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鞅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东南与韩接,所接处皆僻壤险川。韩三面被魏围。韩之大敌在魏而不在秦。

    秦东北接于赵。秦、赵同祖又隔于河。魏夺秦河西后,赵、秦由魏隔,秦在收回河西之前,与赵无土接。而且魏、赵因在三家分晋时,结下世仇,故相互争战年年也。

    北方的燕,东方的鲁、宋小国,不仅离秦甚远,且国弱地少连保国都不易也,哪能想到图霸之伟业?秦国公!阻秦霸业者,唯魏也。不是秦并魏,就是魏吞秦。魏在当今魏王之手,还没把秦放在眼里。这就是天赐秦的良机。秦若抓住,十年自强,二十年复河西。必将镇摄六国而天下惊!得天子致伯而称霸。”

    “好!好!好”听到天子之伯而称霸,就热血沸腾的秦国公,击掌大叫三声好后令道: “景监!快将先生之席,移至台上!寡人要好好倾听。”

    景监也是听的大喜,在心里为公孙鞅点了几百个赞。他一听主公把客卿喊为先生了,就知道他的大事已成。景监心里那可是一百个的高兴,立马就急急忙的把公孙鞅请上台来,将公孙鞅的席铺在了主公席的左边。他恨不得不铺席,而让公孙鞅与主公同席而谈。

    “快讲!寡人心急!”秦国公不等公孙鞅在席上跽定,就开口催道。

    沉浸于天下大事中的公孙鞅,那里还会管秦国公此时的心态。他在把握到秦国公的五羖大夫的标准后,而成功的献策,就激动的满脸通红,眼睛放光,一听秦国公的催促,就开口说道:“图霸的首事是治国。治国的首事是弃先祖的成法与成俗!”

    “什么?弃先祖成法?成俗?”秦国公虽然标新立异的胆子大,可再大也还没有想到不要祖宗的成法、成俗啊?这可是人们心中固定又神圣的东西,于是就惊呼了起来。

    公孙鞅听到了秦国公的惊呼后,笑了笑后解释:“呵呵,秦国公!先祖成法、成俗,是什么?是礼。可礼都是由人而起而制的。人都天生有欲,有欲后而不得,则自然生忿,忿生而无度量时则争,争则乱。乱中争强则凭实力,实力强则胜,胜者则定度量忿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就是礼。所以,这个先礼不可守,因为它是先强所制定的,对我秦后强者不利。

    秦要强大,就要先乱先强之礼后,凭胜而制后强者之礼。制后让民守之,即错法也。

    秦国公!错法就是破坏先强们的那些后代的天利,就是破坏臣民们早已习惯尊守的那些先祖俗习。不然,哪来的后强?不然,秦就莫想夺回河西之祖地。

    当然,破成法、成俗后,肯定会引起失去天利、享受先祖之福者的争斗;更会引起臣民们失去早已习惯的习俗后,而无度的争斗;但我后强之秦,用威刑驱之,重赏诱之,逼民按新法循守。”公孙鞅说道这,看了看秦国公。

48、公孙鞅三见秦公(3)() 
此时的秦国公,正沉浸于公孙鞅的讲述之中。公孙鞅一看,接着说道:“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民之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按新法而先备耕战,后得其乐。由此,秦地虽少则粟多,秦民虽少则兵强,能行二者于秦境内,则秦之霸主之道成矣。如果,秦国公不想错法,而守成法则一事无成,继续做先强之礼下的弱国。”

    景监对公孙鞅讲的这些不感兴趣,也听得不太懂。他只对主公的反映感兴趣。他看到此时的主公,恨不得钻进公孙鞅的脑壳里去。主公屁股底下的蒲团,早已被主公自己移动到了公孙鞅的席上。景监生怕主公清醒后,察觉自己失礼后又来骂他,就小声的提醒主公。

    “说什么?”景监蚊子般的声音,让只顾听讲的秦公不耐烦了,开口就责问景监。

    “你的蒲团!”景监一看,只好大声禀告。

    “蒲团,什么蒲团?”秦国公问后一看,是自己的问题,就打着哈哈解窘:“哈哈!失礼了!寡人搬回来,搬回来。”秦国公将蒲团搬回到自己席上后,突然想起景监的功劳来:“景监!看不出你看人还有真本事啊。寡人奖你荐才有功,赏你百金!”

