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快要崩溃了,坐在椅子上,半天缓不过气来。
天,这家公司没救了!
而且,我也完蛋了!
薰事会主席莫伦先生用奇怪地眼神看着他,用不容置否地声音说到:“阿兰派克先生,董事会请你来,不是让你发呆的。既然银行不愿意融资,那我们就单干。你去联系一下内华达州政府,我们要在内华达沙漠,购买二十平方公里的沙漠,作为实验工厂。只要电厂运行,就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其他人投入。哪怕美国的银行财团拒绝,我们还可以说服欧洲、亚洲的投资者!”
阿兰派克用看白痴的表情,看着莫伦。
你把财团得罪死了,还想继续动工?欧洲亚洲的财团又怎么了,只要美国政府一句保护国内能源,就能将你彻底封杀出局。而政府,不就是财团的代言人?
可是到如今,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些财团为什么不在乎太阳能这个庞大的市场呢,这真是奇怪了。不是都说了,未来是太阳能的天下吗?自己还巴巴地上门请功,向他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远景规划。
可是,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阿兰派克有气无力地接受了董事会赋予的任务,虽然他对成功,没有一点把握。
同样是资本家,是商人。
因为所站的高度不同,阿兰派克先生,怎么也不能明白,大财团们的心思,并不是他一个小人物可以揣测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财团的力量
兰派克不想跟公司一起完蛋。
他还有大好的人生,不想这么早,就成为一名流浪街头的失业者。
虽然大财团抛弃了他这个告密者,可是纵然心中有再多的怨气,换个思路,像他这样无足轻重的小卒子,对方把他当作用过即丢的厕纸,他也不敢依着董事会的意图,和财团作对到底。
在这个国家,宁可得罪政府,莫要得罪财团!
也许再次背叛公司,还是得不到自己梦中所企求的好处,但至少不会被财团最后清算。
思来想去直到凌晨一点过,无心睡眠的加州太阳能公司总经理,趁着天亮前最黑暗的夜幕,驱车来到了各大财团租住的酒店,求见奥莱德。
阿兰派克直接乘电梯来到一百零一层,向值班台通报以后,紧张地坐在会客室沙发里等待。
大楼一百层以下一片漆黑,酒店的住户和一些租赁单位,早就已经入眠或是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但在一百层以上,被各大财团包了下来。在这里,却是***通明,洛克菲勒财团在本地的职员们,急匆匆抱着大堆大堆的资料跑来跑去,一派繁忙景象,显然他们还在挑灯夜战。
可以想见,加州太阳能公司的强硬态度,出乎了这些大财团的意料之外。
估计在他们看来,一个如此小的公司(十亿美元以下的公司,在洛克菲勒财团来看,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公司了),居然有胆量拒绝几大财团联手,不光是胆子极大,也说明了他们确实有所依仗。
这么说来。太阳能电站的事情,可能就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大财团都有自己的专属实验室,阿兰派克送来的样品,经过了实验室的测试,其光电转换效能完全如报告中所说。
更可怖地。是这种太阳能电池可以达到量产!
这是什么概念?
这代表着一种可以彻底取代石油的新能源,正式登上了舞台!一旦太阳能电站大规模推行开来,对于大财团们掌控中的石油产业,就是致命的打击!
他们当然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美国地经济政策。
可是,他们能够影响其它缺少石油供应的国家,向加州太阳能公司抛出橄榄枝?只要确认太阳能的确达到了商业实用,可能不需要几年。这种新型无污染能源,将成为全球的标准能源供应。从而,江大财团们的石油产业,从世界经济顶端的神坛上一脚踢下来,沦落为可怜的失败者。
这是他们绝对不可接受的!
