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宫妃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门去上朝,更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来,慢说是文敬太子的丧葬事宜,就是寻常的折子拿来,他也是没法处理的,事务基本上都由李淳代理。

    原本以为风向早已向东宫倾斜的臣子们,一下子又愕然了。太子因病而不能去给圣上侍疾,亲自守在旁边侍奉汤药的便是舒王李谊和韦贤妃了。

    太子和舒王原本就呈分庭抗礼之势,舒王势力未必比太子小多少。此番侍疾,一旦圣上有什么不测……

    谁知道,这其中又会不会出现什么妖蛾子?

    太子这么一病倒是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可这形势,一个不小心就是东宫上上下下上千条人命啊!

    不用说,此时最着急的人,自然就是李淳。

    李淳第六次入宫求见圣上,可是却始终被拦在了含元殿前,不得入内宫。

    一向不大管这些事务的德阳郡主李畅,亦冒着大雪前来求见,请求为圣上侍疾尽孝。

    众人皆知德阳郡主出嫁之前是极得圣上欢心的,这些年嫁了郭家,不像从前能那么频繁地进宫了,可过年过节也常常被圣上召见,也不时会跟随婆婆升平公主见驾的。

    可是,宫里仍旧是只派了一个大太监来说,圣上在休养,不可打扰,谁也不见。

    李畅连丹凤门都没能进去。

    这个东宫,李诵已经住了二十六年了。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多年的争争斗斗,倘若圣上在这个节骨眼上驾崩,东宫将功亏一篑。

    舒王一派的臣子似乎终于要抬起头了,走路都是昂首挺胸意气风发的。朝中许多大臣都蠢蠢欲动,思量着准备一旦发生变故,就对东宫落井下石。

    东宫一派的一群谋士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奔走,打探消息。对于他们来说,一旦自己变成了站错位置的一派,等新帝一登基,他们不单是自己脑袋难保,就连家人亲朋都可能会受到牵连。

    一时间,风声鹤唳,剑拔弩张。

    太子侍读王叔文就是在这个时候单独求见了郡夫人郭念云。

    王叔文常年出入东宫,每次议事基本上都不会缺席。作为太子的侍读,他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在议事时,他一向对念云的才略颇为欣赏,但私下里,其实他们几乎没有说过话,最多不过是狭路相逢点头打个招呼。

    在他眼里,他的主子就是太子李诵,她这个广陵郡夫人见了他,还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王先生”。

    太子曾指派他教导广陵郡王,但是李淳那个小子,同他父亲太不一样了。他把自己的政治见解贯穿于课业之中时,李淳说,父亲派您来,是给我讲授知识的,先生您自己的见解,就不必多说了。

    自此,他也就把教导郡王的事给推了出去,一心只陪在太子身边。

    二十多年来,他几乎从未踏足过宜秋宫。

    直到这一天,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王叔文穿过后花园,来到给广陵郡夫人递了个名帖,认认真真的,来拜见郡夫人。

    念云听见是王先生来了,又这般郑重地递名帖,心里“咯噔”一下,忙亲自开门迎接。

    雪色初霁,浓云后探出半个黯淡的太阳,虽有曈曈的日光,却一点都不显得温暖,似乎比落雪时还要寒冷几分。

    王先生穿一件半旧的蓝布夹袄,两手笼在羊皮筒子里,头上戴着斗笠,斗笠沿上还有薄薄的积雪。七喜赶上去替他解厚重的蓑衣。

    他向念云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郡夫人。”

    念云挑眉,这王叔文想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她恭恭敬敬地屈身见礼:“王先生有要紧的事找我?”

    王叔文见她连寒暄都免了,索性来开门见山:“是很要紧。”

    念云请他进去,命茴香去烹茶。

    王叔文又站起来,朝她深深鞠一躬:“如今的情形,郡夫人也看在眼里。倘若此次有失,不单是整个东宫处境堪忧,你我恐怕性命都不保。所以,在下斗胆,请郡夫人出面。”

    李淳带着李畅两个在宫门前跪了不下五次都没见着圣上,她又能有什么法子扭转乾坤呢!

    “我出面?不知先生此话怎讲?”

    王叔文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求夫人出面,保下东宫,救我等一命,王某感激不尽!”

