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孟翔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张中将发来了电报,给孟翔一个新的坏消息:合肥地区的日军第3师团已经出动,目的很明显,援助第16师团并救出第30旅团。
孟翔忐忑不安地给张中将回复:如果第3师团增援而来,那潢川和光山还能守多久?
张中将的回复很干脆:不到一天。
孟翔知道张中将的为人,他是一个不会轻易说软话的铮铮铁骨汉子,也不是那种喜欢找借口保存实力的人。既然张中将说不到一天,那情况只可能比这更糟糕,甚至更加没有余地。
第3师团从合肥感到这里,需要四五天时间,即便沿途的第二、第三、第五集团军以及张中将手里那四个师进行拼死抵抗,也拖不了多久,毕竟四个集团军都已经损失巨大、无力支撑。并且日军一个旅团被围困,第3师团肯定会快马加鞭的加快行军速度。这样估计起来,孟翔只有五天的时间吃掉第30旅团,否则五天后第3师团赶到,之前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心急如焚的孟翔走到野地上拼命的转动脑子,眺望着已经近在咫尺但又似乎遥不可极的日军阵地。无意中,孟翔发现自己的两脚都陷入了遍地的泥泞里。经过这两天的大雨,交战地区的地面早已经泥泞不堪,浸透了雨水的泥土不但一片稀烂,而且土层也极为松软。
“有了!”孟翔激动地脱口而出。刚刚有一道灵光闪过孟翔的脑子,他被这个涌上心头的想法给激动得都有些失态了。孟翔急忙问李兴武:“各部队距离日军的阵地大概有多远?”
“五六百米吧!”李兴武举着望远镜目测着。
“日军阵地距离淮河有多远?”
“两公里左右。”
“我想到办法了!”孟翔激动地道,“已经在河边占据的地盘其实并不大,我军只要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掘进,慢慢地蚕食日军的阵地,一天之内就可以把日军挤下淮河。当然,日军一定要派兵来的争夺的,这样一来,我军的进攻战自然就转变成了防守作战,各部队的兵力都三倍于当面之日军,虽然进攻难以啃动日军,但防守作战必定十拿九稳,不在防御作战中还能给日军很大杀伤的。这样一来,日军是越打越被动,我军是越打越主动,要不了几天日军会被挤下河去。要是日军沉不住气,全军出动向我反击,那就是对攻的局面,我军就求之不得了,双方混战在一起,日军飞机来了也不敢乱扔炸弹,而且挖掘堑壕,也能有效地让我军在野地上减少因为日军轰炸而产生的伤亡。并且你看看现在的地面,被雨水浸泡得非常松软,挖掘起来更加的方便,也更加的快捷!”孟翔在激动之下,思路豁然开朗,越说越有头绪。
“好主意!”龙慕韩和王劲哉一起称赞,李兴武的你,两眼也炯炯闪亮。
自从潢川被中国军队重新夺取后,心情就一直很恶劣的筱原少将在今天看到暴雨停止以及己方航空兵的出现,沉闷的心情一扫而空,精神也随着天气而神清气爽,整个人简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航空兵的大力增援,此时的筱原少将已经完全不担心己方部队遭到全歼的结局了,他甚至开始策划起如何突围以及如何协同几十公里外的第19旅团一起夹击这些该死的支那军而报仇雪恨的后续战事了。
筱原少将的好心情只维持了一上午。中午时分,几个负责在前线观察敌情的军官跑过来,汇报了一件让筱原少将原本阳光灿烂的心情一下子又蒙上了阴影的报告。带着望远镜跑到最前线的一个阵地上,筱原少将立刻看到了对面中国军队正在热火朝天干着的事情。
第一百一十五节 关门打狗(4)
通过手里的十六倍望远镜,筱原少将清晰的看到包围自己部队的几万中国军队正在挥汗如雨地挖掘着无数条壕沟,并且这些壕沟正一点一点的向日军阵地延伸,看上去密密麻麻犹如数百条正在生长中的特大号蚯蚓。仅仅在观察的这半个小时内,这些壕沟就平均向日军阵地逼近了五六米,中国军队显然是在使用着众多的人力进行轮流掘进,并且由于这场大雨,使得泥土松软稀烂,挖起来要比平时更加省力的多了。实际上,中国军队可以把速度提高到每小时十五米的,但孟翔反复要求部队提高坑道的深度,所有的坑道都要挖到一米八的深度,这才使得掘进速度慢了近一半。之所以把壕沟挖的这么深,自然是为了防止日军的空袭和炮击。
