就是玩世不恭,没有甚么事情是不可以接受的,大至改朝换代,小如纪千千离建康而去,我们总可以找到寄情之法。最重要是我们能保持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害怕孙恩、顾忌刘牢之,却不怕桓玄,因为桓玄与我们是同类的人。”
稍顿续道:“坦白说!以前我也是这种人,到惨败在焦烈武手上,才憬然醒觉过来,否则我仍会在回建康后,继续纵情放任、醉生梦死的生活,那确是令人容易投入和沉溺的方式,说是逃避现实也好,不满现状也行,反正这样生活才不会有烦恼。”
刘裕心神一震,暗忖自己的确不太明白建康的高门子弟,只好虚心求教道:“王兄可否就这方面指点我呢?”
王弘沉吟片晌,道:“只要你明白清谈是甚么一回事,便足以清楚掌握我们士族的心态。首先是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士大夫既不满现实社会,偏又无能改变,更看破人世间种种丑恶诸事,矛盾就是这般形成的。至我大晋偏安江左,屡次北伐均无功而回,国业已到令人绝望的地步,我们只能够从精神上找寻出路,在心灵上或行为上希冀得到自由和解脱。清谈便是循老庄和佛门的思想找到归宿,离开残酷的现实,借谈论各自领悟来的观点,剖析妙理,以寄托精神。”
刘裕听得一知半解,摇头道:“我仍不太明白。”
王弘微笑道:“刘兄因未曾参加过我们的清谈宴会,所以没法凭我几句话了解个中妙况。过了今晚,刘兄会有新的体会。”
刘裕骇然道:“今晚如果真的是一个清谈的聚会,教我如何去应付?”
王弘道:“今晚绝不是一个为清谈而设的宴会,可是清谈已成了我们士人生活的一部分,任何聚会也会在不自觉下充满清谈的气氛。不过我深信以刘兄的智计见识,必另有一套应付的方法。”
刘裕本对清谈没有半点兴趣,但为了在即将来临的宴会上不那么窝囊,只好多问几句,增加对清谈的认识。道:“王兄刚才说及清谈的源起,似是意尚未尽,对吗?”
王弘点头道:“对!清谈之所以能成气候,还有其它的原因。清谈又叫玄谈,因为清谈离不开‘三玄’。”
刘裕开始感到脑瓜发涨,他虽因清谈之风盛行而略有所闻,到底不是读书人,故一窍不通,苦笑道:“甚么是‘三玄’?”
王弘解释道:“‘三玄’就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
这种风气始于曹魏正始年间,以朝中名士何晏、王弼为首,人称‘正始玄风’。
其实这是士人对传统儒家经学的一个反动,因厌倦了传统僵化了的道德观和礼教的束缚,改而仰慕老庄一切任乎自然的思想,于是由此玄虚的言论,进而对放诞的行为也不以为非,最重要是品高心洁。至于能否救国济民,再不是他们关心的事。“
刘裕讶道:“就如此谈玄说理,便可以欢娱整夜吗?”
王弘欣然道:“没试过清谈的人,是很难明白个中妙趣。清谈一开始,大家便携手进入了另一境界,把冷酷的现实抛往九天云外,现实对清谈者再没有任何关系和影响,更不受任何礼教的束缚,大家放诞不羁、纵情酒乐,有些人更服食五石散,通过种种手段,达到自由自在的忘忧境界。清谈虚无之极,但也风雅之极。”
刘裕审视着他道:“王兄似乎非常享受清谈之乐。”
王弘颓然道:“说不享受是骗你的。不过我也知道这是饮鸩止渴,偏是别无他法,也许这算是自觉保命的最佳办法。所谓棒打出头鸟,你看所有想在现实里有一番作为的名士,有哪个是有好下场的?包括安公和玄帅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