    “谢主公!主公!赏景监事小,可现在已过申时了。主公与客卿已长谈多时。为了主公的身体,是不是让客卿回馆,明日再来献策?”景监生怕主公过于劳累,建议道。

    公孙鞅虽然讲得兴起,忘了一切,可一听景监的提醒,也怕累坏了秦国公,也跟着劝道:“是啊!秦公!客卿已占你三个时辰了。请秦国公休息,明日再听客卿献策!”

    “慢!景监所言虽善。可寡人盼先生之道久矣!今天好不容易听得有味,怎么可能在寡人兴趣正浓时,而停呢?”秦国公说着,兴奋的从席上站了起来,边在席上转着圈的走着,压抑着自己的亢奋,边指着公孙鞅说:“寡人与先生,真是相见恨晚。先生能否留下来与寡人同食?同食后再与寡人秉火夜谈?”

    公孙鞅一听到秦公如此的礼遇,激动的难于言表,但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激动,十分恳切的劝道:“秦国公如此礼待客卿。客卿感激不尽!客卿也恨为何今日才能与秦国公谋。只不过,秦国公乃一国之主,卿岂敢再占秦国公的宝贵时光!”

    “先生之言差矣。”秦公拦住公孙鞅的相劝,坦诚的说道:“无先生之霸策,寡人忙也是白忙。有先生之策后,寡人强秦就有了希望!所以,要是等到明日才再听先生之言,寡人将食不能咽,夜不能寐。你们想将寡人掉在半空中,是何居心?”

    景监那可是秦公肚子里的蛔虫,马上嘻嘻笑道:“既然这样,两位何不弃成法,退之简房,设一便席而促膝长谈呢?”

    “好!好你个景监!现学现卖,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先生累否?”秦公这是想起公孙鞅来,就关心起公孙鞅的累不累来。

    公孙鞅当然知道,这是秦国公的谦辞,听了要遭雷打的,就赶紧回到:“只要秦公不乏,卿可陪之畅谈三天三夜而不倦。”

    果然,秦公听后,手一挥就下令:“好!景监,快去备好!”

    旁屋。

    简房。

    武士只能在屋外听到室内的畅谈声。

    冬日的太阳无力的到西边歇息。

    朦胧的冷月又唤来启明星接哨。

    秦国公和公孙鞅就在这间简房里,兴奋的边食、边谈,畅谈了三天三夜而不知倦,

    “秦国公!对一项学问的怀疑,是绝不能成功的;对一项措施的怀疑,也是绝不能成功的;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必然被世人排斥。所以,不可跟愚昧的人讨论大事,只可以让他们看见这件事后的丰富的收获。高智慧的人,他的见识是跟世俗不同的,所以,成大功者只跟少数人谋,绝不去征求众人意见的。”公孙鞅是越说越亢奋。

    “对!寡人对此体会最深。哪怕是件小事,寡人只要一征求众臣意见,他们也争来吵去的,最后争得寡人都莫明其妙了。你说,错法第一步应该怎么走,什么时候走?”秦公听得也是越听越激动,两人已经谈到深处,秦公已经在问该怎样实施错法了。

    经过二次失利,前后长达八个月准备的公孙鞅,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竹简,递给了秦国公:“客卿费时数月,为秦国公准备好了实施错法的十一条令策。因秦民是推行霸道的利器,所以,这十一条律令,客卿是用粗浅的话语刻写的,并简称为《初令》。请秦国公看简!”

    、、、、、、

    秦国公看完简后,公孙鞅解释:“推行《初令》,约费时五年。五年后,民可改戎俗而开化;秦将仓禀充实而军力强大。到时,将挥戈击魏,收复河西,天子致佰!”

    “爹——!你听见吗?秦国有福!孩儿有福啊!”

    呜——、呜——!秦公呜咽哽塞,激动的站了起来。

    “上苍啊!你终于派黑龙(黑龙,秦国的图腾。秦国人崇水,以黑龙为图腾,喜黑色)把寡人的五羖大夫——送来啦!寡人——给上苍、给黑龙——行礼啦!”

    “秦国公、秦国公!不要这样!客卿岂能称……”

    “先生!这十一条《初令》,就是寡人朝思暮想,梦中所求的国宝。有了《初令》,秦就会在寡人手中恢复祖业,强压六国!先生,受请寡人一拜!”

    蓬!秦公趴在席上,嗵、嗵、嗵的就是给公孙鞅拜了三拜。

    公孙鞅噙着泪水,双手恭敬的挽起秦国公。两人双手紧握,四目泪流。

    距今二千三百六十多年的两个古人,没想到他俩定下的《初令》,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