筱原少将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得出的计算结果让他的额头上立刻流下了冷汗。半个小时四五米,一整天就是二百三四十米。按照这个速度,中国军队只要挖上两天就能挖到自己部队的眼皮底下,在挖六天就能硬生生的把自己的部队挤下淮河去。当然了,中国军队的目的肯定不是把日军给挤下河,而是将双方部队的阵地缩短到一定的距离,然后发动全面总攻击。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中国军队挖上四天就可以对自己的部队发动总攻击了。而筱原少将从师团长那里得到的许诺是:最快六天内,援军一定到达。
这其中两天的时间差,足够人数是己方三倍多的中国军队将自己杀得干干净净了。
毛骨悚然的筱原少将急忙嚎叫着让旅团参谋长田中中佐去请求航空兵增援,同时命令部队立刻展开反扑。
从下午开始,第30旅团的航空兵和炮兵的驰援下,轮番出动了以大队为单位的部队进行反扑,对正在挖掘壕沟的中国军队从各方面进行了凶猛如困兽般的反击。野地战又爆发了大规模的野战,但形式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孟翔设计的这个坑道掘进战术还是很巧妙的。一米八深的坑道,既能有效地步步蚕食双方的距离和日军的阵地,也能有效地抵挡了日军炮火和飞机的轰炸,只要炸弹或炮弹不是直接掉进坑道里,那趴在里面儿的官兵基本上不会被炮弹碎片击中,这样自然大大的减少了伤亡,同时这些坑道在日军反扑的时候也成了战壕。为了让部队卖力,孟翔特别拿出十万大洋悬赏,向各部队宣布第一个攻击日军占领区内的部队奖励五万大洋。对于这些钱,孟翔也不很心痛,反正战后会被军委会报销。在白花花的大洋的刺激下,各部官兵们都卖足了力气。
日军的每一次攻击基本上只持续了一两个小时就无疾而终了,并且每次还付出了好几百人的伤亡,最终取得的只是捣毁了十几条壕沟的微不足道的战绩,同时还有上百条正在掘进着。当日军反扑的时候,基本都是跑在空地上;躲在坑道里的官兵们自然占据着地理优势,雨点般的手榴弹让日军人群向油锅一样沸腾爆炸。因此日军的攻击不但毫无作用,而且还白送了不少人命。另外,协同第30旅团作战的第16师团第22野战炮兵联队由于一直在肆无忌惮地开炮轰击,彻底暴露了位置目标。曲阳先是锁定了日,你军炮兵联队的位置,然后悄悄地集中了几个部队的所有火炮,最后对日军炮兵联队的阵地猛然间展开了排山倒海般的齐射,一下子就让日军们数十门火炮尽皆成了废铁。等损失惨重的日军炮兵回过神来进行报复性的火力压制时,曲阳等炮兵们早就转移了位置。
急红眼了的筱原少将随后请求增援来的航空兵飞机改为投掷毒气弹,同时旅团的炮兵部队也一起发射毒气弹。但可惜,虽然大雨已经停了,但此时的风力还是不小的,再加上空气潮湿以及中国军队早就有了对付毒气弹的经验和工具(肥皂水、湿毛巾等物),使得日军的毒气攻势也毫无效果。
迫于无奈的筱原少将只能命令部队也就地挖掘堑壕,以堑壕战对抗堑壕战,和对面的中国军队比起了修理地球的速度。同样可惜,中国军队人多力量大,因此速度要远远超过日军。
当天晚上,中国军队阵地上仍然热火朝天地继续挖掘战壕。王利军则带着他的机动团以及骑9师的七八百骑兵继续找日本人的麻烦去了。这使得精神高度紧张的日军第30旅团全体日本兵在这个晚上又集体失眠了。机动团的机动性非常好,东一锤子西一棒地吃着日军阵地边缘的小股部队,并且打完了就跑。筱原少将本来也没有把东边阵地被消灭了三十个士兵、西边阵地被打死打伤了五十个士兵这种小小的伤亡放在眼里,但天亮后的统计数字让他险些再次气疯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这支中国的机械化骑兵部队便足足消灭了两个中队,并且搞得整个第30旅团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又瘪了下去。
孟翔的那种特殊的“狡猾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