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任务显然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计划赶不上变化,趁着中国人还没有什么动作前,先护住了搭档“大白鲨”这家伙再说。
要是他的妻子和女儿要是听说他们的丈夫和父亲牺牲在任务中,一定会非常伤心欲绝的。
冲着本土内陆全速疾飞,直到遇上路桥机场起飞的四架苏…27,同时从衢州机场塔台那里确认那架F…22“猛禽”早已经转身离去,金宏宝和苗浩东两位飞行员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真是死里逃生,躲过了一劫,否则他们就只能舍命一搏。
美国人的反应无异于证明了林默的行动已经成功,连消带打化险为夷,直接破了F…22“猛禽”小队的一次试探,中国人手上的底牌依旧还留在手中,蓄势待发。
此消彼长之下,形势倒转,美国人的F…22“猛禽”战斗机小队反而陷入了大麻烦。
嘉手纳空军基地立刻紧急起飞了四架F…22“猛禽”战斗机,满载弹药地全副武装杀奔过来。
冲绳基地的普天间机场数架海事搜救直升机纷纷起飞,附近海域的日本舰艇也接到了美国人的命令,朝着F…22“猛禽”战斗机的方向快速驶来。
一时间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动静绝对不会比中国小到哪里去,东海上空战斗机四处乱飞,仿佛随时会爆发一场大空战,周边领国被这股浓浓的火药味吓噤若寒蝉。
被迫降低高度和掉头返航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没有影响到作战系统,可是F…22“猛禽”已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命运完全掌握在那个不明飞行器的手中。
驾驶舱失压倒还是小事,战斗机在4000米高度以上就开始自动给飞行员供氧,但高空的低温却让飞行员无法忍受。
在最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内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会降低6。5摄氏度,3000米以上高度通常都是气温极低的雪线,这种如坠冰窖般的严寒光靠那层薄薄的抗荷服是远远不够的。
高空的低温会使飞行员手脚麻木僵硬和反应迟缓,任何能量机动战术都会成为飞行员的致命威胁。
与其送死般拼上一场,还不如转身就逃,或许还能争取一线生机。
激光?还是物理硬破坏?
“大白鲨”无法判断自己的座机究竟是受到了什么样的攻击,他也不敢肯定是否与那个神秘的飞行器有关。
至少刚才他没有看到激光束扫射来时的丁达尔效应,若是让这种功率的激光束擦过脑袋,估计整个脑袋立刻就会变成燃烧中的蜡烛芯,嘭的一声变成一团火球。
难道刚才撞到了对方,一想到这个猜测,“大白鲨”心底一阵发抖。
上一回美军的EP…3“白羊座”电子侦察机与中国军方歼…8战斗机发生擦碰,不得不迫降中国军用机场,结果下场是被大解八块。
美国空军不得不用RC…135战略侦察机完全替代了EP…3侦察机,若是自己和这架F…22“猛禽”战斗机落到中国人手上……
“大白鲨”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佩发给飞行员的自卫手枪。
真到了那个时候,也许,大概,还是给自己脑门子来上一发,更靠谱一些吧。
抱着心中忐忑不安,“大白鲨”全速驾驶着战斗机飞向冲绳基地,离冲绳越近,他就越安全一分。
“‘大白鲨’,注意,你的身后发现不明红外反应,距离9公里,正在快速接近。”
RC…135战略侦察机组在“大白鲨”耳边传来令他魂飞魄散的声音,一张黑脸刷的黄了,这简直是阴魂不散,要穷追猛打啊。
此刻F…22“猛禽”战斗机就像是一只待宰的肥鸡,摇摇晃晃地保持在2000米的高度,甚至顾不上身后悄然跟踪上来的变形翼战斗机。
3000米以下高度对于F…22“猛禽”战斗机来说,失去了必须的机动空间就意味着自我解除武装,完全就像一个被插了牌推上法场的死囚犯,想反抗也是有心无力。
从技术层面上看,第18联队的飞行员们应该在看到“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第一眼时就应该扭头就逃,而不是胆大包天地追过去还想再看上一眼,这就叫作自作孽不可活。
第863节 草木皆兵
战斗机性能的优势使龙骑士的战斗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刚才的战术与其说是技,还不如说是力。
