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应着丹田之中的小小光鼎,苏易心中安稳了许多,至少,自己还有这九鼎灵脉。还有九韶玉诀。
从帝丘折回向东,地势逐渐平缓,青戈军骑兵的优势渐渐发挥出来,行军速度大增。这日午时,终于抵达了丹熏山,比原计划的时间足足提前了半日。
丹熏山并不高大险峻,但胜在草木繁盛,生机盎然,更有熏水从山间流出,潺潺清澈。苏易在熏水之中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一扫连日来的满身烟尘,心情也不由得畅快起来。当然,下水之前,苏易命人细细查看了一番,确定水中的确没有蜚蛭一类的怪虫这才放心。
树木之间,有一种狸猫大小的黑褐色小兽来回跳跃,状入豚鼠,也不怕人。这小兽肋下有薄薄的黑色翼膜,跳跃之时尽数伸展开来,竟能滑翔十余丈远。小兽名为飞鼠,肉质细腻滑嫩,满口生香。据说吃了飞鼠的肉,可以驱除瘴气,能解百毒。
熏水之中,生有灰白巨石,巨石之上,偶尔露出嵌在上面拳头大小的黄色美玉,色泽温润,光滑内敛。然而黄色美玉嵌在灰白巨石之上,有青戈军兵士使劲全身力气,也未能动摇分毫。有青戈军兵士心中贪念,用青铜长戈在巨石上乒乓乱凿,希冀能够凿落一两块美玉下来。
灰白巨石看起来粗糙不堪,却是极为坚硬,青铜长戈凿在石上,叮当作响,火星四溅,连半颗石粒都没能凿下。更有气力大的兵士,用力过猛,将青铜长戈的戈尖凿断,被伯兹迁青着脸训斥了几句,只得悻悻作罢。
在丹熏山下修整了一个时辰,青戈军重新上路。这一次,行军的路线终回归到行军图上定下的路线。
绕过丹熏山,一路平川,便是冀州境地。
冀州地域狭长,地广人稀,为防鬼方不测,历代夏王在经营冀州上,都在东北临近鬼方地域修筑雄城。因此,冀州十四城相距不远,如半月状分布,唯有孤华城稍稍内置。冀州十四城大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复建的,当年帝尧、帝舜之时,便在冀州开拓疆土,初建兵城。待到帝禹之时,逐渐稳固冀州,冀州十四城渐渐形成规模。
冀州十四城拱卫的是冀州內腹的大片土地,分封着有莘氏和有穷氏两个方国及十几个伯候。
冀州之地较为荒芜,不受夏王所喜,或是身有过错的伯候才分封在冀州。若不是关龙逄一力劝阻,当初苏易的封地,便落在这冀州了。
分封在冀州的伯候,其中大多数年代久远,早已经被夏后氏遗忘,生活艰辛,不及常人,更有的家道衰颓,子嗣断绝,整个家系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冀州之上。
有莘氏人丁不旺,加上连年天灾内乱,极为积弱,几无可战之士。然有莘氏好出游侠,喜好游历九州,采集九州风貌和奇闻怪事,故而族中奇闻风录记载较多,只是真假莫辨。
当年纵横九州的游侠有莘渊便是出自有莘氏一族。游侠盛行让有莘氏一族声名不弱,但也是因为盛出游侠之风,有莘氏一族的强者高手纷纷出走,其中绝大多数终其一生未能回归部族,也让有莘氏日渐衰微。
与有莘氏相邻不远的,便是有穷氏。有穷氏善用弓箭,能战,曾出了一位极为了得的人物,后羿。后羿真气修为堪称当时天下第一,为九州第一神箭手,持有“天下第一弓”之称的震天落日弓。凭借此弓和一身绝顶真气修为,后羿接连斩杀当时为害九州的九婴、混沌、大风、修蛇等诸多凶兽,为天下所敬重。
更有传言,后羿曾经射杀九只神禽——烈炎金翅三足鸟。相传这种神禽修行到极境便可以化作三足金乌,也就是太阳,与天地同寿。九只烈炎金翅三足鸟横行九州,所到之处火灾连连,田地干裂、溪水枯竭,生灵涂炭。后羿追逐九只烈炎金翅三足鸟三年又一百四十七日,终于在汤谷将九只烈炎金翅三足鸟诛射杀。
后人流传,后羿于汤谷射杀九只即将化成三足金乌的烈焰金翅鸟。口口相传,变成了后羿在汤谷射落九个太阳。
后羿虽然修为功力超绝,但头脑简单,在诛杀九只烈炎金翅三足鸟后名声大震,其民望甚至高于当时的夏王太康。此时后羿目空一切、傲视天下,长弓在手,有谁是一合之敌。
