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于帝国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津城陷落,督抚等大官与满城内的将军,一起殉了国,真是满城忠烈啊!

    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天津城陷落的黑锅,没有足够分量的当事人背起来了……

    这么大一个败仗,自然不能找那些低级文官和军官顶罪,自然而然的,兵部里的一二品大员和总领全国政务军事的军机大臣,变得人人自危起来!

    满清帝国来有过错,都是下臣奴才的错,无论皇帝老二再如何昏庸无能,也不可能犯错!

    这是政治正确!

    因为在满清帝国,皇帝背后站着的不是一家一姓的家天下,而是代表着数百万旗人满人的利益纠缠!

    满清帝国的皇帝之所以将中央集权发挥到了极致,不是靠其独特的法治和手腕,而是依靠着入关的这群满清旗人力挺而来的!

    数百万满人面对几个亿的汉人,想要稳固自身的统治和压迫,必须抱团取暖,努尔哈赤的子孙很清楚,他们的根子比当年的蒙古人还要不如!

    正是因为旗人吸取了史上的教训,且时刻有着被汉人推翻的危机感,才造成了整个满清帝国高度的集权制度!

    旗人利用皇帝的高度集权层层压迫汉人百姓,满清帝国的皇帝也了解自己权利的根本,对同族的旗人颇多照顾!

    整个利益链条牢不可破!

    因此,只要满清帝国皇帝不是要杀宗室旗人贵族的脑袋,对整个天下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一句话一个人头!

    不会有清流一样的文官胆敢阻拦,更不会有太监一流的宦官霍乱朝政!

    毕竟,满清帝国的皇帝统治基础不是文官也不是太监,而是旗人贵族和八旗子弟!

    这就是为何在满清一代,文官势力最为弱小,宦官中除了慈禧太后的安德海和李莲英外,一个出名的都没有!

    至于军权大握的人,汉人更是连边都别想沾惹!

    要说以前的朝代是家天下,那么满清一代则是旗天下,正儿八经的旗人天下!

    哪怕满清帝国到了20世纪初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把着旗人的铁杆庄稼不敢松手!

    这也是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个世界中的满清帝国,似乎等不到辛亥革命那个时候了!

    干隆帝之所以如此不顾仪表的大发脾气,实际上来源于他心中的恐惧!

    满清帝国的情报机构虽说很落后,但在战争这么大的事情上,下面人还是很卖力的,这可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安危,关系着自己等人的小命和未来呢!

    于是,干隆帝得到了比较详细的前线战报,里面有可以速射的单兵‘火枪’,不用火绳,也不用从枪口里装填,而且打一枪只需要拉一下枪栓就可以继续射击!

    这尼玛的简直就是单兵神器啊!

    有了这玩意,大刀长矛都该进博物馆了!

    当然,相对于这款让干隆帝大开眼界的单兵火枪,对清军造成杀伤最高的当属一个小炮筒了!

    汉军称之为掷弹筒!

    可怕的是,这门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开花弹’的小炮筒,体积实在是太小了,小到了一个人就能带着掷弹筒满地跑!

    并且,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双手在地上摆摆扭扭,就可以开火了!

    特喵的连炮兵阵地都不用布置!

    就是这么一门神奇的单兵武器,一炮下去能送十多名清军士兵上天……

    干隆帝看到这里是,面皮已经不知道抽搐了多少下……

    他不太懂军事,但他还是能理解这种武器的威力的,毕竟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这俩样超出了干隆帝认知的单兵武器外,最让人恐怖的就是汉军使用的‘红衣大炮’了!

    射程超远,打的超准不说,一发炮弹下去,地面就出现一个大坑来,要是正好落在人堆里,基本上一队清兵就可以宣告报废了……

    这还只是伤亡问题,汉军的这种大炮对清军最致命的打击是士气啊!

