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堂四面为了避蚊虫,早就放下了薄纱的垂帐。
为了防火,只有轩堂上挂着一只只的琉璃灯。
那女子在灯影下肤白唇红,眉目间颇有几分美好姿色。甚至让她看着还有几分眼熟。
只是这女子的神色暗淡了一些。满腹心事的样子。
“她是……?”
她低笑在唐扇后低问着。
她知道这其中有玄虚,刘氏如此地八卦,当然是为了向她投桃报李。
“是楼大夫人娘家的庶妹齐氏。嫁的本是江阴州那边的一位水师军户。这一回江阴州军到楚州去援应,与金军交战。那军户犯了军令,被革了职。这才是两个月前的事情。”
胡夫人自然对来客了如指掌,
“男人受了挫折。免不了要消沉一阵子。他天天喝得烂醉赌钱也罢了。居然还打老婆。
这齐氏也是个没主意的人。听着他喝醉了说要把她卖了抵债,就吓得告了娘家的人。结果她娘家兄弟过去一看,知道他军职没有,俸钱没了,屋子田地也赌出去了。自然就把她带回来了。”
胡夫人细细地说着,她也耐心地听。
“听说,是家里父母作主,打算要让她另嫁了。”
胡夫人说到这里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如今王纲首在绍兴府。又纳了一位美妾,已经有身孕了。楼大夫人也替王纲首夫人着急。总不能妾室们一个接一个地生。却没有一个和王纲首夫人同心同德的。这齐氏又能生又是家里的人。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
她听到这里,已然是无语。
大宋的规矩她知道,出嫁的女子自己不能作主离婚,但只要父母兄弟出头,咬定了对
方不能养家,不能养老婆,就能马上带女儿回家安排另嫁。
官府是不会管的。
至于现在——按好好聊天的规矩,听到这里她应该捧场地接上问一句:
这齐氏既然能生,生下来的孩子也丢在前夫家里不管?
这样,话题才好继续热烈地地进行下去。
然而她实在看不出这事和她有什么瓜葛,值得她开口追问。
偏偏她又知道,胡夫人对她说这些话,当然是因为这些事和她季青辰大有关系。
“听说,王纲首在绍兴府买的妾室,如今颇为得宠。”
刘夫人说到这里,似乎也有些难以启齿,斟酌了一会儿,暗示叹语着,
“听说那边的私宅,借着养病的名义买的是一处绍兴有名的园林。妾室也是本地良家女
子。怀了孩子后,那妾室就说了她父母的意思,说是父母在绍兴她是不去明州城的。王纲首夫人出身在书香人家,讲究嫡庶。也许不明白这样的事,但我们这些商人家里,却知道这未必是那妾室的意思,反倒是王纲首有意在绍兴府长住,在那边娶一个平妻的意思了。”
季青辰听到“平妻”两个字,不由得就触动了心事。
王世强到唐坊来,本来就是要娶她为平妻的。
此时她心中电光闪过。
她突然想起,那齐氏她看起来有几分眼熟的样子。
她不由得就转头,再向那隔着七八席的齐氏看了过去。
刘夫人此时也重新打量着她的容貌,越看她,越觉得季青辰和那齐氏有三分相似。
她是今晚第一回见季青辰,刚开始还只是有些诧异,以为是凑巧。
说了这一阵子话,看清了季青辰的长相,她才恍然大悟,在心里暗骂着楼大夫人办起来事来半点不知道分寸。
她故意替小姑子弄了这个长得像季青辰的女人来做妾室,好把王纲首的心拉回来?
这都是什么恶心的事儿!
“……楼大夫人,曾经见过我?”
季青辰此时也算是看清了那齐氏的容貌。
果然有三分相似。
多亏这堂上烛光不如白天,她又是从唐坊第一次到明州城。这水轩里各府女眷没几个人认识她。
现在还不会察觉她和那齐氏长得像。
“这件事我也奇怪呢。”
刘氏也是苦思不解,她都没见过季青辰,难道楼大夫人就见过季青辰?
