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恕藏在大袖之下的双手忍不住颤抖。
他一宿未眠,脑中翻来覆去想了无数套说辞,只为了今日一见,能够说服对方,可如今。。。。。。居然不知该如何言语。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道:“陛下。。。。。。”
萧望轻声笑了。
“今日殿前,只有你我二人。”萧望突然低沉咳嗽一声,以袖捂面,含糊不清说道:“国师临行之前留词,说你可堪大用,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堪怎样的大用?”
那个文评只排在末尾的年轻男子已经热泪盈眶。
他缓缓跪下身子,行君臣之间最大的叩拜大礼。
被降阶而下的萧望扶起。
齐恕一时有些站不稳,只能在那位陛下的搀扶下,颤巍巍从袖中掏出一本破旧不堪的青卷,密密麻麻,是些初干的墨渍,自己为了这一日准备了太久。
“国师大人珠玉在前,齐恕不才,终其一生,只能得国师大人所学三四。”这个年轻男人声音沙哑,一字一句极为用力说道:“治国之事,齐恕自知不行;平官制衡,齐恕也知不行;帝皇心术,齐恕更不谙其道。”
官场如履薄冰,谁人不知战战兢兢?
这个年轻男人口无遮掩,居然就这般全盘托出?
而萧望打趣说道:“君臣之间不过这几件事,你全都不行,还胆大包天说你能有源天罡所学三四?”
半是打趣,半是善意的嘲笑。
齐恕居然也自嘲笑了笑,“国师大人是世上罕有的全才,能有所学三四,齐恕已经心满意足。”
全然没有愧色。
他突然收敛笑意,极为自负,无比认真说道:“若我住北姑苏道,则大夏边疆,一年之内可退半百里。若我住淇江南,则北魏淇江北,一月之内至少多驻二十万甲士。”
萧望看着这个年轻男人写的密密麻麻的青卷笔记。
三十六种杀伐之术,最少坑杀千人,连环之策,免不了纸上谈兵嫌疑,却是真真正正令人看到,便头皮发麻。
兵道。
他猛然记起齐梁文评内有张写的极偏激的试卷,除却兵道之外空空如也,破格得了奇高的分数。
齐恕。。。。。。
齐恕!
萧望再次沉闷咳嗽起来,望向这个年轻男子,面容清瘦,眉尖上挑,弱不禁风,却明显是兵家杀胚面相。
将士领兵,不过枪挑一人,儒士领兵,可策杀万人。
萧望看着这个年轻男人,猛然想起了春秋年前被颂为兵圣的吕老。
他柔声说道:“齐恕,朕向你保证,日后齐梁必有你大放异彩的时候。”
齐恕微微一怔。
“但绝不是现在。”
观青卷,洞天下局势的年轻男子有些不解,洛阳之事已经传入齐梁,浮沧协议撕去,齐梁北魏明显箭在弦上,迟早一战,而北魏如今正是重创之时,只消自己抵达类似洪流城的北方边塞要城,无论是奇袭还是正攻,齐梁都将占据先机和优势。
齐恕抬起头,愕然看到这位陛下袖子上的斑斑血迹。
不知何时咳出,来不及擦拭。
萧望笑着背负双手,实则微微藏起半面脏袖,柔声说道:“看出来了?朕的身子,有些老毛病,不算大碍。”
齐恕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他低声轻轻说道:“齐恕可以等。”
萧望笑了笑,“真没你想象那么严重,若是有朝一日齐梁北伐,便是亲自上马也没什么问题。朕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北魏没表面上那么伤筋动骨,现在开战,齐梁讨不了便宜。”
两耳不闻修行事,不知道风雪银城入世的齐恕当然不明所以。
他微微低下头。
“你就留在兰陵城好了。”萧望笑了笑,“齐梁军中向来一文一武,你可敢与那位青衣大神将相搭?”
齐恕笑了笑,平静问道:“为何不敢?”
