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着老丈人的面,沈傲的老脸也不禁一红,亏得这陈济能一口点破,只是这句话话糙理不糙,正是沈傲要表达的。
沈傲含笑道:“勤加操练,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修身。夜里读书,让他们懂得克己复礼,保家卫国的道理,这是明志。教导他们琴棋书画,这叫养性。一个经历过修身、明志、养性的人,不管将他们放在哪里,也绝不可能被军油子所感染,因为通过这些历练,在他们的心中,会有一个信念,即荣誉和美德,这种骨子里的骄傲,是绝不会让他们去和军油子同流合污的。只要他们仍然在坚持,终有一天,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最终改变掉军中的恶习。”
陈济击节叫好:“不错,当年我做官的时候,略知道禁军的许多恶习,若是不能革除这些弊端,我大宋纵是白起、孙武复生,怕也只会一直糜烂下去,只是积习难改,要想革除这些弊端何其难也,要对症下药,此法或大有可为。”
唐严也为之动容,道:“可以一试,你要招募艺师,倒也容易,不过得去和太学的那个成养性打个招呼最好,太学里头有个书画院,专门教导太学生参加艺考的,这些太学生固然都是我大宋的良才,可是艺考亦不容易,十之八九的人都要落榜,只要说通了成养性那厮,再让他出面择选些落榜的太学生,不出三日,就可大功告成。”
“去找成养性?”沈傲愕然。
………………………………………………………………
大年初七的清早,沈傲骑着马,备了礼物,寻了成养性的宅子,前去拜谒。
其实成府和唐家并不远,之所以成为府,也不过是门脸比唐家要干净一些而已,进了里头,其家境也好不到哪儿去,沈傲心里唏嘘,哪朝哪代做老师都辛苦啊,所以做什么都别去做老师。
成养性先是听到沈傲来了,立即脸色骤冷,恰好几个太学生来拜会,见了祭酒的模样,便忍不住道:“那沈傲来做什么?哼,莫非是要来侮辱成大人的吗?大人,还是打发他走吧。”
成养性摇摇头道:“先看看,再说吧。”
沈傲见了成养性,立即行起学生礼,口里道:“学生沈傲见过成大人。”
成养性忙道:“下官哪里受得起沈大人的大礼。”这话的意思是不愿做沈傲的师长,要撇清和沈傲的关系。
成养性与沈傲,也算是天生的死对头,此前的太学、国子监之争,已经让他们的关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成养性看来,如今沈傲已身居高位,这一次八成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沈傲讪讪笑道:“学生给大人备了些礼物,哈哈,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契丹国的特产,请成大人笑纳。”
成养性摆了摆手道:“下官受不起,还是请沈大人带回去吧。”他慵懒地抬起抬眼,道:“沈大人还是不必绕什么弯子来了,有什么事,不妨开门见山地说。”
沈傲坐在位上,慢吞吞地道:“学生这一趟来,是来恭喜大人的。”
“恭喜?”成养性晒然一笑道:“恭喜个什么?”
沈傲道:“当然是恭喜太学生多了一条门路,武备学堂那边打算招一批琴棋书画的艺师……”沈傲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目的道出来,还生怕成养性不肯,临末了还加了一句:“只要进了武备学堂,安置的事好说,立即授个助教,如何?”
助教这个官儿不起眼,只有从八品,在这官儿比狗多的汴京城实在不起眼,可是好歹,也算是朝廷命官,便是在太学,助教至少也得由赐同进士出身的人才能来担当,沈傲开出的价码可不算低了。
沈傲忐忑不安地看着成养性,等待成养性的答案。
成养性想了想,道:“这也算是一件好事,既然如此,本官就答应了,沈大人要多少人?”
想不到成养性居然如此痛快,沈傲不由大喜,其实他早已准备好了上中下之策;上策是:实在不行,干脆入宫去请圣旨,圣旨下来,不怕太学不放人;至于中策,则是威逼利诱,姓成的不答应,就给他一点颜色;而下策,那就是干脆叫刘胜把自己铺盖带来,从今日起就住在成养性家里,恶心死他。
沈傲喜滋滋地道:“琴棋书画的太学生各五人就够了,当然,最好是性子温和一些的,品行端庄更好。”
成养性微微一笑道:“这倒不难,过几日我给沈大人递条子吧。”
沈傲便道:“成大人痛快,咱们是不打不成交,其实在本心上,学生是一直敬仰成大人为人的,不如过几日,学生请成大人一顿酒席,如何?”
