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见得她站起。他连忙上前,打算赶紧护着她离开这明显不怀好意的旧友。
他也总算明白,这些年她对三郎在坊外养私兵的事不闻不问。完全成是因为,这些私兵是这阿池在打理。
她刚走了两步,听到阿池沉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说着:
“叫你受苦或是不受。其实也没什么两样。这十年你自己自讨的麻烦也够你受的了。我只愿看看。如今你那坊主之位,和你那宝贝弟弟非要舍一个时,你舍的到底是谁。”
说罢,他也跳下廊,也不和她再说,就大步出向了院门。
六名库丁和小寺奴都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便也散了开,小寺奴连忙提灯上前要替他开门。而他到了门前,却又转头。道:
“我也不想理睬你们姐弟的事情——听说你和虾夷人有了密约,如今也不需要三郎替你保护唐坊了。只不过,你在虾夷人海港里建的船,最近不是在和东海女真人做生意?你既然信得过三郎,怎么又不把这样的大生意交给他?三郎也就是好大喜功,在坊中坐不住的性子,你让他领几条海船,难道还舍不得?”
她心中叹息,知道这才是他半路把她拦住,真正想和她说的话。
无论如何,三郎要支持平家就需要船。
而她的十条船,首先需要为了唐坊不保时,迁移坊民去台湾。
而后再在台湾中转,看大宋是不是足够安全。她是不是能找到足够的定居地和户籍,能让坊民们迁向明州、泉州等港口居住。
在此之前,她不能马上把船就让给三郎。
她走上一步,缓声解释着,道:
“我……”
“大宋小子有什么好?”
阿池毕竟是走近了一步,原本冷淡的眼神,在看着她的时候毕竟也有了一丝恨铁不成钢的不屑,
“姓王的小子还没叫你吃够苦头?三年前,他派人回驻马寺查你的过往。我已经替你掩盖了。他不过就是听到了一些无凭无据的风声,就能甩了你娶大宋女子。”
他冷笑着,
“陈文昌难道会比他强多少?”
她瞅着阿池看了半晌,只到阿池被她看得不耐,皱起了眉头。
她笑了起来。
她在驻马寺里生活得并不容易。就算有空明庇护,管事僧官们却是要使唤她卖粮算帐。
说得上是与她朝夕相处。
年轻僧官看中她,用钱财引…诱,要包…养她在寺外替他们生孩子的事情,从没有少过。
就算是她下山建了唐坊,回寺里租山林开田地,都要和管事僧打交道。
寺里各种流言就更不要提了。
王世强却没有听到一丝风声。全是因为有阿池在寺里。
今晚能和阿池说到这些,就算是被楼府家将们抢先一步,拿走信箱。她也是不觉得后悔的。
只可惜,阿池和三郎一样,压根没想过回大宋。
“王世强不过是欺我远离大宋,而唐坊的生意必须和大宋往来,他不愁我会反脸为敌。”
她只能尽力解释着,让他明白她不把船交给三郎的原因,
“金国的东海女真人向来有和海外诸国交易的习惯。他们在辽东的产物、部族之间的生意关系,还有他们马场的卖价。这些,我都得等二郎从高丽回来才能清楚——”
她并不是没有为唐坊寻找将来的财路。
她也希望,三郎如果和养马的女真人经常接触,他就能知道:
马战靠他一个人是绝不可能。
阿池眼神微闪,露出“我早就知道你把季辰龙踢到高丽去读书绝没有好事”这类的神色。(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书友md12的评价票。
097 恍然而悟
“我已经请了陈家带一些船匠来。船匠可以指导把那十条船改建成福建船型。就算陈家办不成,过几日也能托黄氏货栈雇到人。也请寮主转告三郎,还请他再等待半年——”
她也不在意阿池那不耐的神色,盯着他的双眼,一字一句说着。
季辰虎这一次在山下不急于重议坊主,并不是他心软。
而是他还在等待着,要把她费尽心血建起来的十条船一并控制。
说到底,十条船不是她的嫁妆,而是唐坊的公产。
“依靠陈家,难道你就能在泉州港靠海吃海,养活三万坊民?”