“好。”
陛下眯起眼,沉声说道:“朕向你保证,总有一天,天下会记住你齐恕之名。”
齐恕退殿之后。
萧望笑了笑,又是一阵猛然的剧烈咳嗽,甚至咳出了心肺之血。
他独自一个人登顶空中楼阁,国师不在兰陵城。
萧望怔怔环顾齐梁。
身边居然是一个人也没有。
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了。
“我知道这么一天迟早会来。”他有些自嘲笑了笑,道:“我会老,可谁都会老。”
这位中原半壁主人,居然有些落寞。
“可是没有想到,时间会过的这么快。”
有些心结,还没有打开。
有些事情,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去说。
可是没有办法。
生在帝王之家,有些东西,是注定要牺牲的。
萧望喃喃道:“她真是个奇怪的人呐。连定的及冠成年都与世俗不同,是十八岁,无悔和无羡都已经领了他们的字了。。。。。。”
“太快了。。。。。。”
“真的太快了。。。。。。”
“朕还没怎么与你说话。”这位皇帝陛下眼角有些湿润,喃喃说道:“不知道朕还有没有机会,与你好好说一说,她的故事。”
。。。。。。
。。。。。。
摘星揽月,墨家谪仙,春秋儒道第一人。
回到北魏的陈万卷得到了铺天盖地的吹捧。
文评盖压整个齐梁,何等大事?
而那位抢了天下读书人风头的陈万卷,入洛阳之内立马闭关,再无音讯。
北魏吹捧陈万卷,陈万卷一概不受之。
齐梁北魏,隔江对立,彼此保持沉默。
而在史书上狠狠记了一大笔的春秋历十六年,似乎在下半年里沉默起来。
浮沧大世里的那些妖孽,生旦净末丑,在十六年历里尽数粉墨登场。
出关入洛阳立佛道的齐梁转世菩萨。
棋宫出关的朱雀大妖女子。
隐谷入世的王雪斋。
风雪银城的李长歌。
终巍峰的道胎大师兄。
这些年轻妖孽,似乎极有默契的都选择了沉默。
但也许有一天,会有人突发奇想。
想到这么一个问题——
被稗官一笔带过的十六年历下半年,没有一件大事发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珠子串成线,每个妖孽似乎都是一颗珠子,日后串起来就是中原千年来最令人挪不开眼的江湖了。
而一笔平淡带过的十六年历下半年,或许是因为。。。。。。
那条串起珠子的线,已经不在中原了。
第十六章 格局
一年的时间过得极快。
齐梁北魏在浮世印沧生玺破碎之后,居然不可思议的保持了一种均势发展。
齐梁境内十九道内似乎有意挪动重心,由南到北,神将开始调动。
除却那位青衣大神将依旧久驻兰陵城。
十八神将之中,至少十位神将领兵符入了齐梁北道,意气风发,隐而不发。
齐梁江北第一要塞洪流城更是在一个月内接连搬进了两位列入前十的神将。
齐梁的小动作,其中含义。。。。。。有些夸张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江北江南来往依旧,在隐晦推进的潮流之中,南北商客在沉默选择了转移中心,或北归或南移。
商流之中,这些商客捞得再多,也不过是小鱼小虾,真正的鱼塘大鳄,毫无疑问是中原的八大世家。
而知晓齐梁这些小动作幕后实情的知情人,并不认为陛下大人的做法有何不妥。
洛阳城后,八大家已不再是曾经遍布天下的八大家了。
如今的八大家。。。。。。只分南北。
北地盘踞的世家,只剩下空壳,除却仙逝洛阳城的唐老爷子留下了北唐门的全部家底,其余的世家,如北关铸剑陈家,大魏炉火祝家,早已经人去楼空。
更残忍点说,哪里来的八大家?
北方姓钟,南方姓苏。
那位晋升天下宗师境界的钟家男人,回到钟家之后,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家第一人,钟家老佛爷在钟玉圣归家第二天传出死讯,钟家一片哀悼,上下缟素,尚且来不及去祭奠,这个得了玉圣雅称的儒雅男人,便以雷霆手段收去了北关铸剑陈家和炉火祝家的薄底。
人去楼空?我便收了你的楼。
只留下北唐门。
世家之争,已经有了依国而战的趋势。
那个钟家男人的思路清晰得可怕,不急不躁,对剩下的北唐门余孽缓缓围剿,抽丝剥茧,一步步逼出邀北关,再逼到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