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搬过砖,给医院进太平间的死人擦过身……
辛苦艰辛中,她终于明白父母的偏心,也悲伤过自己太早的失学。
但她只能依靠自己,别无他路可走。
她之所以还能赶上前二波开网店的潮流,也是因为最无助的时候,曾经在大学城附近的黑网吧里,寻找别人告诉过她的,网上免费的中专、大学各类专业课程,她曾经漫无目标地游荡在网上,迷茫地以为自己能在数不清的网络公开课程里,学到一技之长。
只为了在陌生的城市森林里,生存下去……
“我明白王纲首的来意。”
她的眼光扫过那九杠彩礼,经了小蕊娘的事,她终于不想再浪费时间,
“亲事就不用再提了,倒是有一件正事,本就应该和王纲首商量。你同船而来的泉州纲首陈洪,他上年写信向唐坊提起亲事前,也提到了福建海商到唐坊来停泊的事情。”
“青娘,我记得当初建坊时,唐坊就与我江浙海商订下了合契。”
王世强这一次匆匆而来,当然为的就是这件事,
“我们帮你建起唐坊,开坊之后,福建八家海商纲首,所有福建货船在每月五月初一到十月初一季风期里,不仅要用三倍停泊费才能在唐坊进港,而且船主也必须有江浙人的入伙才行,如今唐坊倒把这合契忘在脑后了?”
他也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上年送信来的那条福建海船,正在季风期,船主与我们江浙海商没有半点关系,你却居然让他们顺利进了唐坊?”
“怎么会忘?”
她掩唇而笑,早有准备地谦逊回答,
“我唐坊何时会言而无信?只是那回他们来的不是货船,而是僧船,为的是送几位泉州佛光寺的游学僧到驻马寺里来游学。大官人随意去打听一二,就能知道真假,那几位僧人受寺主所差,到扶桑寻回唐末战乱时流失在外的梵语佛经原本,租了陈家的船,又写信给了驻马寺里的空明老禅师,转托到了我的手上,我难道还能把大师们拒之坊外?”
她不紧不慢,侧头回望着唐坊东面延绵起伏的墨绿荒岭。
午后阳光下,鸭筑山山脉延绵百里,莽林如蛇,二十里外的一处山岭的半腰上,铜玲金闪,在浓绿树荫中露几角驻马寺的佛寺飞檐。
那是她刚刚穿越重生时,为了生存而为奴三年的佛寺。
而她把两个弟弟寄养在海边渔村,十岁进入这座唐末时建起的古寺,她在寺中的庇护者就是多年前从金国逃到扶桑来的十二位山西五台山大宋老僧。
“说起来,就算今日王纲首不来,我也会差人去坊里的王氏货栈请王家人过来商量,我唐坊在开坊时,和王纲首签订了五年优惠进港合契,早已经是到期了,因为这两年事多人烦,都没来得及正式说上一句,今日把话说清,陈家那五条海船也是可以顺利进泊了。”
她当然知道,他今日上门,是想借纳妾的机会,重新继订唐坊和三千江浙海商已经到期的进港合契,继续独占东海之利。
“青娘,我知道开坊之后,这些年向你求亲的宋商人家就从没有断绝过——”
三年前就应该续订的合契,却因为他与她有了私下的婚约,所以他也并没有急于续签。
只想等他回大宋禀告父母,提亲与她成婚后,理所当然会继续唐坊和江浙海商在东海的合作……
当初,正是由他王世强独具慧眼,在河道初开的时候就看中了唐坊将来的位置优势,经由黄七郎的引见与季青辰相识,订下了他们之间的秘密合契。
合契约定,开坊后五年内,东海上无论是福建海商还是广州海商,都得不到最优惠的条件进入唐坊,从而无法与江浙海商竞争。
唐坊由此取得江浙海商们的帮助,牵制了扶桑九州岛上管理外交和贸易的太宰府,以及和太宰府勾结的扶桑海商,破除了扶桑官办的鸿胪馆贸易,开辟了唐坊自由市场。
而他王世强,也因为帮助江浙海商独占东海,先以庶子之身日渐掌握四明王家的家族生意,再保举了结义兄弟黄七郎成为了江浙六大纲首之一,今年,又在王家代代相传的纲首职务之外,由明州市舶司承认了他王世强第二个海商纲首之位。
