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远清浑身是汗地停了下来,蓝雪拿着一团卫生纸给他擦汗,后面的李若琳也是累得七荤八素。
只剩半个身子的红月蓝雪并不重,对于久经末世考验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路远无轻担,每个大厅都是100m,而他们起码走过了20个这样的大厅,这两公里看着不算多,可是千篇一律的地方让人很容易感到疲倦,更何况他们已经在外面长长的裂缝和通道中奔波了十几个小时,这一天等于没有休息。
此时的队伍虽然队形还很整齐,也没有人坐地上休息,但是疲惫却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先是在岩缝中担惊受怕,然后又是在长长的地穴中紧张恐惧,最后又是兴奋,然后变成失望,最后又是无休止的开门、闪光、关门再开门,开始那个老妇人的声音到现在一声不响,这么久的折腾让队员们耗尽了精力。
“别休息了,马上就见主人了,一会儿忙完了再休息吧。”嫣云见大伙一个个累得想睡觉便劝道。
“打起精神,再坚持一会儿都打起精神,马上要见主人了”郑远清只得转过身对大伙喊道。
终于,这最后一道黑门打开,白光闪过,众人进入了一间更大也更广阔的大厅。这个大厅是正方形,边宽200m左右,高10米上下,也是和外面一样的暗褐色墙壁,灰白色地板。
然而和外面的大厅不同的是,这间大厅四面的墙壁上各有一扇一模一样的黑色大门,想必那些大门后面的情景和一路走来看见的一样吧。
大厅正中央有一个黑色金属铸就正方形台子,这个台子边宽30m,高1m,像是整块的黑金属铸就,而那种神秘的隆隆声似乎就是从台子下面传出的。除此之外和外面的大厅不同的是,这个大厅里没有一具骷髅,除了那个黑色的台子外便是赤果果的空旷和单调。
“前辈我们来了,您说话吧”嫣云在大厅中转了个圈对着空荡荡的大厅喊道。
“唉——归去来兮何所从,所为明兮何所惜,古来人兮魂归矣,后来人兮何明夕。”一声哀叹响起,那个带着淡淡哀愁的女声说出一句古辞。苍老、婉转、柔和而又带着无尽的哀愁。
从这声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位慈祥、端庄而又风烛残年的老妪;只是她说的那句古辞队伍里没一个人能听懂,这种古辞似乎是楚辞却又不太像,反正决然不同于众人能听懂的文言文。
“前辈,用我们的语言说吧,他们也听不懂”嫣云冲众人耸耸肩,继续绕着圈地喊道。
“哼,才两千多年就听不懂了,华夏文明让你们这几代人传承成什么样子了?天灾?人祸?浩劫?——活该”大厅里传来一声苍老的怒斥声,似乎老妪对郑远清他们代表的这几代人很是不满,不过也听得出老妪的脾气非常不好。
“这位前辈,天灾人祸实属不可控因素,虽然近几十年西风渐进中华文化被抛弃不少,但是丧尸之乱似乎和这没有什么关系吧?”许书成有些不服气,尸乱前那事儿好像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吧?
“哼,没关系?人在做、天在看,自作孽不可活天谴,一切都是天谴华夏古风五千载,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如此骄奢yin逸、贪婪浮华为了钱男的不讲尊严,女的不要廉耻,老天看不过,直接从华夏大地开始清理这个罪恶的红尘,华夏文明、两河文明,每个人都有份,谁敢说自己无愧于天地鬼神?”老妪的声音带了一丝愤怒,似乎很不满意许书成的辩解。
“不要拿西风东渐来做理由自己意志不坚定怨不得别人为什么不能学学两河文明的好?尽学人家的坏?听着洋鬼子表面上说中华民族多么优秀而得意洋洋、还大肆宣传。”
“却不知人家拿了你们的钱、占了你们的女人、控制了你们的经济命脉然后背地里骂你们是东亚病夫真不知道你们这代文明的继承者脑子里都是什么?烂泥么?”老妪显得越发愤怒,说的话也越来越激动。
“不可能,中国已经强盛多了,如今的中国人聪慧、勤劳、勇敢——”代安澜觉得这老妇人越说越没谱了,不由自主地抢声道。
“澜澜闭嘴这儿没你说话的份儿”许书成猛地扭头呵斥道。代安澜吓得一激灵,赶紧躲到姐姐身后,代安阳忙不迭地护住妹妹也不敢吭声,她当然明白老妪说的话犹如一根针似的扎进了许书成的心里、也扎进了每一个对那个社会有着深刻了解的队员心里。
“哈哈哈哈强盛?尸乱前那样子是强盛吗?洋人一边赚着你们的钱、玩儿着你们的女人、剥削你们的同胞,然后对你说:你们中国人是最棒的看,多勤劳,血汗工厂里的劳工多听话;看,多勇敢,内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下手狠,见到洋人就跟见到亲爹似的;看,多聪明,地沟油、激素肉、豆腐渣搞得中国人‘百毒不侵’,还‘最棒的’,人家是在骂你,你听不懂吗?”
