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于帝国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怕吗?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人都有点从众心理),同时在通讯基本靠喊的时代,密集队形也给予指挥官实行各类战术的可能,例如横队向左转90度以左端为头,转为攻击纵队进行快速穿插。始终记住,有组织的军队才有战斗力。比如说法军由行进队列迅速展开为横队,随后再变为空心方阵。如果采用散兵队形,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这种变阵和战术的实施根本无从谈起。

    2。繁琐的滑膛枪的装填,首先要把枪直立起来,往枪管里倒火药,然后把铅弹塞进去,抽出通条插进枪管,把火药和铅弹捣实压紧,然后抽出通条,插回原位,举枪射击,如此反复。这个过程(主要是使用通条的部分)要求使用者保持站立,否则动作不仅极其别扭,还会使装填时间延长四到五倍,在这期间,敌军可以多进行四到五次射击,甚至直接发起冲锋。实战经验无数次表明,谁在正面接战中蹲下,谁就会败的更惨。一杆燧发枪1米多长,捅条也短不了多少,可见如此长的枪械蹲下装填是怎样一副别扭的景象。

    3。实际上线列战争并不是完全没有掩蔽,只不过我们看到的电影中描述的是野战和遭遇战。在实际的战争中,矮墙、战壕、栅栏和拒马刺等工事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其中以矮墙最为常用,它不影响士兵站在后面装填,却可以遮住从腰部以下的部位。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要塞工事,就非常有效,当然,因为太过有效,敌军通常不会傻乎乎的与你对射,而是远远的放炮或直接发起白刃冲锋。

    4。实际上当时的战争也不都是排队抢毙,在当时已经有独立行动的散兵小分队,称为猎兵或轻步兵,负责提供火力支援和进行游击战,这些猎兵通常被布置在阵前,允许自由的卧倒、移动、射击和寻找掩蔽,有些甚至还装备了线膛枪,可在远距离狙杀敌人,但是没有任何指挥官认为光靠他们就能赢得一场胜利,他们可以给敌军带来大量伤亡和困扰,但并不能胜任有目的的作战任务。此外,他们在遭遇骑兵时基本相当于被屠杀。

    5。反过来换句话说,密集的线列阵型在面对骑兵时也更加稳固,如果采用密集队形,任何胆敢正面冲击步兵阵线的骑兵下场只有死路一条,骑兵在同等的战场宽度下将面对通常是三倍于自己的、亮着刺刀、站成密集队形的步兵,因而瞬间在战斗力上陷于劣势,再也不能像中世纪那样为所欲为的正面平a蹂躏步兵。假若采用散兵阵型,在同等宽度下面对骑兵将不能形成如此的优势,其结果仍然是被正面平a蹂躏。

    还有一种妖孽的空心方阵,线列步兵可以迅速从横队收缩转换为这种空心方阵,可全方向射击无死角,因为没有前与后的概念,也不会被包抄或绕后,骑兵也因此失去了其最大优势,数个空心方阵互相间还能形成交叉火力。如果骑兵侥幸突破了空心方阵,他也只会冲进方阵的中间被全面包围。这是近代步兵对抗骑兵最有效的阵型。对抗数量远超自身且四面八方都是的冷兵器军队(如土著)时效果也相当拔群,当然,方阵也有致命缺陷:如果对方有远程火力或者大炮,死起来会有种别样的酸爽。《滑铁卢战役》中内伊的法军骑兵部队冲击英军桥段,落得惨败,拿破仑在剧中高声斥责:“没有步兵支援的骑兵能干什么?我连一分钟都不能离开阵地吗?你们脑子进了水?”而实际上如果运用得当,骑兵优势者将可以逼迫对方摆出难以发挥火力且毫无机动性的空心方阵,随后用步兵压上,乃至用炮兵轰击造成极大伤亡,并且降低我军步兵的损失,如果对方重新展开线列队形与我军步兵交战,骑兵部队则可绕至侧翼或后方拔刀冲锋。这种兵种间的紧密协同是拿破仑时代战争的精髓所在,远远称不上是毫无战术。

    线性战术的出现,自然离不开刺刀的发明,就算是这场将西班牙士兵打得崩溃的战斗,如果没有最后的刺刀冲锋,赵杜天也不可能取得全胜!

    没有刺刀冲锋,西班牙军官完全可以将撤下来的西班牙步兵重新编组,然后再踏着齐步走继续排队枪毙!

