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鞅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军士也不恼,依然笑着说道:“三个可能是初到雍城吧?肯定不晓得雍城规矩。”

    博士一愣,傻傻的问道:“嘛规矩?进个城去还有规矩?”

    这军士很有的骄傲的告诉到:“有啊!你们看城门旁立着的那块冀阙,就是站着十几个人围着看的那块石碑。”

    博士继续装傻:“一块石碑有嘛看头,还围这多人?”

    这军士有点不高兴了:“哎!你不要小看了这块石碑。上面刻得就是我刚问过你们的初令。凡进雍城的人,不管是什么人、哪国人,都得背会初令后才准入城。”

    博士将傻装到底:“不背行不行?我们脑子笨。我们就进城看看。”

    这军士呵呵一笑:“不行。这是为你们好!初令讲的都是要让你们知道的理,致富、发财、立功的好事。你们背下了,就晓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们背不下来,就不晓得初令是嘛?你们也许就稀里糊涂的犯了初令里的法,到受刑时,后悔都来不及哦?去学着背吧。不识字、我教你!凡是第一次进城的人都这样。”

    近侍武士还想讨饶:“个个都背呀?”

    军士眼睛一瞪:“当然。你看那个戎人不也在背!”

    公孙鞅赞许的看了看军士,上去流利的背完。博士也容易的过关。只有近侍武士,在那背了两遍才过了关。

    三人进得雍城,直往东市商业区走去。一进东市,就晓得雍城果然名不虚传。东市繁荣喧哗。无数个商铺你呼我喊的叫卖着他们的商品。雍城最闻名的秦陶、秦器、秦皿,竟占了东市的一半。各种各样的人,甚至还有河东六国和西戎人在各个店里走进拥出。

    公孙鞅看到一家用竹栅栏围住的陶器店最为风光,一面年陶的招幌在风中摇摆。他正准备进去,又看到这年陶的对面又有一陶店,也是一面年陶的布幌在风中招展,只不过颜色不同。他一问路人,才知是父、子俩分开的两个年陶店。黑颜色的是父,绿颜色的是子。公孙鞅一笑,转身走进了黑布幌的父店。

    “嘿!店不小啊。父子俩分开开店,买卖咋样?”卫鞅进门笑着拱手问道。

    店主抬头一看,来人气势不凡,虽穿身黔服,也不敢马虎。他热情的迎道:“开始难点,现在好啰!俺过去常说这小子懒,到处惹事。这不,初令一逼,他独立户头了。他不盘好营生就要挨饿,还要抓去充官奴。看店面,他兴旺得很,也晓得来看娘了。这初令啊,真是应了天生懒,人逼勤的这理。听说呀——搞初令的那个左庶长咋儿个到雍城啦!晓得不,还给雍城磕了九个头呢!”店家还要说下去。

    公孙鞅指着桌上的一把青铜壶问着店家:“能把这把莲瓣立凤盖壶让我看看吗?”

    店家愣了愣,马上告诉客人:“这——,这是我祖传的宝壶。不卖。”

149、雍城令,设宴引凤池() 
公孙鞅一听店家“这是我祖传的宝壶。不卖。”的话后,微微笑道:“店家!我是爱器之人,只看不买,行不?”

    店家犹疑了会,才答应:“我看你也是个不俗之人,好吧。让你看看也行。”

    公孙鞅见店家答应后,从桌上拿起铜壶,迎着阳光仔细瞧摸。这壶约二尺来高,深鼓腹,立蛋形。颈部圆直,口沿外侈小。肩上铺首衔环,颈盖上安一小环钮。壶盖上立一精致凤凰,振翅欲飞。鼓腹上九个圆圈配上简繁有序的采桑纹、燕乐纹,给人心情畅通,笔触活脱,耳目一新之感。这哪还是个盛水的铜壶?公孙鞅爱惜的摸着凤脚下的莲花瓣座,刚要与店家讨论制作方法。雍城令率人忽忽赶到,走进陶铺垂首行礼:“左庶长——!恕职来迟!”

    公孙鞅懊恼的一跌脚:“嗨——,我的雍城令大人!你来做甚?这下好了,我想清闲、清闲,与这位店家讨究、讨究这精巧的莲瓣立凤盖壶,也讨究不成了。我的好大人哦!我听说雍城匠器精良,今儿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啦!”

    雍城令忙一拱手,借话转弯:“左庶长!你可是大名鼎鼎制器的高手。朕特风闻前来,专为左庶长引路,让左庶长看看雍城器物、风情,并恭请左庶长指点一、二!”