一力破十会,这就是“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占了技术等级的优势,完全不需要林默煞费苦心地去施展气动力攻击技巧。
仅凭变形翼战斗机的自身能力就足以让F…22“猛禽”自投罗网。
那根看似很多余的朗基努斯之枪出乎意料的十分好用,蜻蜓点水一般在“猛禽”的脑门子上轻轻一点就轻易地解除了对方的战斗力,由于战斗机的脆弱,甚至连补枪都不需要。
空骑士的刺客属性充分得到了诠释。
美国人难得吃了一回信息不对称的大苦头,直到现在也依旧没能看清楚那架神秘的飞行器究竟长什么模样。
雷达隐形加上光学隐形,使美国人能用的侦察手段也仅剩寥寥无几,这份郁闷让一向标榜引领新技术战争格局的美军颜面扫地。
“歼…10小队已经解除危险!‘1号’,你还没有解除全隐形状态吧。”
曹岳阳上校的声音通过卫星传递过来,林默的“龙将”战术头盔的面罩显示屏上出现了另一架F…22“猛禽”的身影,这是通过EODAS传递过来的光学成像画面,围魏救赵战术得到了意料之中的成功。
“仍在全隐形状态中,正跟在其中一架‘猛禽’的身后,需要击落它吗?已经发现另外一架‘猛禽’的踪影,4点钟方向,距离30公里,预计45秒后,两架F…22将会汇合。”
机载计算机系统自动锁定了目标,林默向衢州机场塔台发出询问,虽然电磁轨道炮一直处于充能状态,到现在为止依然一枪未放。
这会儿主动权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美国人眼看着就要抓瞎了。
林默这样请示,因为他知道监听这个加密通信频道的人肯定不止一个。
两架从不同方向互相快速接近的F…22“猛禽”战斗机一览无余地曝露在林默的视线里,他甚至连光镜术都没有释放,EODAS极好的补充了视野。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赠送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通过分布于战斗机多个位置的光学系统为林默提供了全向视角,轻而易举地发现了从侧后方向突然提速追近的F…22“猛禽”战斗机。
同样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杰作,F…22“猛禽”虽然预留了EODAS的安装位,却因为电子数据结构问题,根本无法安装这一先进的系统。
美国人要是有自知之明的话,应该是有多远躲多远才对。
抛开雷达系统,“猛禽”在“妖孽”面前整个儿就是一悲剧。
这种全面的技术压制,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也同样是束手无策。
世界上任何一个战斗机生产商也没可能像林默那样胆大妄为地集结中美俄三国技术于一体,而且不需要通过任何相关部门审批,自筹经费和设备,联手行业内的牛人们群策群力,不惜成本代价的设计出图和一点点拼装成形。
最后还败家的复制了珍贵的封禁科技瑟尔发动机,与另一个世界的魔法引发了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却拥有极大好处和实用价值的特殊变异力场。
电磁轨道炮已经顶在了F…22“猛禽”战斗机的后脑勺上,龙骑士随时做好了击发的准备。
F…22“猛禽”就算再先进再强大,在30毫米口径全装药的高爆电磁炮弹面前,也就配一炮死的命。
“这里是南京军区指挥中心,‘1号’,结束跟踪,返航吧!”
林默话音刚落没多久,取代曹岳阳上校的是无线电频道内传来另一个声音,隐约可以听到无线电另一头传来吐出一口浊气般的声音,下此命令显然也是经过了非常巨大的心理斗争。
一架F…22“猛禽”的击落战绩算到谁头上都会是大功一件,南京军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林默吃肉,他们也能喝汤啃骨头。
南京军区的空军大佬果然插手作出了指示,经过种种评估后还是放弃击落已经没有还手之力的美国战斗机,尽管对方曾经锁定过林默,但是并没有真正发动攻击,因此南京军区不可能由林默随随便便地引发两国大战。
能够给美国人一个教训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把本国杀手锏战斗机再一次落入美国人视线里,军方考虑的方方面面则要更多一些。
嘿嘿,全隐形,让老美猜去吧,这次的实战记录一定会成为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空军高层虽然很想把这架侵入中国沿海领空的战斗机从天上揍下来,可是他们还没有做好与美国人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1号’开始返航!”
林默的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