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一头黑猿脚踏天地,浑身黑雾滚滚,高亦有百丈,手中持着一口乌光森然的长刀,宛若一尊远古魔神。
第三个生灵是一个道人,头戴紫金冠,面色蜡黄,看起来病怏怏,但他手中持有一杆黑色的龙枪,散发着让人心惊肉跳的气机。
这三个生灵都散发出强大的气势,但却并没有急着动手,放佛只是在宣告自己的到来。
看清楚场中的情形后,这三个生灵都发出了笑声,好像在嘲讽龙马一样。
龙马怒视着这三个不速之客,神念震荡,喝道:“谁能够打破那个人类的乌龟壳,我就让他在火神窟之中修炼三年。”
“此话当真。”手持黑色龙枪的黄脸道人大声问道。
龙马骄傲的抬头,不屑的“哼”了一声,作为回应。
金色的神牛最先动手,奔腾如雷,震动山河,一对大犄角对着林易就挑了过去。
黑猿紧随其后,发出了一声咆哮,手中的长刀力劈而下。
“嗡!”
道人一抖手中的黑色龙枪,人枪合一,化作了一条黑色的狂龙,向着林易扑去。
接二连三的攻击,如同雨打芭蕉一样,“噼里啪啦”的落在了混沌仙光上。
金牛,黑猿,黄脸道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那一层看上去薄薄的,一捅就破的混沌仙光,超乎想象的坚韧,根本就无法打破。
这四只异兽,都已经踏入了仙台第三层天,斩道为王。与林易的境界相同。
不过,这些异兽虽然懂得修行,但是并未精通什么法术,手段单一。
林易伸手一点,头顶上的无极道轮立刻化作先天五太之宝飞出,龙马等四只异兽感觉不妙,但已经迟了。
它们手段都已经被林易摸透了,弹指一挥间,金牛被道德太极图困锁,黑猿被阴德炼形旗卷住,黄脸道人被功德玄黄塔镇压。
只有龙马浑身发出炽盛仙光,熊熊燃烧,十方都有雷霆降临,到处都是火光,在其四蹄下更是有一道道闪电,驭光而行。
但它却始终无法摆脱从天而降的福德玉如意,圣德河洛书更演化出万里山河,日月星辰,直接取代了这片天地。
龙马上天入地,却始终跳不出林易的手掌心。
这只异兽高傲不屈,始终不肯臣服。
林易招出了太虚之门,直接将龙马扔进了洞天之中,镇压在祖神山之下。
金牛,猿王,黄脸道人三个都已经胆寒,纷纷向林易表达善意,愿意将黑色的龙枪相赠,并说出了它的来历。
这柄龙枪的来历很神秘,竟然是从自天外飞来,插入昆仑仙脉中,同时还带着一团火神源,谁也不知其为何等神物。
龙枪被黄脸道人抢先得去,火神源则与昆仑仙脉结合,化成一种奇异的能量,形成一座洞府,在里面修行可事半功倍。
金牛、猿王、黄脸道人、以及龙马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且还有一定的交情,但是在争夺火神源形成的洞府时发生了矛盾,此后常发生争斗。
林易右手探出,施展天龙爪破碎虚空,将逃走的黄金狮子和赤色老蛟抓了过来。
这两只异兽都已经被龙马调(和谐)教的十分乖巧,立刻对林易表示了臣服。
林易点了点头,手掌用力向下一抓,地底“轰隆隆”的作响,一股火光冲起,一团刺目的神华来到地表。
火神源是一团液体,如岩浆一样炽盛与粘稠,与灵气相遇在一起,化成了一缕缕生之光,让人浑身舒泰,能加速修行。
林易打量了一下,然后将火神源和金牛、猿王、黄脸道人、黄金狮子、赤色蛟龙,都一并收入了太虚洞天之中。
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后,受此界法则的影响,太虚洞天之中许多化形的草木精灵,都被打回了原形。
(这就像是跨国大公司进入某个国家发展,必须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一样。)
在昆仑山的这十年中,玄妖道人不止一次的向林易抱怨,祖神山上的人手不够用。
尤其是林易将半个成仙谷搬运进了太虚洞天后,这些药田都需要人手打理,缺口就更大了。
林易倒是想从九十九道门中抽调一批人,但是被禅银纱拒绝了,宁肯花时间从头培养。
…………
巍巍昆仑,山峰不绝,连绵无边。
半年后,林易终于走了出来。
脱离昆仑仙山,来到外边的世界后,他立刻感觉到了不同,山外世界的灵气太过稀薄。
这还是昆仑仙山反哺了十多年后的状况。