    在脱离了那种枪声震天的第一线后,训练有素的士兵往往会恢复冷静,而被军官重新组织起来!

    当然,如果是民兵那种组织的话,崩了就是崩了,重组还是不要妄想了……

51章 战后总结

    距离歼灭击败西班牙入侵主力战役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那场战斗除了在最初的排队枪毙中阵亡了300多人,之后的追击战和之前的伏击战几乎没有多少伤亡!

    而西班牙俩个步兵团的兵力则是彻底消失,除了少数士兵侥幸逃脱外,大部分西班牙士兵和科科帕人都死在了大汉步兵的手里,之前的排队枪毙大汉步兵也是时刻处于精神煎熬中,在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后,那些大汉步兵将所有的恐惧情绪全部发泄到了投降和不投降的敌人身上……

    当赵杜天感到追击现场时,已经没有多少俘虏还活着了……

    这一点倒是赵杜天的疏忽,他忽略了战争压力对于暴虐心理的压抑和释放,结果那些最起码还能当奴隶的俘虏,全都被刺刀捅成了刺猬……

    不过,对于赵杜天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更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去责怪那些为他取得胜利的忠勇士兵!

    赵杜天此时正在羊皮纸上总结他前世的近代战争经验和刚刚经历的战场经验!

    赵杜天拿着西班牙人那里缴获来的鹅毛笔,首先在羊皮纸第一行上写上了‘线列战术的优势’几个汉字,虽然看上去字体有点扭歪,但是看懂还是没问题了,反正他又不是为了去参加书法大赛……

    1。线列步兵在白刃战中的战斗力丝毫不比任何专业的冷兵器部队差,(参照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面对精锐的蒙古骑兵时的表现)甚至在训练和体能素质完全不如对方的时候依然如此,专业的冷兵器部队在向线列步兵发起冲锋的过程中就会遭到1-2轮甚至更多次的射击,造成大量减员和巨大的士气冲击,等到接战的时候,常常在人数上已经处于劣势并且陷入恐惧,而采用密集队形的线列步兵上了刺刀,从正面看就是一个刺猬样的长枪森林——这是冷兵器时代战斗力最强的作战形式。

    2。线列步兵在远距离火力投射上也不逊色于任何专业的弓弩部队,就整体精确度、杀伤效果和有效射程而言并不处于劣势,当时的弓箭手和弩手实际作战距离不超过100码,而在这个距离内线列步兵的齐射完全能够全面压制对手。(八里桥战役时,清军的满蒙骑兵乃是冲到线列步兵阵前30米处进行骑射的,被团灭也是理所当然。)

    3。线列步兵甚至在面对骑兵时也不处于劣势,此外,受过训练的线列步兵还能够迅速转换为空心方阵队形,骑兵在面对这种方阵时几乎束手无策。

    4。线列步兵的成本极其低廉、训练极其简单,成本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对抗传统部队时几乎总是有数量优势,因而总是在战场宽度上拥有优势,换句话说同样战斗力的两只军队遭遇,线列步兵的宽度总是超过对手从而能进行合围或抽调部分兵力进行迂回穿插。

    赵杜天写的字自然没有这么多,这是他脑子里的想法,记录的时候简化了一些。

    记录完之后,赵杜天放下鹅毛笔,走到城镇中心二层小楼的窗户前,脑海中不断回忆着以前的记忆,这种依靠系统直接招募士兵的做法毕竟不长远,他终究还是要转换到第二种常规发展模式的,到时候这些线列战术的细节可就是制胜关键了!

    自己训练的线列步兵可没有人口上限!

    战场上,从参战的士兵的角度来看,就像处在靶场,而靶子就是他们,这种经历是恐怖的(参照枪毙,许多罪犯在刑场是被吓得连路都走不了),枪弹和炮弹不时击倒身边的人,烟雾遮蔽了视线,士兵被要求跨过倒下的战友,保持队形,以整齐的队形保持前进,勇敢的面对死亡,而盔甲在火枪面前都是摆设,也就是说士兵面对枪弹都是毫无保护的,我相信如果大家处于这种战场上都是想着隐蔽或逃走……

    在这样的战争中,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

    排队枪毙战争中,即使是胜方,出现20%乃至更高的伤亡都很寻常,战争变得比以往更残酷,在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军一边推进一边放了五六次排枪,英军部分基层单位损失超过四分之一,20m处才开始射击,十分钟的三次排枪彻底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