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宗门有规定,严禁任何人出手相助,违者面壁思过,造成伤害者废掉修为。
他们有心无力,哪里敢以身试法。
其中那位火气最大的堂主甚至萌生了步孔长老后尘之意,悄悄离开此地,把这个“耻辱”留给其他堂主。
原留留伸出手掌按在肥厚的嘴唇上,小眼睛惊慌地望着剑影之下的小师弟,他生怕自己不小心喊出来,然而听到小师弟已经坚持了五十五招,忍不住低声说道:
“这这也行?”
“为什么不行?能坚持六十招就行。”
成柱柱心里砰砰直跳,只希望小师弟就这么稳住,听到大师兄即像是询问又像是担忧的话,毫无信心地回答道。
看出这个问题,卓藏锋就慢慢向那团剑气处靠近。
他要利用凝聚在太极图上的元气,一举将徐道士彻底击败。
身为内门弟子,让一名境界最低的外门弟子整得怒气连连,徐玉清道长还真是感觉有些回天无力。
自己刺出的剑招快若雷霆,怎么这家伙看似极为简单的一退,或者一进,再或者长剑挽出一个大俗的剑花,竟然就这么悄无声息避开了。
而他方才生发的剑气,就在这显得很平和的剑势下,汇集到太极图上。
天剑宗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法坛有吸纳杀气,吸收元气的神奇功效,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为何如此。
他们只知道,法坛上吸附的剑气会在半个时辰之内消散,这时绘制在上面的太极图会由光明转为暗淡。
阳光从天上直射下来,万道光线汇聚在阴阳图上,那饱含玄机的神奇图案,看起来更是金光灿然。
阳光无私,同样照在皑皑积雪之上,反射着刺目的光线。法坛下观战之人,境界较低的早已眯起眼睛。
正是大好的机会。
徐道士凝聚剑气,迅速刺出一剑。
这一剑快若闪电,同时暗蓄两道剑气。
一道攻敌长剑,一道攻敌丹田气海。
攻长剑之剑声势骇人,如同天雷滚滚。
攻丹田气海之间,微弱清风,却如同潜流暗藏。
但是徐道士并不知道,在他出剑的那一刻,他已经踏在太极图上阴阳鱼的正中。
所有的剑气都是由此处汇入奥妙无比的太极图上。
在剑光中,卓藏锋用力过猛,脚下打滑,极为笨拙地摔倒,然后又极为不雅的连续几个狗刨,如同在河流中游泳般手脚并用。
但就在此刻,他极为巧妙地躲过了徐道士凌厉的两道剑气。
因为有太极图上金光反照,徐道士又蓄劲发力极为巧妙,他料定这道潜流涌动的暗劲没有任何人能发觉。
而且他也相信,这道暗中发出的剑气一定能重创这个姓马的家伙,而且保证他不修养半年时间,根本无法修行。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卓藏锋躲过两道剑气之后,徐道士落空青锋剑还未收回,就遭受极大反击。
他发出的剑气一上一下,一明一暗。
一心报仇的徐道士犯了剑道中一个极大的错误,尤其是在天剑宗这个神奇的法坛上。
明为阳,暗为阴。
原本天剑宗剑法就提倡阴阳相合,所以他的这一阴一阳两道剑气在没有完全融合的情况下,骤然遇到太极图上吸附的剑气。
如果说太极图上蓄积的剑气是火药,那么徐道士这明暗两道剑气就一为火把,一位引线。
烧得正旺的火把,粗壮的引线,干燥的火药,如何能够不燃?
不爆?
“哄!”
徐道士只感觉眼前一黑,浑身经脉脏腑如同燃烧一般难受,气息阻塞,身不由己被震到半空中。
“不好!”
