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朝最后的支柱,最后一员能堪大任大将并非浪得虚名。
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奈何遇到项羽这个以力证道的武圣,以一人之力几乎让他的战阵崩溃,秦军主力被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打的溃散。
几十万大军经此一败,已然只剩下这几乎士气皆无的二十万秦军。
更可气的是来自于咸阳对他的猜忌,让他苦不堪言!
前有猛虎,后方却还在百般猜忌,而赵高更是百般刁难,所谓三军出征粮草先行,但赵高却截断粮道,秦军主力士气大减,局势大崩。
而在巨鹿决战之时,本就没有多大把握取胜的秦军,又遇项羽破釜沉舟一战,以力证道,成就武圣之位,武圣之力非千万人不能敌,横扫王离前军兵马,一时间声威大震,秦军只得保留部分人马,退守棘原。
章邯大帐之内。
一个一身秦甲,看上去三十出头的男子,一脸沧桑的看着眼前的沙盘,双手无力的支撑在沙盘之上。
他便是章邯,秦军将领。
此时的他,心绪复杂。
大秦已没有任何兵力能够支援于他,但撤退是不可能的,一旦他撤了等于就是拱手将关中之地送于项羽,哪里是秦人之地,如果给了项羽这个匹夫,他不清楚秦地将有多少人死于战乱之中。
死于楚人之手。
当年秦破楚之时,为了稳固大秦的统治,不知杀了有多少楚人,更何况项羽率领的联军之中,可是有当年诸国的遗脉,他们又会怎样对待大秦的子民,章邯不敢想象,也无法想象。
而在距离棘原不远的地方,一匹具有血脉之力的良驹,正奔袭着朝秦军驻守之地赶来。
在其身上一名一身黑衣的死士,手拿一条马鞭,狠狠的抽在马屁股上,只见马屁股之上,已然鲜血淋漓。
烈马嘶鸣!
如果仔细看,还能够发现这匹血脉良驹已然在口吞白沫,但速度之快,如同一匹飞马一般。
咸阳至棘原快马加鞭,也要几天时间,但此乃秦瀚万里加急之信,韩谈自然不能疏忽,死士几乎连夜兼程,中途没有任何休息。
两日便到了。
秦军驻地的附近。
死士所骑乘的良驹,直接软倒在了地上,双眼翻着死白,已然死去,它的使命也已经完成。
夜色笼罩的秦营,一道黑影在出没!
章邯营帐之内。
死士大喘着气,将手中一封信交于章邯说道:“将军,此乃陛下万里加急之信,将军切不可让外人知晓,这乃是陛下亲口所言。”
章邯点点头,他实在没想到二世会在这个关头,给自己送来一封信,并且还是如此之保密。
派死士送来!
章邯轻轻的拆开此信,他不知道二世此信内容是啥。
章邯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此信前面表述了章邯的功绩,作为大秦最后一道防线,秦瀚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人力不能胜天,巨鹿大战非他之过,此乃是大秦的命。
但章邯对此却并无任何感冒,败就败了,为军之将,他不会给自己找任何的理由。
但读到中间之时,章邯却是眼神一缩,二世怎么敢这样做?
一股无名怒火自他身上传来,此信中提到的内容比赵高当时断他粮草、绝他粮道还让他生气。
“将军,切不可动怒,还请往前看下去!”死士见章邯几乎没了耐心,提醒道。
“哼!”
章邯一声冷哼,但却还是选择了看下去。
没过一会,章邯心里泛起了滔天巨浪,深呼了一口气。
把手中的信封,放到炭火之中,只见熊熊烈火把其燃烧殆尽,章邯才放下心来,二世给予他的内容实在太过于惊人,一旦被外人得知,后果将不可预计。
“多谢这位兄弟能够送来此信,章邯已知晓,还请兄弟回去禀报陛下,邯定不辱使命,为我大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章邯抱拳一拜,声音虽然小,但却能够感受到其那股热血之志。
“那将军多有保重,来日再见!”死士告辞,悄悄退出营帐之外,消失于夜色当中。
他还有任务在身,需要尽快赶回咸阳,汇报今日之事。
章邯看着死士消失的身影,走出营帐之外,把昏迷在地上的兵士拍醒。
众兵士苏醒之后,左顾右盼,纷纷大惊,他们居然无声无息的就倒在了地下。
纷纷想谢罪,被章邯拦了下来。
“去把司马欣将军与董翳将军叫来!”章邯自然没有责怪他们,吩咐道。
“是。”
……
夜色之下的秦军,看似风平浪静,但却暗流涌动。
此时距离章邯收到秦瀚的信已经过去了五天,秦军依旧在原地驻扎着。
次日,一封信件自秦军之中传入项羽手中。
而这时,二十万秦军集体拔营。
“章邯将军有令,大军开拔,撤!!!”