如此一来,江浙六大海商纲首,四明王家就独占了两名,再加上同为纲首的黄七郎因为他的救命之恩,结义之情,唯他马首是瞻,王世强已经隐然成为了东海上三千江浙海商的首领。
只不过,对唐坊而言,进门做生意的宋商不论是从明州或是泉州来,本应该是越多越好。
“如今让你嫁给我为妾,毕竟是委屈了你。”
他匆忙而来,备着娶平妻的聘礼。
然而大宋并不许人娶平妻,三百年前开国的赵官家又一改前朝旧例,把禁止奴婢人口买卖当成了祖宗家法,除正妻之外皆是租凭来的妾室,就算有富室官家为了避开法规,而把死契奴婢当成是养子、养女纳入户籍,养子女们打骂、售卖、收房皆随户主,这样也是拿不上台面的办法。
至于市井之间所谓平妻,不过是因为商人奔波两地,按正室婚嫁之礼在外地娶了良人为妾,只要不闹出分家的官司,也无人多管闲事。
“你在寺中三年为奴,七年前从驻马寺下山,游说南北九州岛近三万中土遗民,到此地来开河通商,你我两家也就有了协力之盟,如今这一桩亲事,是我慢待了你——但还请看在我江浙三千海商和唐坊这些年来的交情,暂且委屈几年……”
“王纲首,如果没有江浙海商,没有四明王氏,没有王纲首你的鼎力相助,这唐坊是建不起来的……”
这些都不是虚言,不提当初建坊时,她身负巨债,经由宋僧们作保,向驻马寺贷了三个山头的荒林做建坊的头期费用,季辰龙、季辰虎两个弟弟虽然愿意支持于她,却也和她一样只有十三四岁,更要不提迁来的坊民们,人人要吃饱,却一大半都只有一身力气,半点开河、筑港的技术都不知道。
没有黄七郎、没有黄七郎引介来的王世强,没有王世强从大宋为她请来的工匠技术,她在这异国他乡,要和老乡们建起自己的容身之地,岂能如此容易?
况且,要论起这一世里的社会身份,她是海外小岛有中土血统的夷女,他是上国大宋海商世家的子弟,就算是为妾,也是高攀了他。
更何况三年前他们也只是私下约定成婚,并没有婚书,也没有正式告知双方的戚友。
她虽然白白和两个弟弟说起了这回事,也白白辜负了他们的好意,精心准备了嫁回大宋的丰厚嫁妆,那怕明知道南宋将来免不了蒙古南下灭亡的大祸,她也要为唐坊六千余户,为他王世强赌上一次。
但男欢女爱,愿赌服输,他既然已经娶妻,她也没有要死要活非他不嫁的闲情。
“唐坊要维持下去,自然是客商越多越好,福建海船进港交易的事情我也已经计划了很久,陈文昌虽然不是海商,却也是海商子弟,而陈纲首亲自前来,正是为了正式商议此事,按理,我也应该把这事通报你们一声——半年后,福建八大纲首的海船,在我唐坊的礼遇与江浙海船一般无二,再没有区别。”
说罢,她从腰上解下了宰鸡时系上的绣花围腰儿,压在了井轱辘上,“远客将到,我也要准备去迎接了,王纲首还是请回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006 旧情已断
“青娘!”
王世强不待她转身,断然喝止,见得她脚步一顿,面色平静地看了过来。
“有些话,我想问你……”
他正想向黄七郎示意,让身边的船丁、小厮们都退出院子去,他好向她私下说些旧话,把三年前毁婚另娶中各种不可以明言的原因说个清楚。
“王纲首如果还有生意要谈,去请季氏货栈找李先生吧,如今我也不管事了。”
她却只是瞥了他一眼,不再应付,转头提裙,笔直走出了小院院门。
“……”
不得已,他只得随之跟上,稳步跟着她走出了小院。
她脚步不停,院子外是一条两人宽的石铺老街,街口停着她的青帐牛车,不过十几步长就下了坡,坡下尽头见得到筑前川的河水流过。
因为这一带还属于鸭筑山的余脉,地势是坊中最高,道边矮松密立,海风吹得墨绿色松涛浪响,走在街中,抬眼就能看到无尽的碧蓝海面。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