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连帐子门都没让他进。收拾行李就离开了。
但从此她人不离马,马不离人。
最近,她还有点后悔,不应该拿小命和楼云别苗头,于是她百般讨好,随时紧跟着赵端宁。
“前些日子在济州时,楼学士被你赶出来后和陈山长比邻而居。朕本还觉得他们是交情好,后来才想起,陈山长以前和国夫人你订过亲?楼相公这是怕陈山长和你有旧情?”
难怪楼云这人压根没心思去收小妾。光防着自己老婆出墙了。
“……”
季青辰深深地觉得,赵端宁骨子里那纨绔公子的八卦本性实在很惹人烦。
他把她叫来,就是扯闲话的?
“陈山长与楼相公既然有交情,国夫人替朕出面去游说一番如何?”
赵端宁完全不觉得自己惹人厌了。
“甘老大人是铺政老臣。他看中了陈山长这个侄孙女婿,朕也不能不出面周旋。但陈山长在亲事上又实在精明了些……”
陈文昌也到了汴梁城,但前两日被派去徐州催促粮草了。
季青辰一时间没沉住气,脱口而出道:
“官家,甘老大人治的是经世治用的学问,陈山长治的是天理人欲的学问,官家只管和甘老大人说,他要是愿意拜到孙御史的门下。陈山长明日就能去他甘府下聘。”
要不是赵端宁让王世强和离。她和楼云能吵架分居吗?
“放肆!”
面对着赵端宁黑沉沉的脸色,季青辰马上就后悔。
她今天心情不太好。是因为昨天王世强离开御营回西大营时,叫左平给她递了句话。
楼云在济州,他确实没有写信回家里,弄出什么接楼鸾佩回学士府的事。
但他直接和东路军里的齐家兄弟通了消息,结果明州的齐大夫人出面和公公楼老大人商量了这件事。
所以才有楼老大人赴京城的事。
她这里还在想办法让王世强不要离婚,那边楼云就觉得楼鸾佩嫁了个白眼狠,赶紧离了更好。
她快要气炸了,始作俑者赵端宁却还在她面前叽叽歪歪。
她只能站了起来,正准备伏地请罪,赵端宁皱眉挥退了女官们。
“明州楼家的事,楼相公和你提了?”
“……”
季青辰深知,赵端宁作主让王世强和离,就完全就是要打压明州楼家一系的朝中文臣。
就像赵端宁登基后,她终于明白:
那一回她从四川回来后被弹劾,并不仅仅因为楼鸾佩要警告王世强,而是阎淑妃一系的升朝官在给她一个下马威。
明州楼家和阎淑妃出身的阎家一样,都是书香大族,世代联姻。
“明州楼家随高宗南渡,如今已经百年,除了在明州是三代刺史,也与京城旧族代代议婚。王副相的发妻是阎淑妃的近支侄女,也算是陈王的表姐。朕为了与王副相有始有终,自然要为他另选一门妻室。国夫人以为朕意如何?”
赵端宁说到这里,看向她的眼神已经暗沉了下来。
“……官家圣断。”
季青辰只能回答这一句。
王世强离开时,她劝他不要离婚的话,必定是叫赵端宁知道了。
听她这样识趣,他本来冷沉的神色微微一动,总算也笑了起来。
“好了,你就当朕这是还你的人情好了。你当初在吴逆府里的时候,不是还画过王夫人的小人,写过她的生辰八字咒她被人抢丈夫?”