说剑堂堂主孙秋书振臂而起,半空中将徐道士接住,迅速落到地面。
徐道士已经昏迷不醒,过年之时才上身的簇新道袍已经被剑气撕成碎片,就在孙秋书查看他心脉受损情况时,他的是身上瞬间涌出无数道剑痕。
那些剑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裂开,然后血就从那剑痕处突然就涌了出来,止也止不住。
孙秋书眼看几名内门弟子给他敷上止血之药,迅速又被血流冲开,摇头叹气。
他已经把徐道士经脉血流暂时封死,就是想能救他一条活命,如今看来,伤势太过严重,即便是丹鼎峰上的那位宗师前来,也是束手无策。
神识发出,再次确认,这名内门弟子全身上下,除了丹田气海,身体上其他重要部位都已经震碎。
这是一名修行者临死之时的本能。
丹田气海为人体元气生成的根基,人元气丧失便会死亡,所以临危之时,每一个修行者都自动防护这个部位。
而且就方外的那些修行者来说,全身各个器官脏腑,也只有丹田气海修炼的最为坚硬。
十二名堂主汇聚一起瞧瞧商量,内门弟子在大师兄带领下徒然想救治徐道士。
有人喊叫上丹鼎峰,有人吼道找东方前辈,眼前真是乱糟糟。
卓藏锋也没有料到引发元气,会有这般严重的后果,只好暗暗叹息,心道:“你若不对我下暗手,绝不会受到这般重伤,其实你身上的剑痕,都是你自己的剑气,并不能怨我。”
十二堂主商量完毕,孙秋书满脸肃然,望着卓藏锋说道:“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从震惊下反应过来的原留留,忽然间惊慌失措,只感觉两腿发软,心道:“糟了!小师弟闯了大祸。”(。)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一十七章 掌教之令()
这位来到天剑宗八年之久的外门大师兄,深知剑术评定内死去一名弟子意味着什么。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让小师弟跑。
如同做贼遇到主人,这是下意识的反应,然而想起修为境界极高的十二名堂主虎视眈眈,逃跑之举是最笨拙的方法,说不定还要招致做贼心虚的指责。
倒是成柱柱远比大师兄冷静。
依照小师弟的修为境界,根本不可能获胜,更别说用剑气重创那位姓徐的内门师兄。其中缘由他虽然不太清楚,隐隐约约也能猜出徐道士定然是触发了法坛上蓄积的元气。
眼看徐道士哼都未哼一声,就此死去,内门弟子们围在一起,望着他全身上下那深可见骨的剑痕,显得无比悲痛。
没有堂主的命令,尽管心里把这个姓马的家伙恨之入骨,却没人敢轻举妄动。
冯道士握着背后剑柄,手上青筋暴露,目光中怒火燃烧。
卓藏锋站在法坛上,一脸无辜望着众人,听到堂主召唤,反而退后数步,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这种态度看在冯道士眼里,更是令他无法忍受,若非顾及宗门规则,他早就抽剑冲杀上去。
徐道士的死因十二堂堂主们并不能体察入微,比如那一道暗气,一道明剑,却并不影响他们的判断力。
修为境界本就高出在场之人太多,加上对法坛之上太极图蓄积剑气有很深刻的了解,再联想徐道士出剑略微反常上来推断,事情的过程并不难猜出。
经过一番商讨,他们很轻易就得出结论——徐道士若非暗下黑手,必然不会招致此般大祸。
若说那个姓马的小家伙,他的修为境界差到可以忽略不计,根本无法引起剑气反击,而且他即便是懂得一些太极阴阳图,也必然不可能发现那幽微的元气。
他们自然不知道卓藏锋是剑道谪仙之体,不用费力就能察觉到天地元气,更不知道他的修为远远高于徐道士,否则若想推断出正确的对决情形,或许还要更加费一些力气。
孙秋书面色凝重,他知道徐道士落得个这般下场,纯属是咎由自取。看着依旧站在法坛上不敢下来的少年,他叹口气,不再着急叫他下来,想着如何先安抚这些内门弟子。
剑术评定竟然死了一位弟子,这个罪责因为孔长老溜之乎也而落到他的头上,这位望剑堂堂主心里五味杂陈。
“今天的事情并不能怨那位姓马的弟子,徐玉清弟子之死,同他没有任何关系”
将之前商量的结果说出来,那些以大师兄为首的内门弟子初而不信,继而怀疑,再而听到孙堂主条理分明的分析推断,任何人都不在说话,不满的情绪也平缓下来。
除了穆剑虹,冯道士、麻三道士得知内情,感到气闷难解,其他内门弟子都觉得有些羞愧。
在神圣奥妙的法坛上,使出这般卑鄙之剑,不但是对宗门不敬,还是对他们这些内门弟子的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