恰逢太康失德,后羿在下臣义子寒浞的鼓动之下,趁夏王太康狩猎之机,于十里外,一箭射杀太康,代夏自立。后羿不善政事,得国之后,依旧是日日饮酒田猎,将国事均交予寒浞掌领。
不久,寒浞毒杀后羿,夺其王位,并大肆屠戮有穷族人,有穷族人大部被杀,剩下的四散奔逃,仅存的一小部分族人最后投向少康。
少康苦心经营,终于灭掉寒部。复国后,怜有穷氏复国之功,免其罪,封在冀州。此后,有穷氏再未出过后羿样的人物,部族之中虽然有善战之士,但无奈人口凋零,风光不再。
有穷氏因为后羿之事,虽然蒙帝少康重又封国,但不敢以国自居,自筑城池,号为有穷城。
第二十四章 有穷国主()
青戈军连续行军,人倦马乏,所携带的食物早已告尽,幸好一路上野兽贡献颇多,青戈军不至于空腹赶路。苏易决定取道有穷城稍作休整。青戈军一路奔驰指向有穷。有穷城即便在冀州也算不得大城,距城不足两里,苏易隐隐可以看见不高的城墙上有兵士在穿梭巡视。
苏易一马当先,行至城下不足三百步。城上呼喝一声,一箭射来。箭如朱红电光,破空之声刚刚响起,羽箭已钉在苏易马前不足三步。苏易勒马止步,抬手轻挥,七百青戈军在声声传递的“止”声中齐齐勒马,摘戈在手,一队青戈军士策马而出,将苏易围护在中央。
苏易笑道:“不愧是有穷氏,绝不像传言中所说的那般没落。”伯兹迁说道:“有穷氏虽然没落,但民风强悍,族中强者还是不少的。”
有青戈军士飞马而过,俯身将地上的羽箭拔起呈给苏易,骑术精湛可见一斑,城上有穷兵士见状,并未阻止,居然大声喝彩。
苏易接过仔细查看,羽箭有三尺长,箭身涂满朱红色的火漆,箭头用赤红铜打造,分三菱,足有一寸长。苏易轻轻掂了掂羽箭,说道:“能把这么沉重的羽箭射出三百步之遥,而且分寸力道把握的如此之好,此人修为甚是不弱。”
“伯兹迁,”苏易指向城头说道:“告诉有穷族长,说我们要入城借道。”
伯兹迁带马徐徐前行,身后有青戈军士高举青戈军飞星凌日旗紧随。至百余步而止,城上有人高喊:“城下何人?” 伯兹迁隐隐能够看到城头上十数张大弓,寒簇簇的箭头指向自己。伯兹迁稳稳坐于马上,吐气沉声,高声喝道:“高辛王苏易,率青戈军借道休整,速速开城。”
城上闻听是高辛王苏易,数人窃窃商议,语气之中明显客气几分,回道:“请稍候,我即可去请国主。”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十余骑飞奔而出,带头的一位年长老者,身材高大威猛,面色微红,黑白相间的长须飘动,虽是上了年岁,依旧神采奕奕。身后十余人皆是彪悍战士,手提劲弓,后背斜背箭匣。
十余人见过伯兹迁,并行至苏易马前,纷纷跳下马来,年长老者躬身道:“有穷国主有穷束,拜见高辛王,恭迎高辛王入城。”
有穷氏虽然衰微,但依然受夏王方国之礼,三年一次的朝贡必然是少不了的。所以有穷束倒也认得苏易。只不过,天下一百多方国,一千多伯候,苏易倒也没法一一记下,这位有穷族长,恰恰是其中之一。
苏易虽然在依帝城中受尽奚落白眼,但对于有穷这种小小的方国来说,却不敢不对其毕恭毕敬。这种感觉,让苏易很是受用。
苏易下马还礼,说道:“有劳有穷国主了。”随手把手中羽箭递给有穷束身后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这少年身高近八尺,身材魁梧,虎背蜂腰,穿着一件无袖兽皮短衫,古铜色的双臂修长健硕,手腕上套着青铜护腕,伤痕斑驳,双掌宽阔,手指修长有力,双手十指之上均是透明的老茧。
他接过羽箭,讪讪的说道:“你怎么知道是我的?”苏易笑着指向他的背后,其他人都是黑色羽箭,只有他是朱红色的。
有穷束躬身说道:“老夫独子有穷不弃,惊扰了高辛王,请高辛王责罚。”
苏易笑道:“无妨,无妨。有穷不弃年少英雄,但这一箭想伤我也是不易。”
有穷束连连称是,两人皆是大笑,有穷束在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