“……”
因为她一脸的不痛快,赵端宁大笑了起来,挥手让她出了皇帐,
“你尽管放心,你和王副相在朕的营中私会,朕也不会告诉楼卿。”
“……”
她前脚回到自己帐中,后脚就有宦官大档送了几匣子奇珍异宝过来,说是官家赏赐的。
所以她就明白,正如王世强所料:
在赵端宁心目里,她季家还远不足以算得上有根基的家族。
她的两个弟弟虽然出色,一个是吏职一个是帮会头目,在大宋的日子又浅。
她这个国夫人的品级,官家一句话就能摘了去。
太仓工坊的生意虽然大,却都是需要和工部名下的官坊合作才能做军械。
而楼鸾佩,她走走亲戚就策动一次弹劾,王世强大选试的三轮考官大半都是亲朋故旧。
算起亲缘来,她还能和赵端宁做亲戚,是陈王的近支表姐。
比起季家和谢皇后同进同退,明州楼家才是陈王府的嫡系。
赵端宁防着楼云,不是没有道理。
王世强万一真和赵端宁说要休了楼鸾佩娶她,赵端宁弄不好还真会答应。(未完待续。。)
327 并骑而逃
“大娘子。”
李墨兰的声音,让她从沉思中抬起来来。
这位李家大姐从中都金国皇宫赶到了这里来,可不是在金宫里呆得太久出来透透气。
“大娘子还请早些离开,金国国主已经斩除了卫昭王的余逆,开始调重兵向汴梁来了。”
“火器军械是怎么到金人手上的?”
她冷静地询问着,“海兰是不知道这些工坊里的事的。”
李墨兰无奈回答道:
“从西夏那边进来的。大娘子把军械卖给了黄河程家,程家和金国一带的全真教来往密切,海兰如今又遥拜了长春真人丘处机做宫中道师,军械辗转就到了海兰手上。她在坊里用过,一看就知道。在国主面前问了几句。金**械寺为了讨好她就开始花重金收购,现在开始仿制了。”
李墨兰对赵官家没好感,同样也对三妹嫁给金国国主,受封元妃之事不置可否。
李家的家训,虽然认定了赵匡胤是篡位的逆贼,但更没有把女真人放在眼里。
她之所以留在金国,是因为二郎迁到金国的北方坊民不少,李先生年纪已大顾不过来,现在全都是她在安排。
“还有,大娘子,山东一带的全真教和杨娘子的军马互为表里,海兰叫人告诉我,说那边的全真教最近有动向要杀掉一个宋官。”
季青辰听到“贾似道”的名字,就知道山东事变迫在眼睫。
贾似道是官家的宠臣。要说这一次的御驾亲征,固然是人心所向,但最后说动官家的就是这个贾似道。
“陛下岂不闻汉高祖军中夺符之事?”
贾似道上位露脸的传说在京城里有好几个版本。最不可信的是贾似道容貌俊美,以男色邀宠于赵端宁。
最可信是他向赵端宁提供了可行的收权计划。
当初韩信拜将,四处征伐,降彭越杀项羽,兵权在握。
最后是刘邦单人独骑,深夜进入他的军营,趁其不备。刘邦直接召集诸将升帐议事,让韩信交了兵符,夺了兵权。
赵端宁这一回亲至济州。先召楼云,直接夺占东路兵马,后召王世强,以休妻这种不伤根本的内闱家事逼他与朝中文臣交恶。
可谓是亲疏有别。而又步步为营。
两路统军大臣都奉旨如纶。现在只留了李全这个贼首孤立无援。
这一切多亏了贾似道的筹画安排。
贾似道现在坐了火箭一般地升了官,官居三品监军大员,和楼云同在济州城坐镇。
官家总不可能真把后路给了楼云一个人看着。
季青辰觉得,贾似道夺权很有一套,杨妙真应该不是对手。
所以,对于杨妙真写过来的信,她看完后没有马上回复。
楼云都被夺了权,李全夫妻怎么可能幸免?
赵端宁不至于赶尽杀绝。大家都收了心暂时做个富家翁,将来还有西夏。还有蒙古。
季青辰觉得李全迟早还有复出的时机。
至少王世强现在就打着以退为进的主意。
“东、西两路大军,再加上御林大营都在围攻东京城,只要占了此地,官家必定会与金人议和,休养生息了。”
金国国主剪除内患,调重兵驰救已经来不及了。
东京城里的城守是汉人,已经约定三天后杀金国宰相,开门献城了。
季青辰打算在回去的路上,绕到青州看看她的船和港口,和杨妙真见上一面。
也不用劝说什么,她就打算把王世强当成例子,说说这人怎么和陈王一系划清界线。
官家叫休妻就休妻,叫交权就交权,然后娶个官家看着顺眼觉得没威胁的妻室成婚,自己做几年道官。
迟早能复出。
她心里是这样计划,但人算不及天算。
当她接到消息,贾似道在山东青州查封了海船,封锁了港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