阿池断然摇头,“这不可能。”
“我与陈文昌的婚事,是我自己的事。”
她坦然而语。
“岂能依靠陈家?我只是觉得泉州港近两年来刻意招揽了很多西南夷蕃商,会有一些大改动。只要我们能从中取事,自然就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看来你去年去了一次大宋,心思就不在唐坊这里了?”
她笑而不语。
阿池说得也并没有错,她正是去了一次泉州城,才渐渐察觉:
楼云不仅需要福建海商为他提高市舶司的税收,他还早已经笼络大宋边境西南夷族的蕃商,控制了长江上游的马源。
她不知道楼云是不是故意如此,以钳制韩参政府的马政。
但如果王世强的马政要成功,一定需要楼云的协助。
”……三郎问你。去年去泉州城的时候,是不是也见过了国使?”
阿池的声音突然响起,让她吃了一惊。
“并没有……”
她诧异于季辰虎突然提起了楼云。阿池却斜眼细辩着她的神色,沉吟着,道:
“三郎似乎很赏识那位国使。他虽然没有明说,但他话里的意思是,如果你愿意,他就按大宋的风俗,为你出面和楼家提亲。”
“……”
她半晌无语。简直是啼笑皆非。
“……三郎难道不知道?王世强娶的就是楼家的长房嫡女?按大宋的风俗,我们家和楼家根本就没有说亲的可能。”
她耐着性子,甚至都来不及升起一丝伤心:
季辰虎为了在扶桑抢地盘。不但要在许淑卿之外再娶个扶桑王姬,连她这个姐姐的婚事他都利用上了。
——他本应该知道,她是有意于陈文昌的。
“就算我嫁给了国使,楼云也绝不会答应支持三郎在扶桑立国的。”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阿池却冷笑了起来。讥刺道:
“……果然是信不过三郎了?”
她一怔,心中刚刚升起沉郁的顿时消淡,忍不住就掩唇笑了起来。
她总算是明白,季辰虎居然是来真的。
他觉得楼云不错?
“楼国使已经和一位赵氏宗女订亲了。听说回去就要成亲。”
她慎重其事,叮嘱着阿池,不管他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我知道三郎不喜欢陈文昌那样的书生。但楼云他本就是夷族出身,就算他是汉统又和楼家认了族亲。却毕竟要受些猜疑。他不论立多少功劳,都远不如娶一名宗女更容易让他得赵官家的信重。”
否则他何至于一面要打压赵秉谦那样的近支宗室。一面又要和宗女联姻?
反正只要不是官家的近支堂兄弟,临安城里不也有姓赵的远支宗室考中状元,成为参知政事之一?
韩参政也不过是太后的外戚,却能在朝中把持大权。
阿池对大宋的内情了解得远不及她清楚,便也不再多言,只道:
“你非要嫁回大宋我也管不着。只不过,三郎要船。他也拿得出足够的好东西,和你交换。”
阿池说到冷漠苍白的脸庞上,居然透出了一些“大事将成”的兴奋神色,索性直言道:
“谢国运已经回来了。他现在就在中殿里和僧官们议事。只要驻马寺也支持平家,再加上西坊的扶桑海商,你那十条船难道还怕毁在了濑户内海回不来?”
听到台州谢家谢国运回来的消息。她微微皱眉。
几个月前,扶桑内乱有迹象时,谢国运就赶去平安京城打听消息了。
他既然曾经从平家手上拿到的封地公文,他当然是支持平家的。
谢家和四明王家毕竟不一样。至少王世强就算得到了转让箭楼的文契,却仍然远不如谢国运了解扶桑内情。
他甚至都不知道谢国运两个月前就去了平安京城。
“三郎也让我去问问谢国运。”
她不明所以,反问道:“问什么?”
“谢十三和楼云是好友,想必他应该知道国使是不是有意和你们家联姻。你急什么?问一句也就是费些口舌罢了。”
阿池显然不觉得这事情太丢脸。
哑然之后,她并不指望马上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