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跳过去,便是我等头领!”旁边的猴子见这老猴说道了如此乐事,也就围上来,搔头搓掌地闹个不停。
“好,我便去一试,平日里倒是无甚乐子!”
石猴有灵性,天生有神通,胆大又心细,那区区千丈悬挂的瀑布,又怎能拦住他,于是他跳过去了,成了一群猴子的大王!而山也有了名字,叫花果山,那水帘后面地洞,也就成了水帘洞。
一日,忽有小猴来报,说那老猴死了。去看了后,石猴很悲伤,因为这十年来,已经有不少老猴死去,现在连这当年算是间接帮了自己的老猴也死了。猴子虽然通灵,也算是妖类,自然会一些吸纳天地灵气,从而让自己延年益寿,但猴子不过是凭借本能成精,本领不高,更谈不上跳出六道轮回,享那仙人之福。
猴子中有道听途说之辈,说是大体上无边大海那一边多有神仙出没,让大王去学些本领回来,好叫这满山的猴子猴孙能沾沾光。
猴子出发了,带着长生的欲望,带着跳出六道轮回,脱离死难转世的欲望,去了。他不怕苦,因为他知道,自己付出得越多,便能得到越多。在花果山的时候,只要他跑的地方越多,总能摘到最多的桃子……
小乘佛教,大雷音寺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停下了讲解经书,他讲的是寂灭大道,虽然他自己都很多地方,但谁叫那两位教祖大人每日里都是在那虚无中打坐,什么事都交给他了,一时间,如来佛祖觉得,自己就是佛教兴盛的希望。以前不被通天教主器重,现在却被两位教祖大人全权托付,他心里更多的是雄心壮志,想要做一番大事。
“尔等先行退去,阿弥陀佛,我佛尚有一番机缘!”说完,如来径直散去了那些听讲寂灭佛经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听懂多少,也不知道这佛祖讲得究竟对不对,但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因为至少这经书里面,很多东西他们听不懂。听不懂,他们就认为是对的,因为自己能听懂的,也不叫寂灭佛经了。
如来伸手拿出一个七彩氤氲的树杖,正是那七宝妙树杖,看着这以前在自己眼中高高不可攀的圣人成道法宝,如来很多感慨,自己也算是有机缘的,但愿能多做一些事,让佛教大兴,那么自己道之一途,也多了很多希望。
“准提教主不出,幸好有我如来。此番倒是正好借名行事,行那教化之功!”
随后,如来施展准教主能力,不久便到了海边一处山头,掌中佛国一现,便布下了满山宫殿观宇。“老祖山中坐,只待一灵猴”
第006卷 诸圣黄昏
第225章 … 西游(中)
话说上回,有天生灵猴为了追求长生,让那花果山的猴子猴孙都能学到仙家道术的机会,编木成筏,带上野果便上路了。
灵猴在大海中一路漂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上岸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沿着海岸一直走,不知路过了多少村庄,也不知被多人喊杀喊打,但是他始终连一个会飞的人都没遇到,更别说那传说中能举手抬足毁灭天地的神仙一流。
这地仙界,以前乃是神州大地,可惜那圣人大教互相倾轧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那修道之人多如牛毛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那以前到处拉人入派的蜀山剑派之流,也已经销声匿迹,都似是冬天的蛇一般,蜷缩在洞里,不出来了。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鸿钧道祖借助天道法轮,分离了仙凡鬼神,修为到达返虚中期,后期实力的,尽皆被强行拉去度了天劫,大部分人难逃一劫。这些是修为中等的人,剩下的修为低的,自然是被这天地间疯狂地变化给吓住了,谁也不敢胡乱在行凶。因为头顶那无处不在的天劫,可能随时都会降下来。
而修为高的人,更是能从这些天地间一系列的剧变中,嗅出来一些不一样的味道。封神一战刚刚过去,天地间修道之人死伤是何其惨重,真正有道行的修行者。都是找一处天地灵气浓厚地地方,静静地修炼,吸纳天地灵气,行那造化之功。不是每个人都像那些个名门大派出身,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那百万年难得一见的混沌丹和九转金丹,更多的人,是不能似青丘山一般,先修道行。然后提升法力。
于是,道行高的,不高不低的,低的都全部藏匿不出了,莫说一只猴子,便是那君王亦是难得寻到一位仙师了。石猴的信心正在那日复一日的寻找中被一丝丝地抽离。
每当石猴要放弃之时,他便会想到如果万一找到了神仙。那么就能有机会学到长生不老之术,岂不是莫大机缘!于是他咬牙坚持了下来,虽然有些望梅止渴,但是他至少没有放弃,欲望地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找人拜师,然后长生!