“章邯将军有令,大军开拔,撤!!!”
“章邯将军有令,大军开拔,撤!!!”
撤退的消息,没有预兆的响起。
二十万大军,如同洪水一般,撤出棘原!
第四十章 范增、项羽。()
楚军大营之中。
项羽坐镇于中军大殿之上,手上拿着章邯撤军之时送过来的竹简,旗下亚父范增,项伯,龙且、英布、钟离昧、虞子期等等皆坐于其下。
“各位有什么看法吗?”只见项羽身材魁梧,以龙虎之姿盘坐,身上的气势外露,口气随和,但却让人不禁感到一股敬佩之意。
天生重瞳,乃为霸王之相!
圣人之位,武道巅峰!
项羽虽然问着在场的所有人,但其实眼光却看向了一个满头白发,穿着一身朴素白色道袍的老者。
老者坐在项羽下方一侧,双目紧闭,两只手握在腰前,看似垂垂老矣,但如果仔细发现,其身仙气流淌,一股仙家气质流露,精神矍铄。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为项羽出谋划策的道圣范增。
其人善出奇谋诡策,往往在项羽最关键之时,给项羽提供最为有用方法。
可以说项羽有如今之地位,一半的功劳尽皆归于他。
如果真算起来,天下能与范增比肩的除了张良之外,便是日后的兵仙韩信,只是如今还在楚军之中做着执戟郎中,不提也罢。
当今之世,天下无人出其三人尔。
范增听得项羽问起,闭目的双眼缓缓睁开,一双深邃眼睛,扫了一眼众人,缓缓开口道:“章邯已不足为虑,只是那二十万大军却是要提防!”
范增其实心里也十分的奇怪,为何章邯居然悄无声息的便决定撤兵,范增说完眉头也是思索起来。
众将士听完纷纷点点头。
确实如此。
其实他们也没有想到章邯居然如此决绝,选择撤兵,要知道他们想过章邯用二十万大军与他们来一场决战,也有想过章邯投降,就是没有想过他居然撤兵了。
并且还是以这种理由。
他们都已经知晓信中内容,所以才在此以求应对之方法。
而在章邯的信中提到,为防止九州边境之祸,决定撤兵退守九州边境,稳固九州的后方,镇压异族。
信中还把缘由交代了一遍,上将王离乃是大秦名将王剪之孙、王贲之子,常年驻守边戍,防备异族的入侵,但因为大秦内部动荡,率边防大军回守关中,与章邯联手与诸侯作战,但如今秦军大败,边防军几乎全灭,异族隐隐有入侵之相,九州边境留守之兵不足以抗衡异族入侵,为保我九州之安宁,特此率二十万大军回撤,章邯此生不在入率军入关,将一生驻守九州边境。
意思很明确,用一句话概括便是关中之地我不打算再管了,你们爱咋咋滴,我去镇守边疆去了,信中对于大秦已经没有一丝的希望,对于嬴氏更是无比失望。
当然章邯的信中所说,绝不止如此。
在信中还曾谈到与项羽巨鹿一战当为此生最大之幸,虽败,但却绝对是他章邯打过的最畅快的大战。
书信内容虽没有一字一句夸谈项羽之意,但项羽读此信时,心中颇有一股豪迈之气,尔今天下,谁能出其左右。
项羽想的与在场诸将所想自然不同,虽然章邯信中谈到边疆之祸,但谁会想到偏偏是在这个时候呢?
这可是二十万大军!
虽然是残军败将组成,但谁敢保证有一天章邯不会率领这支军队打过来呢!
他们不敢保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