    念云蹙眉:“先生不必如此。我是东宫的儿媳,如果能帮到一分半分,也是我的分内之事,无需承先生的情。只是此时念云也束手无策罢了,还请先生明示。”

    王叔文低头轻轻抚摸着羊皮筒子上的针脚,缓缓道:“昔年郡人嫁与郡王时,只怕还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吧?”

    念云微微一震。他的意思,分明是知道她的身份,知道她从前同舒王的纠葛?

    念云没吱声,王叔文道:“如今宫禁之内已经被舒王控制了,我等想尽办法也进去不得。惟有寄希望于夫人。”

    念云犹记得那日他故意当着李淳的面嘲讽的亲昵。心里的谊早就死了,埋葬在了诡谲的政治斗争中。

    她以为,今生今世应该不会再见到他了。可是到了今天,他们要她再一次站在他的面前。

    隔得太久太久,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女孩儿,李谊也不再是那个年轻的皇子了。

    念云自嘲道:“先生高看念云了。我嫁入东宫这些年……早已与舒王恩断义绝,并无瓜葛。如今舒王只怕也未必能卖念云这个面子。”

    王叔文目光灼灼,恳切地看着她:“郡夫人不试试,如何知道?倘若今日王某还有更好的法子,自然也不会叫郡夫人去冒这样的险。”

    他说的也有些道理。李淳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她都有好几天没有见到他了,想来也是在为这件事伤神。就连郭鏦和子厚、宗仁他们几个都忙得好几日见不到人,弄得她在宜秋宫里能得到的消息都少得可怜。

    她去试试看,就算进不了内宫,也可探探消息,说不定能助东宫一臂之力,也总比在这里什么都不知道要好。

    念云深吸一口气:“罢了,我试试看。”

    王叔文深深鞠了一躬:“多谢郡夫人深明大义。”

第九十二章 弃江山() 
念云进屋重新梳洗换衣,梳个妩媚的发式,换一件松花绿长襦裙,在外面罩一件姜黄色白貂毛镶边的夹袄。

    七喜取来那温暖柔软的白狐裘大氅要给她披上,她怔了片刻,摇一摇头:“不要这件。把箱底那件旧的浅银红织锦面的披风拿来。”

    一转身,却看见屏风后面似乎有人在张望,遂问:“是谁?”

    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有些怯生生地走出来:“阿娘……”

    后头还跟着两个小毛头。

    是宁儿带着宥儿和婉婉两个。

    小包子的身材这两年抽条许多,已经不再是胖乎乎的小娃娃了,开始慢慢的有了一个小公子翩然的姿态,加之他一向早慧,竟看着已经像一个小小少年。

    念云有些诧异:“怎么没在后殿玩,带着弟弟妹妹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宁儿乌溜溜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异样的情绪:“王先生要阿娘去什么地方?”

    念云一愣,原来让孩子给听见了。她只好摸着宁儿的小脑袋,微笑道:“不去哪里,阿娘进宫去看看你曾祖父,他生病了。”

    宁儿眼里忽然涌出一种复杂的,几乎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眼神,透出丝丝浓烈的担忧和不舍来。宥儿和婉婉一边一个上来抱住她的腿:“阿娘,你还会回来吧?”

    原来他们是在担心这个。也许他们不明白王先生和她之间的话,可是孩子的心灵天生是敏感的,察觉到了这其中一些难以言喻的情绪,竟担心她不再回来。

    她怎会不回来?再怎么样,也不过是见一见谊。

    她蹲下身,伸出胳膊搂住三个孩子,温柔地安慰道:“不要紧,阿娘会回来的,晚上阿娘陪你们用晚膳可好?”

    三个小娃娃于是都高兴起来,好不容易才放开她的裙摆,由着她走出去。

    念云长叹一口气,戴上风帽,向七喜吩咐道:“去通知郭家在外头的那些铺子,把郭小五就是广陵郡夫人这个身份放些口风出去,咱们这些年赈济灾民花的那些粮食,莫要白费。”

    七喜应下,又有些不放心:“七喜同夫人一起去罢。”

    念云摇摇头:“不必,你去外头办事吧。”

    她牵出睨雪,一步一步,踏着乱琼碎玉咯吱咯吱的往丹凤门而去。

    朔风如刀刃一般割在脸上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