    75毫米野战炮的杀伤力,对清军来说跟天雷无异,几发炮弹下去,甚至还有迷信的清军士兵跪在地上祈祷老天爷保佑……

    自然而然的,也别指望这种军队还会继续抵抗下去……

    相对于前三种给清军造成碾压之式的先进武器,马克辛重机枪的描述反倒是不多,清军也对其杀伤力含煳不明,因为在面对75毫米野战炮的震慑,加上大汉一式步枪的远射与到处都能发射的掷弹筒轰炸后,清军官兵不用等到沉重的马克辛重机枪布置好机枪阵地,就已经崩溃了……

    因此,汉军中的马克辛重机枪杀伤的清军并不多,汉军的火力太勐,清军败的太快,根本没有笨重的马克辛重机枪发挥威力的余地……

    所以说,当干隆帝看完这份战报,和上面武器对清军的碾压式战果后,头一次发现,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不稳当了!

    皇帝如果坐不稳自己的皇位,会有什么结局?

    自从收到战报后,干隆帝已经失眠好几夜了!

    然而,他除了在百官面前发火训斥,听一些动员啊,调兵啊之类没有把握的建议,毫无办法!

    这是科技上的直接碾压,再英明神武的将军过来,也没办法啊!

    总不能让满清帝国的八旗兵,去打游击战争吧……

    没有了北京城,旗人的威望还能剩下多少?

    难道真的要逃亡老祖宗留下的东三省黑土地苟延残喘不成?(未完待续。。)

417章 取而代之九

    满清帝国能在地球史上维系200多年,与他们的政治制度和谨慎心态有着紧密联系!

    别看满清帝国用几百万人统治几亿人的手段玩的6起,但他们自己却始终不相信自己能一直坐在几亿汉人头上统治!

    说白了,旗人高层的想法一直是,享受一天是一天,尽可能的延长享受的时间!

    就是这种危机意识的存在,满清帝国一直给自己预留着一条后路!

    这条后路就是被满清帝国强制封锁起来的东三省!

    当时称之为关外之地!

    满清帝国只在广大的关外之地留下了少量的驻防人员和一些旗人老少,与他们的包衣奴才。

    禁止任何汉人甚至是关内满人前往关外定居!

    无论是满清帝国最鼎盛的时期,还是满清帝国战乱频繁,国家衰落,土地兼并严重,人口爆满的时候,关外之地都被满清牢牢的控制着,充当最后的避难所!

    在满清帝国高层的有志之士眼里,他们被汉人赶走似乎是非常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死也要保持关外之地的‘纯洁性’,一旦哪一天旗人的统治在中华大地不稳,关外之地就是他们最后的退路!

    关外之地的黑土地,足以轻松养活数百万旗人子弟,有着足够的基本盘静等东方再起!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满清的自留地最后没有被汉人打破,却成为了外国列强眼中的肥肉……

    实际上,当初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慈溪等人就有逃亡关外的打算,如果八国联军不打算停战,继续打下去的话,慈溪太后早晚要逃亡关外!

    不过,那时候关外不少地盘已经被沙俄拿下,所以慈溪等人的逃亡计划并不是很靠谱,这也是后来慈溪太后投降的干脆彻底的原因!

    当然,对现在的干隆帝来说,退路还有很多,关外,蒙古,以及富饶的南方,都可以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巡游,恩,皇帝逃离首都不能叫战略性转移,要叫做巡游巡视,或者是狩猎……

    总之,绝对不能出现跟打仗字眼相关的词,皇家的面子很重要!

    干隆帝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在反复与众大臣乃至王爷心腹商讨过后,果断做出了抛弃北京城的预备计划!

    因为干隆帝和大臣们,无论如何分析,都找不到打破汉军无敌神话的漏洞,因为汉军的武器已经将人海的战术意义无限降低,当然,这里指的是冷兵器人海!

    有着掷弹筒这种可以适应复杂地形的大杀器,清军依靠地利抵抗也变得困难无比,唯一的挣扎或许只是拖延时间罢了!

    因此,在天津城陷落后,满清帝国上层就出现了求和的声音,且这种声音并没有遭到干隆帝的绝对压制!

    面对无解的敌人,只要是一个理智的统治者,都会想到割地赔款等屈辱求和的选项上……

    更何况,满清帝国一直将自己看作抢劫犯,中华大地只是他们的战利品,既然是战利品,只要条件允许的话,卖起来心里自然也好受一些……

    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