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达尔文的阴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另一个女儿。人们对她知之甚微。那个词语,“淹没于历史”,突然跃入脑里。我们来看看,达尔文一共有10个孩子(休心想,对于一个如此多病的老人来讲,这可不错了),但有3个很小就死了,其中当然包括10岁的安妮。她的死让她父亲伤心欲绝。

他感到非常兴奋。其他人的名字也纷至沓来——威廉、乔治、弗朗西斯和伦纳德(有一个男孩的名字忘了),还有深得宠爱、人人喜欢的亨丽埃塔。阅读和编辑父亲手稿的是艾蒂。她和父亲一样,也是病痛不断。在她那个年代,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她甚至还实现了维多利亚式淑女的最高企愿——结婚。但在这段漫长的年月里,莉齐却被遗忘了。她怎么了?她结过婚吗?

休被莉齐的声音给迷住了。他欣羡她巧妙地将日记隐藏在看似平常的账簿里,就像爱伦·坡《被盗的信》中写的那样。这一诡计已经掩人耳目……多长时间了——他粗略地迅速估算了一下——大约140年了。想想吧,这些年来,它就一直躺在那里,自己居然是第一个让它重见天日的人!

他继续往下看,还不时瞥一眼一本正经地坐在法式窗户下的桌边的监视者。她似乎极力装着不去看他,就像是美术博物馆的保安员那样,以免让人觉得他认为你真会偷雷诺阿的作品似的。但他的确有可能的,他自己也知道。他学会了莉齐的花招,偶尔拿起一些资料看看,又把它们漠然地推到一边。他开始找理由——烧毁拜伦回忆录的任何出版商,自始就是胆小鬼,而且也不配拥有这些宝贝。他在心里斗争:自己是否该偷这该死的东西。也许他只需借出去——就这样。这样他就有理由拿来还了,比如说是混在其他资料中带出去了。

电话响了,把休吓了一跳。那个女的低声接了电话,然后转头对他说:“非常对不起,因为搬迁,今天我们要关得早一些。”他还有一部分没读完。“恐怕您只有5分钟时间了。”

5分钟足够了。他把资料重新整理了一下,将一叠放到桌子上挡住,然后撩开衬衣把日记本塞进去,用腰带扎紧。他漫不经心地又抄了一些笔记,朝那女的漠然地笑了笑,谢过她,然后走下吱吱的木楼梯,出了前门。当他走在伦敦清凉的空气中时,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带着御宝刚从伦敦塔出来。

只有几分钟时间了。休赶到国王十字车站,跳下出租车,向驶往剑桥的火车奔去。火车刚要启动时,他爬上一节二等车厢,一屁股坐在靠窗的一个座位上。外边,车站柱子,然后是木棚、煤堆和铁路公寓阴沉的背面缓缓滑过。这时候刚近傍晚,但天已开始黑了。

他一心在想着自己的事,对周围的事都没太在意。近旁的其他的乘客就在他的视线内,但他却对他们视而不见。他取下背包,一下砸在大腿上,用手拍了拍——他能感觉到日记本就在里面,能明显地感觉到它棱角被磨圆了的厚厚封面——他又是一阵兴奋,一阵抑制不住的激动。

凝视着越来越暗的车窗,他隐隐地意识到窗外飞驰而过的物体和车厢内的人和物体在窗玻璃上若隐若现的映像。他定了定神,开始清点手里的东西。他明白,那个日记本虽然让他兴奋不已,但里面也有不少水分,也更有它不容乐观的一面。因为他脑子里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他觉得这一发现将对他的事业有很大的助益。它可能在研究达尔文的学者圈里引起巨大的轰动。不过很明显,它不会引发什么新的观点——那人的怪癖和疾病已是众所周知——但它却是一份来自他的家庭成员的记录。他只是怀疑它的准确性如何。没错,它勾勒出了达尔文作为一家之长的形象。但这里的描述却更加复杂,更加细致入微——而且并不都是些溢美之辞。莉齐似乎暗示了这位老人像避难一样躲在家中。与外界任何的交往都会刺激他的自疑病,而让整个家翻个个儿——或者更准确地说,让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片压抑的迷雾中。达尔文的脾气和抑郁似乎让所有的人都非常害怕——这与他那根短棍有什么关系?或与窥视来访者的镜子有什么关系?与伦纳德所说的老船友来看达尔文后,他变得非常的心烦意乱又有什么关系?莉齐对事情当然有她的看法。实际上,她产生了一种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房客在等待朗·西尔弗的木腿那可怕的嗒嗒声时同样的感觉。