一日,石猴为了躲避那些举着镰刀锄头追杀他的一大群凡人,却是到了一处高山脚下,正坐下休息,却是听到前方一位樵夫作歌而来。
“古来阴阳两象分,一朝仙凡神鬼离,腾云驾雾歌四海。闲来无事诵黄庭!”
石猴天生聪慧,便上前询问此歌为何人所作,樵夫也是善人,径直相告,说是山上道观所传授的小调。
石猴一听,大为高兴,便上山拜师!
山上有道观,道观里面也有道士,虽然他没有拿着拂尘,却提着一根树杖。自号菩提老祖。
“你要拜我为师?”
“小的正有此意,望仙师恩准。”
“我为什么要收你为徒?”
“因为我是第一个能找到此地拜师的灵猴!”
“收徒是有条件的。”
“只要能长生,其他随老师之意便是!”
于是,两个巴掌拍响了,猴子成了这时刻都提着一根树杖的号称菩提老祖地弟子,因属猢狲一类,拆字赐姓孙,名悟空。
菩提老祖教没有亲手教孙悟空什么东西,只是用手中树杖一刷,便将孙悟空刷进了一处幻阵中去。
菩提老祖是如来佛祖所拌,手中树杖也是那七宝妙树杖,而教给这孙悟空的东西,也不是他如来佛祖所创,乃是被西方教二位教祖当年预先设在幻阵中。
当年接引教祖有言,西方教寂灭佛法虽有三千法门,但却不过是两大类而已,一是大毅力,以宏愿证道之法,立下佛门道果宏愿,以道果证道寂灭;二却是以虚妄证道,看穿世间万物,看透世间本质,以寄托虚妄证道寂灭。两类法门无甚高下之说,
段的不同。
如来佛知道这位石猴乃是无数年前两位教祖为了西方教气运,和女娲圣人的一场结盟而生的产物。虽然后来双方多有罅隙,但圣人手段,却是难以反悔,而两位西方教教祖也将佛门地进一步发扬光大寄托在了这石猴身上。
不是石猴有多了不起,他只是一个机缘,是一个导因。或者说西方教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借口而已。
三年后,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也学会了当年准提和接引二人有感东海黄靖所施的七十二变之法,而创出的类似法门,也叫七十二变。但是两人终究没有那青云遁功法,而为这猴子在那虚妄境中留下了另外一个腾云驾雾的法门,筋斗云。
“老师,我已经学会了长生不老之术,和那七十二变,筋斗云。如今已是百年之久,我想回去看看我那花果山的猴子猴孙!”猴子觉得自己的欲望目标已经实现了,想回家了,人成功后最想做的事,莫过于衣锦还乡,猴子也不例外。
“恩,你走吧,以后你我师徒自有相见之时!”
猴子一个筋斗云离开后,菩提老祖一抖手中七宝妙树杖,顿时变幻原身,成了如来佛!
“我小乘佛教便要靠你发扬光大了!”如来佛说完,却是手一挥,收了那掌中佛国,那仙乐阵阵地道观,便瞬间消失了。
如来佛这一走,世间少了一个菩提老祖,多了一个孙悟空。
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水帘洞。不出他所料,猴子猴孙已经老死了很多,未通灵的猴子,不过二十余载岁月,而通灵之辈,也难以度过那猢狲类的百岁之劫。
伤心之下,孙悟空便将自己在菩提老祖那里学到的一些道家功法教给了自己的猴子猴孙,然后拉起了一面大旗,写着齐天大圣,每天安逸地做起了猴王。
水帘洞这一洞天福地还是被一些巨山恶泽的妖王所知晓了,从此来挑山门的妖王络绎不绝,强如孙悟空者,也是疲于应付。
后来,又有一个猴子将自己道听途说知道的一件事告诉了他,说是东海龙王宝贝众多,大王虽然盖世无敌,但也需要一件盖世无双的兵器啊!
于是,猴子再次产生了欲望,以前是那长生之欲,现在是那神兵利器的诱惑!
东海
“父王,有一猴子,打上门来了,说是想讨要兵器!”黄青云向正在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