    年陶店主,一听这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左庶长!一想刚才的谈话和对莲瓣立凤盖壶的喜爱,忙借雍城令的话尾,双手高举盖壶,往地下一跪:“大人!请收下小民——年陶小店的一点心意!这把莲瓣立凤盖壶,虽为祖传,制作巧美,但仍不能表达小民,对三个月,让秦兵器赶上魏兵器的制器博士地敬佩。请左庶长大人收下!”

    公孙鞅接过店家的壶,爱抚的摸了摸,又放回原处,对店家一笑:“看!你的一声左庶长,就把我想清闲的时光卖了。雍城令啊!我还能看那雍城的器物、风情吗?哈哈—,只好走啰。起来吧!店家。年陶的名声我是知道了。谢谢你陪我聊了会!你说得那些话,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这祖传的宝贝物器,是有灵性的,它保着你年陶兴旺。起来吧!把这宝壶收好。我下次来雍时,再来你这。你再让我看看,我就心满意足啦。走了。你忙吧!”

    五天后。

    雍城令在内城东南,饮凤池宴请左庶长。左庶长因秦西大局已定,欣然赴宴。

    饮凤池。由三个万把平方的水池,从南到北、连环组成。

    沿池堤岸。梧桐、桃树、夹竹翠抱。池内清静碧绿。

    公孙鞅在雍城令的相陪下,雅兴浓浓的游池,心旷神怡。

    众人走到几株高大的梧桐树前。雍城令一指梧桐,意味深长的给公孙鞅介绍:“周文王一日偶到此湖散心。他当时正为在周原之地定不定居而发愁!想到自己飘落半生,臣民无处安定时,从西边突然飞来六只凤凰,扑哧哧地栖在这六棵梧桐树上。周文王看着这六只凤凰,在此湖盘恒六天后,终于下了决心,定居周原。这六只凤凰一看周文王下了决心,就飞到这湖中洗净羽毛后,飞往东方。六十年后,从周原走出去的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为纪念此事,此湖也就叫饮凤池了。”

    公孙鞅听完,微微笑到:“这么说,这饮凤池是吉祥之池啰?”

    雍城令一脸欣喜,拱手恭答:“正是。职今天在此宴请左庶长!就是认定左庶长是凤凰,定将把主公引向东方。”

    公孙鞅虚扶了下雍城令后,乐呵呵的:“那,雍城令就是梧桐树了。没有西秦的稳定和繁荣,我这只凤凰再怎么引,主公也去不了东方啊?哈哈——!”

    “哈哈哈哈——!”在众人的一阵欢笑后。

    公孙鞅也指着梧桐树笑道:“雍城令的用心,真谓良苦。可惜我这只凤凰无力独自东飞,还非在你这饮凤池洗净羽毛后,借这六株梧桐之力,才能东去啊!”话到此,公孙鞅不想再续此语,就此爽朗一笑,话题一变:“我在栎阳听来过雍城的人介绍,雍城令是从不喜交际、不宴请上司的不食人间烟火之人。昨天接到雍城令的请简,还确实让我为难了许久。想来想去,还是来了。”

    雍城令听后,肃然回到:“职也久闻左庶长鞅,在栎阳,连主公宴也要问清题目方去。是个最恶宴请、享乐之人。大人到雍城后,也把职害苦了。在请与不请之间,职、整整盘桓了五日之后,才终下决心啊!这份请简可真是不好递。”说到这,雍城令语气一转,笑道:“不过!职的请简发出后,还没敢想大人真会赴宴。职只想作个尊上的举止。可职万万没想到,大人真的前来了!这可把职忙惨了。只好手忙脚乱的布起真宴来。呵呵,见笑了!”

    公孙鞅抚掌而笑:“哈哈——!你这叫弄假成真啰!”

    雍城令跟着开怀大笑之后,真诚的说道:“职是真心的希望左庶长来雍城后,天天有这种弄假成真。这是雍城之福啊,大人!”

    “左庶长!雍城令!到——!”武士的连声高唱,方让两人止笑、停谈。缪公亭已到。雍城令抢先一步入亭,将亭中恭迎的贵族、官吏、将佐一一介绍。

    公孙鞅春风扬面,谦恭有礼与每一位答礼、寒喧后,方才在南(南。南在战国为贵。多由主人和贵客居之,同今上席,左边为尊右边次之,鞅自居右,意尊敬雍城)案跽右席。

    被公孙鞅迫跽南案左席的雍城令一举酒樽,洪声亮语的祝第一樽酒:“诸位!雍城有幸,能在饮凤池为左庶长洗尘,实乃初令之功。为表示雍城对秦强之信心,请饮尽此樽!”

    公孙鞅举起第二樽酒,站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