这事将来要是真做出来,明州城的女眷们迟早会发现齐氏和季青辰长得像,季青辰是不好做人了,这明州楼家也要被传得风言风语。
楼鸾佩的脸更是要丢尽了。
“……”
季青辰终于明白,劳四娘慎重让她小心楼大夫人不是没有原因了。
她就这样根本没和楼府搭话,这恶心事还是找上头来了。
“少时开席,还请坊主安坐。这边灯暗了一些,坊主小心脚下吧。”
刘氏点到为止,还要离席去做她的女主人,季青辰知道她特意把她安排在灯暗的地方,
才好叫同席的女眷拿不定她的长相。
她知道这已经是大大示好的意思,也是笑着应了。
她这里还喝着茶,和同席上渐渐坐下来的女眷们寒喧,心里想着这事儿倒也不难。
她手下劳四娘如此能干,就让她去使个法子花些钱,叫这齐氏赶紧回江阴去。
没儿女的婚事是容易拆散,有儿女在就好说话,不过是使钱摆平的事。那前夫也就是丢了差使没钱养家,拿老婆撒气,现在老婆都丢了应该长点脑子了。
齐氏被娘家如此摆弄,看着不是个有主意的人,前夫加孩子以情动之就足够了。
说到底,好好的正妻不做去做妾,但凡是个女人都要掂量掂量。
“黄家姐姐——”
季青辰刚把这齐氏的事情在心里摆平,果然见得黄七郎的夫人王氏笑着走了过来。
她昨日就已经差人在季园留话,说起今晚在胡府里相见了。
她站起,含笑相迎,上一回她去泉州城,途中经停了明州城,当然找了机会和王氏暗中见过面,所以是老交情。
“青娘。”
近前来,季青辰见看到王清河的脸色不好。
她比黄七郎小上四岁,年龄已经上了三十。
虽然吃过苦头,也生过儿女,但打小在娘家的底子好,夫家富贵后既知道保养,黄七郎在她面前又是压着嗓门不会大声说话的,自然让她心里舒坦。
她那银盘脸一丝细纹没有,弯眉凤目,嫩得像是二十五六的模样,白银带纱裙外套红芍药花的双层绢背子,云盘发髻上两朵碗大的粉色芍药,还沾着过水廊瀑布的水珠。
她虽然不算是多少姿色,但打扮得既鲜亮又大方得体,在这胡府商家的宴席上十分抢眼,至于在海上吹风吃浪的黄七郎,他只要往她面前一站,果然就是个肥头大耳糙汉子。
王清河的笑容下面全是尴尬和不安,还带着三分恼怒。
季青辰心中一动,知道她看到齐氏,她便也明白楼大夫人是从哪里看到她季青辰的模样。
“那日我们在东渡门外瓦子里,见到的居然真是楼大夫人?她那样的身份,到瓦子去干什么?”
季青辰和王氏坐在邻位,一边和席上的女客寒暄,一这暗暗低语着。王氏暗恨道:
“楼府长房里怎么就娶了个这样的长媳妇?自家一儿一女的事情不经心,全丢给了小姑子。反倒把娘家的事管得死死的,就是妹夫在瓦市里相好了一个耍皮戏的娘子,她也敢带着仆妇、养娘们打到瓦子里去,把那娘子打成了个烂羊头。那日你是走得早,没看到这出好戏,楼府的脸都被她丢尽了——”(未完待续。。)
135 勾栏瓦舍
听了王清河这番话,季青辰知道楼大夫人这“糊涂悍人”的称谓是何来的了。
那日她坐的海船停在东渡门,门外是市舶司码头,补充食水也要两三天。
她不方便在市舶司办了手续进城,便约了王清河在东城郊外的东瓦子里相见。
大宋的瓦子由官府定址,聚集各类杂戏、曲馆、画馆、棋会、歌馆、木偶戏等九九八十一般伎乐艺人,是他们卖艺赚钱,也是百姓们游乐的地方。
明州城的瓦子有六七座,临安城内外则不下二十座。
这样热闹的地方,自然有官府的酒库和酒楼。
当时,她和王清河就约在了东瓦子里的赏心楼三楼包间里。
楼大夫人进瓦子的时候,她季青辰正坐着,看着楼下东面勾栏戏台上的老艺人在耍京腔。
这老艺人是从北方渡江过来的后代,祖宗的口技没丢,他站在台上,把旧都城汴梁的市井叫卖声花样百出地学出来,一搏众人一笑。
这边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