不过,俗话说得好:在侍从眼里没有英雄。他想起那句反驳的话——只有侍从才看不见英雄。

他努力想像莉齐的样子:年轻,不到20岁,身穿高领的衣裙,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冷凛凛的冬日阳光,在一条条地写着日记;或者是穿着长长的棉睡裙,倚在床上,烛光下的影子在墙壁上摇曳。他想像她绞尽脑汁寻找词语表达自己混乱的情感的样子。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摇了摇头不再去想,但她那双眼睛仍然在那里——那样真实——反射在漆黑的火车玻璃窗上。他一惊,想把头转开,但突然感觉到有一只手放在自己的手臂上。

“我在想你看见我没有,”贝丝说。

他简直难以置信。她面带微笑,像斯芬克司那样让他难以理解。

“贝丝,我的天。你在这里干吗?”

“到剑桥去。你呢?”

“也是。”他感到非常惊讶。“你坐这儿多久了?”

“比你早一点。你就从我面前走过去,然后坐下来。敢情你是在沉思什么。”

“对不起。是的,我没注意到。我在想事情。”

“看得出来。我差点没认出你。你的胡子怎么了?”

“我把它刮了。”

“新生活新面貌?”

“是吧。”他一副自嘲的似笑非笑的样子。“我正起步做点小事——生活——然后再做大事情,比如理发。”

“明白了。”她仔细打量着他。“啊,你看上去不再像无家可归的人了,更有主流倾向了。不过,看上去很不错。”

“你也是啊。”

她是不错——蓝色牛仔裤,汤匙领汗衫,头发也扎了起来。他摇了摇头。

“难以想像,——居然这样碰到你,”他说。

“我知道。上次从船上最后一次看到你的时候,你不过是孤零零的岛上的一个小人影。”

“而你——很快就消逝在天际。”他回过神来。“老天,对不起。我忘了你母亲和葬礼的事。希望……那些事不会让你太难过吧。”

“事实上是非常难过,比我原先想的更糟。完全没预料到。”她目光从他身旁看着窗外。“她原来就患有心脏病,但她没给我们讲过。”

“我很难过。”

她转过眼看着他。“你从来不会真正相信自己父母会死——说来有点迂,但真是这样。我们关系很好。”

她说话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一丝的自怜。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还没完全从刚才见到她时的惊讶中回过神来。

“在这种时候,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她继续说道。“你会看到你自己真实的一面。所有隐伏在内心的东西都会显现出来。”

“比如说呢?”

“哦,我也说不明白。感情,未曾了断的恩怨冲突,以及那些你从未意识到的东西。你肯定也有过这种感受。”

“是这样。”他说。然后他换了一个话题。“你父亲呢——他没事吧?”

“不太好。他们结婚37年了,大学二年级认识的。开始的时候他完全懵了,等现在醒悟过来后反而更加痛苦了——日常的点点滴滴都让他想起她不在了。我觉得他现在还仍然不太相信这一现实。他不愿把她在留言机里的口信删掉。我得想想将来怎样更多地呆在他身边。”

“是家人打的电话吗?在岛上?”

“是的,我弟弟内德,比我小5岁,住在加州,所以不能帮上什么忙。都这样。”她耸了耸肩。“你——告诉我一些你的事。你什么时候离开那里的?”

“到现在差不多3个星期了。我真呆厌了。你们俩走后,事情不再是从前……”

“你一个人感到太寂寞了。”

“不是。不过我的确想做点什么。”

她微微一笑。他觉得她的笑容很有些哀伤。

“那个项目呢?谁负责了?”

“有两口儿来了。我觉得他们很不错,很认真。”

“你又一个人了。”

“算是吧。想起来了,奈杰尔怎样了?他在干什么?”

“我也不很清楚。”

“你不清楚?”

“我们各走各的了。”

他的心悬了起来。“怎么回事?”

“真的不好说。他一定要参加葬礼,尽管我不想让他去。我的前夫也来了,因此有点儿……紧张。我记得看到他们两个故意互不理睬,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