“还好尸乱爆发了,如果没有尸乱,再这样堕落个20年50年就不是‘东亚病夫’了,而是‘劣等民族’成为蛮夷眼中彻彻底底的‘支那人’”老妪毫不留情地揭开了在场每一个人心中的伤疤,任每一个人的心鲜血直流。
老妪说的很难听、甚至有些为老不尊,但这话却很对,是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而尸乱前那个社会却说的比做的要多,而且多得多。
“老前辈批评的极是怎奈身处时代大潮,大势所趋在所难免,我等草民难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倒,不得不随波逐流,不然吃喝婚配尚且难得。”
“晚辈以为,历经此次大悲大痛之浩劫,若我华夏尚有一丝希望,那么后人会明白华夏文明之荣耀,会恢复我华夏古风。”郑远清赶紧对着虚空做了个揖回答。
郑远清听出来了,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老人”并不是和外界完全隔绝,而是对外面的世界了如指掌。但是他不明白这老人的义愤填膺和亚特兰蒂斯文明有什么关系?
“唉——罢了,罢了,和你们一群娃娃说那么多有什么用?该担责任的不是你们这代啊再说和我有什么关系?华夏文明衰落至此,两河文明又好到哪去?都一样,都一样,老天爷看不过去自然要净化啊”老妪听到有人能听懂她的话后心头的气消了点。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21章 远古遗迹(三)
“后生们,你们这三代人担当着重建人类文明的重任,重塑华夏古风的重任,浩劫也是机遇,希望你们能尽到华夏子孙的责任,还炎黄血脉以清流”老妪再次哀叹了一声接着说道。
“晚辈谨遵前辈教诲这尘世定会有拨云见日之时”郑远清被老妪训得一蒙一蒙的,只敢应答,却不敢回嘴。首先被前辈老人训几句做后辈的也听得;其次老妪说得都是事实,尸乱以前中华民族确实够窝囊的;再次这次前来是有求于人,就是挨打都得忍着。
“罢了,罢了,从大西洲沉没、亚特兰蒂斯在全球浩劫中灭亡至今,老身等了一万七千年,也看了一万七千年,没想到又是一个轮回。换做哪个文明后果都差不多”
“后生啊,你要记得,人类文明和王朝一样,都是从清流到污浊然后净化再回归清流,这是尘世铁律改变不了啊”老妪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分了,毕竟尸乱前那样子和郑远清他们这些80、90后的年轻人没什么关系。
“那晚辈应该如何去做?此行晚辈不惧苦与难,只怕路途不对,枉费一腔热血”郑远清心里一惊,赶紧请教道。这位老妇人活得年岁更久,那么知道的也更多,不请她指条路岂不白来一趟?一万七千年,甭管真假,起码老妪活了不下百年,她的话都是宝贵的经验。
“顺势而行,事半功倍你要明白,物极则必反,阴极而阳生;如今还没到最污浊的时候,这滩水才刚刚搅合起来,你要让这滩水更污浊,把池底的王八都搅合上来,污浊到极点则清流自生”老妪似乎对郑远清的话很是满意,也愿意说出自己最宝贵的经验,“后生,古白话说得不错啊,叫什么名字?”
“呵呵,多谢前辈夸奖晚辈姓郑,双名远清,碌碌无名之辈,末世哀民而已。”郑远清赶紧回道。
“郑—远—清?好名字,致远于清流,清静而致远,顺天道之大势,实则乱世枭雄之名啊但是不是英雄,要看你的努力,路,已经给你指出来了,怎么走、是做豪杰、草莽、枭雄还是英雄,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老妪似乎会测字,说得还挺让郑远清高兴,“那嫣云小女和你是什么关系?正妻?侧室?还是陪床?”
“嫣云是远清侧妻,与远清有生死之义,今生不离不弃”郑远清义正言辞地回答道。
“不错老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