和加州太阳能公司地初次接触一结束,各大财团立刻回转到这里。召开了紧急会议。
美国十大财团,这是外界给予他们的评价。
他们相互之间,也不断在进行不择手段、你死我活的竞争。几十年来,许多财团之间已经结下了生死仇怨。可是在面临共同的危险面前,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他们所有的力量,来应对这次威胁。昨日的敌人,未尝不会成为今日地朋友。
如果可敬的阿兰派克先生。没有积极地向其他财团,一五一十地进行了密告。可能谋家财团,还会悄悄和加州太阳能公司达成合作事宜。以求从中分一杯羹。
但此刻,相互牵制的财团们,只能横下一条心,将来自太阳能电力供应的威胁,从根子上铲除掉!
各家财团地代表们,都带着大批的分析师,还有不少是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的资深探员。几百号人将一百层以上的楼层全部占据,再多达千名的洛克菲勒财团工作人员地协助下,眼睛充满血丝,寻找着那家神秘的太阳能片生产供应商。
应该说,这些人都是有着数十年侦查经验的老手,只要他们想,就是一只蚊子什么时候孵化、当初地产卵地在什么地方,也能被他们查个水落石出。
可奇怪的是,他们把加州太阳能公司历来的来往客户清单,从根子上都刨了一遍,可那家神秘的供货生产商,硬是找不到一点头绪。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除非是某个大国的秘密间谍网在背后支持,否则没有道理,他们会查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是某个大国的间谍网在活动,那就可以证明,这个所谓的太阳能电站,就是一个编制出来的谎言。整个事件,就是对方策划的一个阴谋。
那么,假如这是阴谋,对方想要从这个阴谋中得到什么好处?
石油?
让己方以为他们已经解决了能源供应,不再需要石油了,所以让美国也放松对石油的渴望。甚至是借此极力打击国际石油价格,从而获得充足的石油供应。
或者进一步,对方借此时机在石油期货交易中,大捞一把?
可是我们也不是傻子,几万名资深经济分析师、侦探,每天都在做最严格的分析报告。我们怎么可能想当初的苏联一样,听风就是雨,被一个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搞得疯疯癫癫,主动让出石油利益?
大财团的股东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家伙,想要用纸面上的计划来吓人,可能吗?
换个思路,设想这是一个积累很久的一个地下财团,他们早就想借此机会,取代几大财团的地位,所以才采取了如此神秘的举动,以避开能源商们的正面打击,这也可以说得通。
只是,他们就如此自信,能够挤垮来自全世界石油产业的联手不成?
要知道,虽然掌控了全球石油资源最多的,是美国几家大财团。可是,依靠石油吃饭的,还包括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石油业工人,以及上下游电力、机械、汽车、化工等上百种产业,更不要说中东那些产油国。石油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想要动摇石油能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就要打垮所有这些人!
别说那个不知道是否存在地地下财团,就是美国下定决心,要彻底更换能源供应模式,也会遭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力抵制。
这样大的压力。在座的各家财团,都
面其锋。
到底是哪个疯子,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挑出来,独自挑战整个世界!
二十一世纪,真是一个疯狂不断的世纪!
先是虚拟世界横空出世,现在又冒出来一个,痴心想要替代整个世界能源结构地地下网络。这个世界。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难道这就是随着科技逐渐积累,由量变而形成质变,引发的剧烈震荡?
也罢,就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可是纵观历史,旧势力从来就不会心甘情愿承认失败,乖乖交出权力。退居二线,甚至是黯然消失于历史的阴影之中。
不甘沦为配角的全世界石油相关产业,所发出的全力反扑,也必然会让这个地下势力。付出惨重代价。
就在各大财团疑神疑鬼,一面竭尽全力寻找那家神秘的供应商,一面在绞尽脑汁,思考这到底是一个骗局,还是确有其事。从而调整自己在能源产业中的重心地时候,一个洛克菲勒集团的工作人员悄悄来到奥莱德身边,俯身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奥莱德面色不变。将手头的资料交给了身边的助手,向其他人道了一个歉,神态自然地起身而去。
其他财团的代表注意到了他的离去,但看他神态自若,也没有在意,只是瞟了一眼,就埋头于自己地工作之中。
奥莱德一出离开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