林易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究竟处于什么地方,他用太虚幻境遮掩了自己的身影后,腾空而起,一路向着东方飞遁。
遇到了一个小城市后,寻了一个无人的角落落下,然后撤去了太虚幻境,走了出去。
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真是久违了的景象啊。”
林易边走边看,虽然心中清楚的明白,这并不是自己故乡,只能算是平行世界,却还是有一种冲动,立刻回老家看看,哪怕见到的只是一座荒山。
第266章 一气化三清
终南山,千峰叠翠,景色优美,素有“仙都”之称,为洞天之冠。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这里是道教的一处祖庭,是全真道始地,南有正一,北有全真。每年都有数不清地道教人士来这里朝圣。
山岭中多道观,层峦叠嶂,深谷幽雅,令人顿生返璞归真,回归原始自然中的感觉。
林易和一个身材颀长,头戴紫金冠,身穿八卦袍的老道士并肩走在山间。
老道士道号“栖日”,隐居终南山修行。
几个小时前,林易从青海一路飞遁至长安,虽然有太虚幻境遮掩动静,未曾引起普通人的注意,却还是让近在咫尺的栖日道人有所感应。
两人见面之后,栖日道人邀请林易入山做客,林易正想了解一下地球修行界的现状,便答应了下来。
栖日道人的洞府很简朴,除却石床、石桌、石椅外什么都没有。
外面景色倒是很好,位于一座山谷内,古木耸立,藤蔓密布,还有一个明净的小湖,各种珍奇异兽出没。
远处,道观很多,缭绕雾气,有仙鹤在飞舞,有灵猿在欢跳,格外的出世。
只是有阵法笼罩,普通人难见。
谈及修行界的现状后,栖日道人明言,东方修行界因为天地灵气的衰竭,大都躲在洞天福地中苟延残喘,勉强延续道统。
倒是最近的十多年,天地灵气有所恢复,各门各派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却也未曾引发太大的变化。
西方修行界吸收信仰念力修行,在灵气未曾复苏之前,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一晃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林易与老道士谈论道法,各有所得。
林易也知道了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五年之前,有九龙拉棺从天而降,这是一件震动东、西方修行界的大事,栖日道人也正是因此而出关。
…………
朝霞灿灿,山林中雾霭流动,被晨曦照耀的红彤彤,而后五色纷呈,一片安祥。
“不愧为道教圣土,难怪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朝圣。”林易感叹道。
道教祖山,云蒸霞蔚,有莫名神辉笼罩,走在这里身心宁静,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在山中流淌。
终南山中有很多人隐居,林易在另一个地球上,身体未曾患病的时候,常去终南山中旅游,也曾遇到过。
只是他们大都谢绝游客打扰,故而没有多做了解。
林易神念扫过,同样在见到了不少隐居的人。
这些人过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深居简出,为了出世寻找一种心灵的安宁,他们情愿隐居山中,都为凡人。
林易一路来到了终南山北麓,一块巨石出现在前方,上面刻有三个古字:楼观台。
他调整心态,带着一种朝圣、问道的心,向着前方走去。
恍惚间,林易听到了诵经声。他停下了脚步,一动不动,静静地站着,聆听到了上古的道音。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林易听到了上古讲经的声音,穿越时空而至,一个老人盘坐石台上,正在讲经传道。
他凝视着着那团模糊而朦胧的身影,那是一个上古道身,正在著书撰文。
故老相传,老子西行,曾进陕西,在终南山讲道,留下《道德经》两部,而那个地方就是楼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