沈傲生怕成养性尽挑些歪瓜裂枣到武备学堂去,这关系,当然要事先打好,吃人嘴短,吃了他沈傲的饭,当然要好好地去办事,否则将来让他有多少吐多少出来。
成养性冷哼一声,道:“沈大人,方才我们谈的是公务,至于私交,下官却没兴致和沈大人有什么关联,沈大人,请回吧。”
沈傲二话不说,灰头土脸地告辞,从成府里出来,心里酸溜溜的;不过今日还答应了官家入宫送画,所以回府换了一身衣衫,便又捧着那幅自己的画作入宫,将画儿呈到赵佶的御案之前。
赵佶细细地看了沈傲的画,足足细心比较了半个时辰,才发现自己的腰间和颈脖酸痛无比,艰难地直起身来,用手撑案道:“比起恒儿送来的那幅,更高明一些。”
说罢又含笑道:“明日朕就召见那制作赝品的画师,到时叫他来看你的画,看看他能不能发现你画中的破绽。”
沈傲呵呵笑道:“陛下这是诚心要微臣献丑了。”
赵佶压压手道:“该谦虚的时候不见你谦虚,这个时候你倒是矜持了。不说这个,朕还有话要和你说。”他负着手,慢吞吞地道:“武备学堂过完了元宵就要开学?”
沈傲点头:“是。”
赵佶道:“朕知道了,这次开学的典礼要办得隆重一些,不要落在国子监和太学后头。”
…………………………………………………………………………………………………………
第一章送到,昨天晚上居然睡不着,通宵,汗,看了一夜的电影,累死了,总算找到点灵感,嗯,剧情又可以继续了,也算是功德圆满,睡觉去了,同志们早安。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八章:烫手的捷报
第四百六十八章:烫手的捷报
到了正月初九,天空下起鹅毛大雪,汴京城里的喜气不由地萧条了几分,大街小巷、屋脊瓦片上堆积着厚厚的雪。
这一日,春儿从杭州回来了。
早先就曾寄来家书,说是年前就回,只是后来京畿北路叛乱,漕运堵塞,封锁了沿途的各处码头,专供粮船使用,沈傲立即去信转运使江炳,江炳才重新安排了一艘粮船,将春儿等人送回。
沿途上旅途劳顿,沈傲将她迎入府里,为她扑去了披肩上的细雪,先送她去沐浴更衣,一家人才在小厅里坐下,炭盆里烧着炭火,不大的小厅里暖呵呵的,春儿讲了在杭州的见闻,又说起杭州那边的生意,言谈之中,虽有几分疲倦,却多了几分主见。
这两年春儿在杭州,可谓大展拳脚,非但将遂雅茶坊的生意做了起来,还设了几个工房,茶叶、生丝的生意都有涉及,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扩张了遂雅周刊的生意。她的构思倒是新颖得很,就是在杭州也设立一个印刷工房,而后请人用快马将最一期的遂雅周刊送来,这沿途只耽搁三四天时间,随即按着汴京的周刊,进行加印,杭州是商贸大邑,士子文人又多,周刊颇受欢迎,况且这杭州距离苏州、江宁不远,印刷之后,立即委托车行送去这两个人口稠密的城市,单杭州印刷工房的生意,每周就可达到五万以上,这还是因为遂雅周刊卖价较高,寻常的读书人舍不得买的缘故。
春儿拿了账册出来,道:“上年杭州那边的生意一年的纯利已到了四万多贯,生意算是稳当了,往后叫个信得过的人去打理,应当不会出什么岔子了。”
周若羡慕地道:“早知我也和春儿去杭州,一年不见,春儿变化真大。”
众人说笑了一会,沈傲先让春儿去歇息,想着等春儿醒来,再陪她聊一聊;那一边刘胜兴高采烈地过来:“少爷……少爷……大喜事。”
“什么喜事?”
刘胜乐呵呵地道:“咱们禁军在京畿北路打了大胜仗,虎丘镇歼贼六千人。”
沈傲连忙问:“什么时候的消息,不会是坊间流言吧?”
刘胜挠着头,道:“千真万确,报捷的人已经到了,沿途还在喊呢,说是高老爷火速进击,连克三镇,贼军风声鹤唳,避之不及。还说不出三日,就可抵达滑州